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和當當穿著隱身衣,仗著別人看不見,走到服務生跟前看客人點的菜。“什麼?清燉鴨嘴獸?”當當差點叫出聲來,
“這些人真是有傷天理,真得好好教訓他們一下!”叮叮說著,拉著當當到一個角落裏,拿出了萬能電子魔盒……
鴨嘴獸主要分布於澳大利亞東部約克角至南澳大利亞之間,體長約40厘米,重約1千克。它們全身裹著柔軟褐色的濃密短毛,外形像鴨,四肢很短,趾間有薄膜似的蹼,酷似鴨足。吻部扁平,形似鴨嘴,最內有牙齦但無齒,尾巴大而扁平,在水裏遊泳時起著舵的作用。雄性鴨嘴獸後足有刺,內存毒汁,噴出可傷人,幾乎與蛇毒相近,這是它的“護身符”,雌性出生時也有毒刺,但在長到30厘米時就消失了。
鴨嘴獸為水陸兩棲動物,喜歡在河邊打洞,洞有兩個出口,一個通往水中,一個通往陸上的草叢。它們挖洞的本領很高,即使在堅硬的河岸,十幾分鍾也能挖一米深的洞。有的洞長達幾十米,裏麵有寬敞的“臥室”,以備產卵用。臥室裏鋪著樹葉、蘆葦等幹草,儼然是個舒適的“床鋪”呢!
鴨嘴獸習慣於白天睡覺,晚上出來覓食。青蛙、蚯蚓、昆蟲等都是它的食物。它們胃口大,一天能吃下與自己體重相當的食物。
雌鴨嘴獸一次生兩個蛋,生蛋後便將蛋放在尾部及腹部之間孵化,兩星期後,小獸脫殼而出,但眼睛看不見,身上沒有毛,不能覓食,全靠媽媽喂奶。母體雖然也分泌乳汁哺育幼仔成長,但卻沒有乳房和乳頭,在腹部兩側分泌乳汁,幼仔就伏在母獸腹部上舔食。幼體有齒,但成體牙床無齒。
鴨嘴獸實在是很怪的,既像鳥類,又像爬行類。說它是獸類吧,它卻是靠下蛋繁殖後代;說它是爬行動物吧,可它孵出的後代都是靠哺乳喂養的,總之是“不倫不類”。鴨嘴獸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曆經上億年,既未滅絕,也沒進化多少,真是奇妙至極,充滿神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