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晚市(2 / 2)

一般的貨,在村口就可以交易。稍微精彩些的東西,得去他們的家裏。

這就是這個地方有別於其他所有古玩集散地的晚市。

一般人都以為候在村口的,就可以吃著露水鮮了。其實不然。有一個當地的人說他收到一樣東西不錯,我叫他拿出來看看。他說在火車上就被人買走了。原來,有一些上海的有經驗的老客,就專門坐這趟慢車,在車子上便開始與踩地皮的村人交易。他們才是真正的吃鮮,與踩地皮的幾乎相差無幾。

這個村子的路道旁,擺著各式石雕的花窗。人家的門口,有一些斷殘的石獸。院子裏堆的是老的家具。瓶瓶罐罐一類的瓷雜,都陳列在廂房裏。好一點的客人,可以帶你上樓。樓上一般都是臥室。如果在樓下成交了幾樣,主人就開始上樓打開抽屜、櫥櫃。那才是他們認為真正好的東西。

他們很會看客,對於經常來這裏,卻又不買什麼東西的,他們很少搭理。對於能買一些東西,但都是隻買一些小東西的,他們也隻給看一些普品。對於大手筆的老板,他們當麵奉承,宰了一刀之後,又會譏笑這些人有錢沒有眼光。

生意做久了,一個個很會揣摩客人的心理。

有一次,一個朋友陪我到這村子裏去玩。其實這村子我早已來過。到了一戶人家,這位朋友看上了幾件瓷器。但價格怎麼都降不下來。我這朋友的心態過於急切。我說,算了,買賣不成交情在,以後再說吧。我們以為,這下該降一點了吧。沒有。主家一臉可賣可不賣的樣子。我和朋友出了大門。大門隨後就關上了。我的這位朋友真饞,沒買著東西竟在人家門口的台階上坐了下來。想了半天,又去敲門……賣家笑了:我就知道你們舍不得真走。

但城裏人也不乏高手。據說,有一個人到一戶人家,看到不值錢的東西就買,連買三樣,價都不還。人家把他當成好主顧了。把所有的好東西都拿出來讓他挑。他買完東西出來,在村口把三件不值錢的東西扔進了河裏。同去的朋友問他,為什麼不喜歡的東西還買?他回答很簡單:為了開門。

這個村子靠這一行賺了一些錢。但我相信在這個村子裏賺到錢的人或許更多。

說到底他們還缺少文化。我就看到過一戶人家拿出兩幅古畫,一幅是新羅山人的花鳥,一幅是普通的祖宗像。新羅山人不貴,但宗祖像要價很高,因為祖宗像頭著花翎頂戴,他們估計有錢人會花高價把大人像請回去,請回去可以冒充自己的祖宗,以作炫耀。我當時口袋裏沒有錢,新羅山人不知道後來到了誰的家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