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枝:附錄之類(2 / 3)

詩從哪裏來?詩從自然中來,張記的煤炭詩必將是他一生靈魂的皈依。

——原載文學雙月刊《賀蘭山》2010年第6期總第99期

來自地層深處的激情和聲音

——讀張記的詩集《大地深處的回響》

解懷福

麵對一些生編硬造、浮淺寡淡的影視劇,我常想,基層生活的鮮活、真切、厚實,又喜又悲的景象及各類栩栩如生的人物,那些熱衷於待在城市裏過著優厚的“上層生活”的作家們怎麼能想象得出來呢?我也常常不無遺憾地慨歎:生活在社會底層的民眾尤其是工人和農民,他們幾乎沒有話語權,也很少擁有自己直接的代言人。我對基層的民眾懷有深深的理解和同情,我對社會底層的人和事,抱有濃厚的興趣與好感。因此,我喜歡觀看電視劇《蹚過女人河的男人》、趙本山的《鄉村愛情》(1—4)、《阿霞》《女人的村莊》《當家的媳婦》《胡楊女人》,等等。感謝編劇、導演及演員對鄉村生活的關注,感謝他們對鄉村農民的生活狀態及喜怒哀樂思想情緒的展示與表達。

我更要感謝和歎服的是“礦山詩人”張記——他是煤炭工人,更是煤炭工人忠實的代言人!

以往我們對礦山和煤炭工人的印象是:山體滑坡,瓦斯爆炸,事故和災難,艱苦和寂寞,夫妻兩地分居,等等。在閱讀了張記的詩集《大地深處的回響》後,我才部分地了解了礦井和井下作業的情況,了解了礦工們的采煤勞動和生活狀況,了解了煤炭工人的內心世界、思想情緒。之所以說“部分地了解”,是因為我沒有當過煤炭工人,我閱讀的是張記以抒情為主的詩作,而不是報告文學或者小說。這種令我對基層民眾感到慚愧的“隔”,使我更加喜歡張記的詩歌作品了,再次閱讀時,心靈仍然時時被這種來自地層深處的激情和聲音衝擊著,我越發敬佩作者的真誠和才華。

張記的詩,題材內容是豐富的,而從眾多的詩人和詩作中突顯出來的個性特色是,“礦山詩人張記”所寫的煤炭詩,它硬氣、大氣,釋放著無私奉獻的精神,這是多麼的難能可貴!

單是詩歌的題目《礦山》《煤炭樹》《深入礦井》《礦燈》《掌子麵》《黑色的太陽花》《巷道》《礦工》《勞動的間隙》,等等,就顯現出了作者要著力抒寫的是礦山、礦井、煤炭、礦工及他們的勞動和生活。那些帶著行業特點的密集的詞彙,又不停地攢擊著讀者的眼眸和心靈,例如煤海、煤田、掌子、支柱、錘子、溜子、風鎬、鑽機、鑽杆、礦車、鋼鐵、割煤機、煤矸石、鐵鍬、膠靴……在作者的筆下,這些無言的事物都有了人的感情、人的精神、人的思想、人的形象、人的靈魂。作者非常熟悉、熱愛礦工的勞動和生活,並給予熱情的謳歌——情緒的基調始終是積極的、樂觀的、向上的。

在寫礦山、礦井和工人勞動的詩歌中,給我印象深刻的有《煤炭樹》《致煤海》《地下河》《黑色的太陽花》《我愛的礦山》《麵對掌子麵》《和煤對話》《遙想鄉村的風》《打眼工》《給協議工》等篇什。在《支柱群》裏,作者把掌子麵的支柱群,想象成了森林,接著吟詠道:“樹上不結果/卻結滿礦工的信念/林裏沒有露水/卻掛滿礦工的汗珠/支柱的顏色是礦工的顏色/支柱的性格是礦工的性格/栽上一棵樹/便栽上一個嶄新的希望。”正如《對望》中一樣,化支柱為礦工,化礦工為支柱,他們在黑暗的寂寞中支撐起了煤炭事業的脊梁,為他人采掘來了光和熱。

再品讀一下《血緣》這首詩吧:“望見煤就仿佛/望見我的家人或親戚/我們屬於同一血脈‖今生今世/有誰對我知冷知暖/相依相偎/煤啊/為何我的眼裏常浸著思戀/大苦大難/大喜大樂/都在一脈根係上連著/不管倒下或直立/筋脈裏滾動著一樣的呐喊/醒來與睡眠又都朝著同一個方向”作者及礦工於孤獨和鬱憤中,懷抱著自己的剛毅、自尊、人格和對煤炭的深深眷戀之情。

在寫礦工人物及井下和井上的生活詩篇中,《另一種陽光》《挖煤的日子》《掌子麵情愫》《一片土地》《在大巷》《在一粒汗中勞動》《秋後,一天傍晚》《在井下想起老家》等詩歌,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與煤共舞》讚頌了礦工的井下勞動、堅強的信念、奉獻的激情。《老礦工小傳》在短短的18行詩句中,就高度概括了老礦工平凡而勤勞的一生,你“如今老了/皺紋如巷道/臉膛如瘦瘦的采麵/而心/依然年輕/即使將來那一天/你果真老了/也是共和國土地上/一塊鋥亮鋥亮的煤炭”。

在一般的詩歌寫作中,如果將人們的牙齒作為吟詠的對象,幾乎是沒有什麼意味的,而《礦工的牙》,“最美的意象就屬你了/在井下”。這是黑暗之中的一束亮光,是煤灰裏綻放的一朵蓮花,純淨、美麗、光芒四射。作者讚美煤炭工人特有的細節,實際還是在歌頌勞動和勞動者的美麗與純潔。在《宣告》一詩中,作者表達了礦工的快樂與自豪,激情與信心,他們堅信“平凡中蘊藏著偉大與崇高/勞動中創造著繁榮與進步”。

《臘月》一詩是獻給煤炭的熱情頌歌:“寒風可以把花朵摘走/隻剩下煤/煤是我們生存裏僅有的糧食/和炊煙/我們靠近火爐/靠近民謠和夢想/詩便成了我們生活中/難得的/陽光與月光”

是的,張記為了自己摯愛的詩歌,為了寫出更好的煤炭詩,毅然放棄了進礦機關工作的機會,多年來“我在默默地挖掘著煤炭的同時也在默默地挖掘著煤炭詩”(張記語),正如他所說:“煤炭詩,必須首先是詩;必須根植於礦工中間,寫他們的所思所說所為,反映煤炭工人們的痛苦與歡樂,幸福與不幸,牢騷與煩憂,理想與追求,歌頌煤炭工人吃苦耐勞、無私奉獻和勇敢、無畏、拚搏的高貴品質與精神風貌。”

抒情的詩歌不在筆上,而是在心裏;內心擁有了自己的精神母體,就有了詩的家園。

張記是位老實、真誠的“礦山詩人”。他以火熱的激情、樂觀的態度、堅強的信念,寫了礦山,寫了勞動,寫了各種礦山人;他時時處處細心地觀察和思索著,一邊采著煤炭,一邊采著詩的靈感,幾乎能入詩的題材都寫了,由穿越生活的經驗走向了藝術的審美。他又是一位普通的“詩人”, 便少不了礦山之外的自由抒寫,抒寫日常生活中的見聞和感悟、思想情愫和意誌趣味。同時,作者來自鄉村而又遠離故鄉,情緒、文字與鄉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他又抒寫了農村、故鄉、父母、愛情、風景、哲理等。

《愛是故鄉》是一組愛情詩。作者對情緒的體驗是敏感、細膩的,表達又是準確、靈秀的。請看:“你的目光如雨/淋濕我發芽的思緒/我不敢夢想/春天就在眼前”(《心弦》),“第一次見你/嚇我一跳/一朵眼神/就能把我絆倒”(《眼神》),“我多麼喜愛你的身影/就像蜜蜂對洋槐花的鍾情/當潔白的情緒從故鄉的夢中醒來/我的眼神成了大地上洶湧的風”(《身影》)……作者所寫的愛情,似乎是一種美好的錯過、一種美麗的追憶、一種朦朧的暗戀、一種失敗的遺憾、一種想象的瞬間,因而深沉、濃烈、純粹,具有別樣的審美情趣和價值。《回憶初戀的感覺》《醃》《致友人》《孤寂的日子》《夢幻》《我的心》都是值得我們認真品味的詩作。

《回憶初戀》寫道:“一聲歎息/砸倒七年前的一個下午。”全詩就這麼一句,跨越了遼遠的時空,承載了多麼濃重的情緒,並且給讀者極大的閱讀想象空間!《暮色中的小河》表達了對美好愛情的憧憬,對那種形而上的至善至美的仰望。《銘記一句良言》,表達了對愛情一種透徹的感悟:“一句良言/讓我銘記並且感動/愛情/在門外是一道風景/但在骨子裏/卻是一種巨大的疼痛/假如不遇到任何障礙物/風/永遠不會吭聲。”

礦山是詩人現實生存的家,而農村故鄉的夢又總是在詩人的內心裏不停地敲打著他的記憶和情愫,便有了文學意義的“故鄉”。《炊煙樹》《母親》《鄉思》《月色》《懷鄉》《走向遠方》等,都是優秀的鄉土詩。《家書》中,閱讀家書的過程,就是“我”心飛回家鄉的過程,抒發了對故鄉及父母的思念之情。“沒有打開的時候/我就知道/又是母親的嘮叨/在信封裏踮著腳奔跑”,多麼優美清麗的詩句!《在井下想起老家》,本是寫鄉愁的詩作,但作者仍然沒有忘記對礦山精神和礦工人格的升華:“想起老家/我們會抓緊錘子與鍬把/抓緊汗珠與閃電/今生今世/以煤為食以礦為家。”

《清晨,鳥鳴河邊》是一首風景詩,而風景中的人物更有意趣了:“清晨/鳥鳴河邊/柔軟的陽光已飛上農家屋簷/那是誰的新媳婦/荷鋤扭向棉田/一笑/棉花苗兒就往上躥。”《站在冬天深處》《走進三月》《春牛圖》,並不是單純地寫景,而是作者的心中景、情中景。

在《夏夜》中,詩人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立體的畫,聲、光、色、形交融,虛、實、情、境流轉,宛若天堂勝景一般,飄溢著詩人對自然、純真、清明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