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遙遠的武漢,一處建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城鄉結合部的老社區裏。兩位風燭殘年的老人正在廚房裏忙碌著。他們準備用一桌豐盛的菜肴來為自己的孫女兒接風洗塵。早上,他們一起來到離家最近的菜市場,精心挑選著孫女兒愛吃的菜,整整花去一個早上的時間。
每逢碰到熟人,他們都會提到自己的孫女兒,而且一臉的成就感。她雖然沒有像其他的女孩子那樣,考上好大學,找份好工作。可在爺爺奶奶心裏,她就是最好的孩子。乖巧、懂事兒、幹淨、健康而且麵容出眾,身型亭亭玉立,這可全是他們的功勞。在她三歲的時候,父母離異。被判給了父親,母親從此消失在他們的生活中,再也沒有出現過。
她跟著父親生活了一段時間,可好景不長。父親不久並重新組建了自己的家庭,將不到五歲的她徹底拋給了爺爺奶奶。從此父親也消失在她的生活中。開始父親會隔段時間出現一次,可是到後來,出現的次數越來越少。在她的記憶裏,內心永遠渴望父愛。
兩位老人各從廚房裏端出一隻盤子,放在家裏的小餐桌上,隻等著她回來開飯。餐桌上擺放著四菜一湯,一盤西紅柿炒雞蛋;一盤魚香肉絲;一盤粉蒸肉;一盤木耳炒白菜還有一大碗排骨玉米湯。每一隻盤子、碗裏,都冒著香噴噴的熱氣。
他們不約而同地看著家裏的時鍾,已經是晚上八點多鍾,並預感不妙,有些著急了。他們不知道她為什麼到現在還沒有回來,以為是在路上耽擱了時間,並來到茶幾邊的座機旁。這部座機是她為了方便與爺爺奶奶聯係而安裝的,已經有三年的曆史了。他們各自都戴上了放在一旁的老花鏡,她的奶奶翻看著一本電話本,從中尋找她的電話號碼。爺爺負責用座機與她取得聯係,嘟嘟、、、、、、一陣按座機鍵盤的聲音過後,電話那頭並沒有人接聽。
得到的回應是:你撥打的電話已關機,請你稍後再撥。他們並不覺得這件事情存在蹊蹺,像這樣的情況以前也發生過,稍晚她都會趕回家。於是,他們就坐在沙發上繼續等待,隻是眼看精心弄的一桌菜肴漸漸涼去。
奶奶長歎一口氣:“哎!柳欣這孩子也真是的。趕不回來,就打個電話回來說一聲嘛。這會兒到好,自己沒打電話回來就算了。還關機讓我們也找不到,越大越不像話了。”
爺爺摘下老花鏡放在一旁:“別著急,再等等。說不定就在回家的路上。手機打不通很有可能是沒電了,在外麵可沒有在家裏方便,一時找不到充電的地方也不奇怪。”
奶奶看著餐桌上的菜肴直搖頭:“那到也是。我隻是擔心菜涼了吃了對身體不好。”
爺爺安慰著:“這麼晚還沒回來,很有可能在外麵吃飯。孩子大了,管不了啦,我們自己吃吧。柳欣自己帶了鑰匙,什麼時候回來都可以。等天一亮,發現她就在家裏也不一定。明天還要上班呢,今晚不可能不回來,放心吧。我們老了,犯不著熬夜等孩子。”
他們沒有等她回來吃飯。隨著時間越來越晚,直到次日淩晨,也不見她回家。此時,他們無法入眠,心中產生了各種各樣的猜測。以前,她有時候也很晚回家,卻從來都沒有不回家的先例。兩位老人都在為她擔心,已經無法入睡。
對於他們來說,一個女孩子整晚都不回家,又完全失去了聯係,的確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爺爺走到座機旁邊,一次次地按著重撥鍵。那頭傳來的依然是:你撥打的電話已關機,請稍後再撥。之後並放下了電話,在客廳裏來回踱著步。
問題似乎很嚴重,他們想起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從她第一天出門開始,就一直沒有接到她打回來的電話。三天過去了,也是如此,他們斷定這件事非比尋常。漸漸的,內心被恐懼所籠罩。還沒等天亮,爺爺就衝出家門,在附近尋找著她的蹤影。
一個小時之後,天終於亮了。爺爺返回家中,希望可以在家裏見到徹夜未歸的她。誰知,她依然沒有消息。他們將唯一的希望放在了她的工作單位,並相互攙扶著向製衣廠走去。奶奶還自我安慰著:“別急,沒有回家的柳欣,肯定是去上班了。”
爺爺卻持不一樣的看法:“那也未必,我們三天都沒有接到孫女兒打回來的電話。這在以前是無法想象的,可不像是她的做派,這裏麵一定有隱情。”
他們一直向前走著。其實製衣廠離家很近,隻有不到兩站路,每天上班她都是步行去的。幾年來,風雨無阻,從未請過假。他們是這個世界上,最了解她的人,此刻才會去製衣廠的。他們來到了製衣廠門口,直接向保安報上她的名字。保安一個電話打到車間裏進行詢問,才得知她今天沒有來上班,也沒有請假。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著急,家裏沒見到人,也不在製衣廠,一定是出事兒了。
爺爺神情有些驚慌:“糟了,一定出了事,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