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長家裏的房子除了大些,與其他村民家沒什麼兩樣,族長是一位須發皆白的老人。叮叮、當當他們到的時候,族長正在正屋裏抽旱煙,一臉的不高興。叮叮和當當一問才知道,原來老族長唯一的孫子,昨晚在抓一隻豹貓的時候摔斷了手腳,老族長兒子兒媳死得早,而今唯一的根苗又摔成了殘廢。說著說著,老族長臉上已是老淚縱橫。叮叮和當當隨族長來到裏屋見到了族長的孫子。看到那副慘樣,兩人鼻子一陣發酸。叮叮和當當兩人舉起萬能電子魔盒,高呼“萬化神通”,隻見一片金光過後,族長孫子奇跡般地好了。
豹貓,是一種有著美麗皮毛的貓科動物,體形比家貓稍大,許多台灣的地方民眾則習稱“石虎”。它身長45~95厘米,腿更長,尾巴大約是身長的一半,尾背有褐斑點半環,尾端黑色或暗棕色,灰棕色偏多。它們的身上點綴著或大或小深棕或黑色的斑點,前額到頸部常有4條深色的縱向條紋,四肢和尾巴也各有斑紋環繞。此外,在背部中央常有一條斑紋貫穿全身。它們的腹部、胸部是白色的。豹貓的頭部比較小,吻部也窄;下巴是白色的,眼窩內側和兩頰都有白色斑紋;耳朵比較長,尖端呈圓形,黑色的耳背也同樣印有白色斑點。
豹貓主要棲息於山地林區、郊野灌叢和林緣村寨附近,在半開闊的稀樹灌叢生境中數量最多,窩穴多在樹洞、土洞、石塊下或石縫中。豹貓主要為樹棲,攀爬能力強,在樹上活動靈敏自如,夜行性,晨昏活動較多,獨棲或成對活動。此外,它也善於遊泳,喜在水塘邊、溪溝邊、稻田邊等近水之處活動和覓食,主要以鼠類兔類、蛙類、蛇類、小型鳥類、昆蟲等為食。餓肚子的時候,豹貓也會潛入村寨盜食雞、鴨等家禽,因此,農民們專門為它起了一個“偷雞豹”的惡名。豹貓繁殖有一定的季節性,一般春夏季繁殖,春節發情交配,5—6月產仔,每年1胎,每胎2~4仔,以2仔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