正文 第八章 改革經費管理辦法,實行總額包幹(1 / 2)

為進一步深化衛生改革,增強醫療衛生機構的生機和活力,充分調動廣大醫務人員的積極性,使各醫療單位在保證衛生事業發展的前提下,實行自行管理,自主經營,有權自主支配財務開支,有權在規定的增收節支分成比例及獎勵基金限額內決定本單位職工的集體福利和獎勵基金分配形式,我局從1988年起,與市財政局正式簽訂了“三定一獎”經費包幹合同,議定經費承包基數7600萬元,一定三年不變。下麵就實行經費包幹以後的1:作開展情況,談幾點體會。

一、基本情況

我局共有直屬單位36個,分為差額和全額兩種管理,全年收入1.8億元,收入相抵後,入不敷出。由於在經費管理上一直采用定額分配的辦法,所以作為主管局,不僅日常性的審批工作十分繁重,而且因管理權限過於集中,導致了各單位不能及早地做出計劃和安排,在某種程度上限製住了各單位的自我發展。正因為各單位不能自主計劃和自主經營,從而出現了大修、大購不能適時安排的被動局麵。而主管局要解決的問題越來越多,一度處於極度困難的境地。麵臨這種狀況,許多單位要求改變這種經費管理辦法。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經費總額包幹作為一種發展趨勢已經越來越被各個單位所接受。在此基礎上,我們圍繞改革經費管理辦法進行了一係列的調查研究。調查結果表明,實行經費總額包幹的好處有以下幾點:

可使主管局在工作上變被動為主動,能夠更好地集中資金解決突出困難,合理分配資金,保證改革順利進行,留有後勁。

可以調動各單位的積極性,努力組織合理創收,擴大服務覆蓋率,進一步提窩社會效益。

適時考慮和安排大修大購,不斷改善醫療條件,為保證更好地為病患者服務提供較好的物質條件。

在增收的基礎上,努力做好節支工作,可以使各單位量力而行,減少損耗,修舊利廢,最大限度地克服浪費現象。

充分調動廣大醫務人員的積極性,以優質服務來努力創收,進一步改善知識分子的條件。

二、重新核定經費基數,全麵實行“總額包幹”

長期以來,我們在經費管理上一直采用定額分配的辦法,對於大修大購則臨時報批。這樣,既加重了我們的審批工作,又不利於各單位及早做出計劃和安排。隨著衛生工作改革的進一步深化,依照所有權和經營權適當分開的原則,1988年我們在直屬單位中全麵實行了以“國家補助,總額包幹,超額分成,結餘提獎”為經濟內容的技術經濟承包責任製。包幹經費既包括日常經費,也包括大修大購。各單位大型修繕耗資過大的可以分年、分期逐步進行;大型購置需款過多的但有經濟效益的一般可采取借貸款方式解決。在此基礎上,我們根據各單位的不同情況,重新核定了預算指標。我們以1987年下達的經費指標為基礎,增加40%作為大修大購專款,對一些改革虧損的單位則在原經費指標上升100%作為包幹經費,一定三年不變。為更進一步完善總額包幹的辦法,我們結合存在的問題,重申了實行總額包幹後的五點要求:

即:實行總額包幹後,一般較大的大修大購均在經費包幹和提取的事業發展基金中分年、分階段的自主安排,超出自身負荷的問題另行申報,由主管局根據需要與可能酌定。國家補助經費要保證事業愛展,特別是用於醫療儀器設備的經費不低於50%。要貫徹勤儉辦事業的精神,少花錢、多辦事,各醫療設備要加強維修管理,保持整潔美觀,正常運轉。在提高社會效益的前提下,講求經濟效益,按照統一收費標準,合理組織收入,根據衛生部門的特點,不宜過分強調經濟收入指標,更不能將收費標準層層分解、把創收多少作為考核醫療任務和分配的主要依據。在分配上要貫徹按勞分配、多勞多得的原則,超額部分增加的收入,可在扣除藥品材料和必要的消耗後的淨收入中按一定比例獎勵給有關人員。年終增收節支節餘部分一般采取四六分成,即60%用於發展事業,40%用於集體福利和獎金。由於實行了總額包幹的管理辦法,極大地調動了各醫療單位的積極性。據不完全統計,僅市屬19所醫院在1988年動用內部自有資金進行大修大購的金額就達4500萬元,從兩為改善醫療條件奠定了基礎。

三、調整包幹經費中的各種比例。

保證衛生事業的發展。實行經費包幹後,由於各單位對預算指標、增收節支結餘提取比例更加明確,因此各單位在安排年度收支預算時做到了心中有數。例如:北京友誼醫院在1988年動用自有資金260萬元,為臨床科室增添了急需的儀器設備並改造和修繕了醫療科室及醫院設施,從而改善了醫院的工作環境。北京結研所和回龍觀醫院按照年度預算安排各科室的收支,做到量入為出,合理安排。從1988年直屬單位決算情況看,我們調整經費比例,不僅符合各單位的實際情況,而且對醫院發展衛生輋業有了一定的保證。在調整比例的同時,我們考慮到北京兒童醫院等單位的情況,鑒於政策性虧損較多,除增加經費補貼外,對這些單位的增收節支結餘提取比例也做了相應的調整,分別采取了五五開和倒四六開,比較好地解決了這些單位的實際困難,改善了知識分子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