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改革見效益,環衛增活力(一)(1 / 3)

北京市環境衛生管理局是在市政府領導下,作好全市的環衛規劃,擬訂全市性的環衛法規、製度和規程、規範,檢查考核市容環境衛生工作的行政管理機關。幾年來,為把首都建成清潔優美的城市,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改革統攬全局,開展環衛各項工作,努力加強環衛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水平。在這期間我們對環衛事業經濟管理方麵進行了初步探索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調動了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增強了活力,提髙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減輕了國家負擔,促進了環衛事業的發展。我局於1987年10月11日與市市政管理委員會、市財政局簽訂了以“四定一獎”為主要內容的經費包幹合同(四定一獎即:“定收入、定支出、,定經費補貼、定服務質量,超收分成獎勵”),一定四年不變。以此為動力,推動我局直屬各單位改革的全麵開展和深化,按照市政府關於治理經濟環境、整頓經濟秩序的指示精神,結合環衛行業特點,實行不同形式的“承包服務經濟責任製”。現將我們的一些做法,向同誌們做彙報,如有不妥之處請專家同行教正。

(一)為加強預算管理,確保收支平衡,以現有資金發揮出最大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故製訂了五條措施。

各級領導必須嚴格執行年度預算執行計劃,無特殊情況一律不得突破。

對環衛正常業務和市政府“幹貨”計劃的完成所需經費在財政上給予保證。

在加強對年度預算執行情況檢查、監督的同時,將年度預算按用途分級歸口管理,提高各級領導和各職能處室理財的自覺性。

經費開支,貫徹“一支筆”的審批原則,要緊縮,嚴格控製非生產性開支。

努力創收,增加對科技和教育的投入。

由於措施得當,不僅保證了1988年度預算的收支平衡,而且為1989年、1990年承包計劃的完成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二)全麵推行不同形式的“承包服務經濟責任製”1988年我局與直屬的9個事業單位,根據各單位工作性質的不同,分別簽訂了不同形式的“承包服務經濟責任製”合同。如:

對主要負責清運垃圾、糞便、衝刷道路、掃塵的車輛場實行“五定一包一保”的承包服務經濟責任製。

五定:定任務量、定結算單價、定職工人數和工資總額、定在編生產車輛技術狀況等級比例、定增收節支分成&例。一包:經費包幹。從1988年至1990年,一定三年不變,超支不補。

一保:保證安全生產。

對主要負責製造、改裝清潔機械的機械廠實行以“三保-定一掛”為主要內容的承包經營責任製,一定三年不變。三保:保利潤基數和上交利潤、保廠內技術改造投資、保市局計劃的按時完成。

一定:定職工人數和工資總額。

一掛:職工獎勵與利潤總額掛鉤。對從事環衛科研的研究所簽訂了口“三保一掛”為主要內容的科技承包經營責任製。

三保:保社會經濟效益、保科技水平、保科研後勁。

一掛:獎勵基金與“三保”指標掛鉤。

通過實行逐級承包、單位內部層層承包對各項工作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加強了基礎管理工作,改善了單位內部的經營管理機製,調動了廣大職工的積極性,提高了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減輕了國家負擔,促進了環衛事業的發展。主要變化有以下幾個方麵。

通過承包服務經濟責任製的實施,使一些長期虧損的部門實現了減虧或扭虧為盈。

如:第二清潔車輛場二車隊是場內虧損戶。根據二車隊的實際情況,1988年改組車隊領導班子,在開展勞動優化組合的同時,場與二車隊簽訂了“定額虧損,減虧提成”的承包合同,承包後,二車隊的虧損由1987年的28萬元下降到1988年的16.4萬元,虧損下降了41.4%。

環衛車輛改裝廠的大修車間,過去因任務不足,也是長期虧損的部門,1987年虧損2.8萬元。1988年4月廠部與大修車間簽訂了“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承包合同後,大修車間形成了業務、生產、服務一條龍的管理體製。全年收入10.6萬元,支出8.2萬元,第一次盈利2.4萬元,扭轉了長期虧損的被動局麵。

一業為主多種經營的局麵已初步形成。

承包後,局直屬單位在管理機製上發生的最大變化,就是在保證完成本職工作的基礎上,利用自身的優勢麵向在會,開展有償服務,多種經營,而且經營的規模也在穩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