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適應改革、開放、搞活的形勢,調動本市高等院校增收節支的積極性,落實中央關於改善知識分子生活待遇的精神,促進本市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自1988年1月1日起至1990年12月31日,市財政局、市稅務局對市高教局實行經費包幹,結餘留用。
1988年是高校教育深化管理改革的一年,也是與市財政局簽訂“兩定一獎”經費包幹合同的第一年,全年財政撥款9334.6萬元,根據包幹合同規定,應從預算外收入中,卜充教育經費590萬元。為了合理分配全年預算,使資金發揮最大效益,完成補充教育經費數額,我們把進一步加強預算資金管理及預算外資金管理,抓好預算外創收作為一年的中心工作。根據這一工作中心,我們作了如下工作:
一、各級領導重視,積極抓預算外收入
高等學校教育經費曆來由國家預算撥款,盡管國家對高校投資逐年有所增加,但由於各種原因,各校普遍感到教育經費不足,這個問題不是短時間內可以解決的,完全靠國家財政大幅度增撥教育經費是不可能的。為了改變高校經費單一來自國家的狀況和認真落實市政府批準的“對北京市普通高校係統放寬政策改善知識分子待遇的七項措施”,為了完成包幹合同,我局專門召開兩次辦公會,由主管局長和計財處認真作了彙報,討論研究了經費包幹的實施辦法。
先後召開兩次?校校(院)長、財務處長會,主管局長認真介紹了經費包幹等有關政策並聽取大家意見,動員各校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有償服務活動,得到了校(院)長們對經費包幹工作的理解,消除了疑慮,統一了認識,取得了圓滿的效果。例如:北京工業大學王滸校長親自參加動員會,會後親自抓多層次、多渠道辦學的創收工作,成立了“聯合辦學部”機構,調研並製定了一整套辦學創收的校係分配辦法,初步形成了一支校內教學創收隊伍。1988年北工大僅委托代培一項總額就達200萬元。
為了確保完成包幹合同,加強預算外工作的管理,高教局計財處特從高校調配一名具有較豐富工作經驗和相當業務水平的財會人員專門負責預算外工作。
二、核定補充教育經費基數
在學校自報的基礎上,我們對各校的情況進行了綜合分析。為了完成全年補充教育經費數,合理負擔,我局對有償服務開展比較好的院校適當加大補充教育經費比例,如:北京工業大學補充經費的比例超過60%,獎勵基金不足40%。對個別學校開展有償服務確有困難,核定補充教育經費時,分配比例適當給予照顧。
三、落實補充教育經費數
為了掌握各校落實補充教育經費情況,我們子1988年10月6日~11月24日,到各校了解預算外收入情況,聽取了各校財務負責人的彙報。對個別學校完成任務確有困難的,對預算外收支計劃進行了調整。
四、加強財務管理和完善會計報表製度
為了加強預算外財務工作的管理,及時了解各學校預算外收入支出情況,1988年我們製定了預算外收支月報表,要求各校每月5日前報到局計財處。每月我們進行彙總分析並及時向主管局長彙報。通過會計報表,我們及時了解了學校各項收入情況和抵充教育經費完成情況。掌握了獎勵基金和集體福利基金開支情況,對完成任務有困難的院校,我們及時深入了解原因,並進行必要的指導。
在加強預算外財務管理方麵,各院校都作了大量工作。例如:北京聯合大學自動化工程學院為了完成抵撥經費的任務,院領導下決心整頓預算外收入,製定了“預算外資金管理試行辦法”,成立了院基金領導小組,清理學校各部門的預算外收入,要求各部門限期將餘款轉入學校基金賬戶。學校財務科將全校各項預算外收支統管起來進行核算。通過整頓,使學校預算外資金餘額由1986年的7萬元增至41萬元,增加了5.8倍。使過去學校預算外資金分散於各係手裏,學校財務部門無法了解學校預算外收入真實情況的狀況得到改善,同時也堵塞了財務管理上的漏洞。
五、經費包幹一年的效益
保證了事業的發展
1988年財政撥款9334萬元,預算外收入抵充教育經費933萬元,占全年總預算撥款的10%。
1988年末在校生數(包括本、專科、研究生)25004人,比1987年的24919人增長0.34%。在今後一段時期內,在校生的人數將相對穩定,控製學校的招生規模,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學質量,將是事業發展的主要內容。
安排專款補助,支持軍訓試點和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為了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培養實際工作能力,更好地配合教學工作,1988年安排專款補助81.2萬元,各校參加活動的學生共計35000人次。
安排一般科研補助費,支持學校科研活動1988年我局從教育事業費中撥專款50萬元作為一般科研自選科研項目經費,支持學校開展科研活動。
安排師資培訓費,分期培訓敘師,提高教學質量1988年師資培訓重點安排了政治理論課教師和外語課教師的培訓,市屬各高校參加培訓的教師共計1000人次。提高了教職工福利待遇1988年在補充教育經費保證事業發展的同時,我局努力改善教職工的生活福利待遇,這對穩定教師隊伍,完成教學、科研任務起到了積極作用。截止到1988年底,根據包幹政策規定,已有5所?校獎金發到7個月平均工資,12所高校獎金發到5~6個月。
六、存在問題
物價因素對教育事業的影響,這是幾年來特別是1988年對教育事業費影響最大的問題。每年財政撥款都有一定增長,而辦公費、取暖費等增長幅度也比較大,對教育事業的發展影響很大。
一些應列入基建投資的項目擠占教育事業費的現象仍然沒有解決,使本來就已經很緊張的教育經費更為緊張
外專、外教和外事活動費用開支很大。幾年來外專、外教敘數量和外事活動逐年增加,且外專工資、住宿費、交通費等標準也連年提高。1988年這部分開支為265.79萬元,比1987年的252.09萬元增加13.7萬元,增長5.4%。
學校的各類公司、校辦企業都應納入學校的統一管理,財務會計業務應受學校財務部門的領導和監督,並應定期向學校主管部門和財務部門編報會計報表。從1988年決算報表中反映出個別學校的財務部門無法管理所屬學校校辦工廠,報表報送未經過學校財務部門審核,財務部門對其校辦工廠的經營情況根本不清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