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枝:故事之類(3 / 3)

後來,魯班又發明了很多東西:鑿子、刨子、瓦刀、抹子……

魯班死後,人們為了紀念他,都尊稱他為魯班爺,後來所有的木工、泥瓦工都是魯班的徒弟。

黑龍潭

傳說在八百裏伏牛山裏,有三樣兒寶貝:鳳凰蛋、金扁嘴(鴨)、清泉。但是人們誰也不知道這三樣寶藏在那裏。鄉親們世世代代都為吃水犯愁,要到很遠的山下挑那又渾又黃的河水,澄清之後才能飲用。

這一年的五月端午,有一家山民生了一個男孩,生下來腿上都長有指甲蓋東西的烏黑的斑紋,極像魚鱗甲,於是就給小孩取名叫“黑龍”,期望著龍能帶來水呀!

黑龍長到十五、六歲,已是一個黑是黑耐端詳的英俊少年。一天傍晚,黑龍從遠山砍柴回來的路上,累了,就把柴禾一放,坐下來休息。這時西天上的雲霞飛金流紅,十分壯觀。小黑龍望望天空,又看看近山,忽然,在立陡立陡高高的懸崖上,他發現從草叢中放射出萬道金光,與天上的彩霞交相輝映。黑龍非常高興,趕快跑過去,一口氣爬上山崖——哇!在一個用細樹枝搭成的窩窩裏,鋪著厚厚的幹幹淨淨的龍須草,上麵有一個四四方方的東西在閃閃發光。小黑龍驚喜萬分,小心翼翼地把那東西捧在手裏,“奇怪!,像是鳥蛋吧,怎麼不是圓的而是四方的?不管怎麼說這是個稀罕物!呀,太陽落山了,得趕緊回家!”小黑龍自言自語著,便扒著石岩往崖下滑,由於怕把那寶物摔爛,他就幹脆含在嘴裏,心想這樣保險。誰知往下出溜一下,小黑龍一急,把這四方蛋吞進肚子裏了。待他剛剛站定,媽呀!麵前站著一個拄龍頭拐杖的白胡子老頭。“哈哈哈哈……小夥子,這鳳凰蛋一百年才曬一次,今天倒讓你碰上了,好!好啊……”白胡子老頭一邊捋著長須,一邊念叨:“鳳凰,鳳凰,下蛋四方;金蛋唱歌,清泉流淌;啥也別說,誰也別講;聽見鴨叫,

你就遭殃!”

白胡子老頭說完,飄然而去。黑龍像是做夢一樣,猛一激靈醒過神來,撒腿就往家跑。

回到家天已黑透。小黑龍一夜睡不著覺。據老人們講:鳳凰不落無寶之地。今天白胡子老頭的話到底是什麼意思?那首詩莫非是提醒我找到鳳凰蛋就能找到金扁嘴,找到金扁嘴就能找到泉水?一想到方圓百十裏那麼多鄉親們都吃不上清甜的水啊,小黑龍就下定決心,要在鳳凰下蛋的地方,為鄉親們挖到泉水,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他都要幹!

第二天清晨,他就扛上工具,帶著幹糧出發了。到了那又高又陡的山崖處,一看,在昨天揀到鳳凰蛋的地方,什麼小樹枝呀,龍須草窩窩呀,都沒有了。但是,為鄉親們找泉水的決心不能動搖,他信心堅定滿腔激情地幹了起來。挖呀,挖呀,挖不動的地方就用钁頭刨,遇到石頭刨不動了就用鑿子鑽;挖呀挖呀……整整挖了九十九天,手上的繭子爛掉了又長,身上的汗珠幹了又淌,挖了足有十來丈深的一個大坑洞了,仍然不見泉水。村裏的人們有的說黑龍傻了,有的說黑龍瘋了。

第一百天中午,黑龍終於挖到了一塊濕漉漉的青石板,他高興極了,就用鐵棍子用力一撬,石板露出了一條縫,突然聽見了鴨子的叫聲:“呱呱……呱呱……”

聽見扁嘴唱歌了!小黑龍大喊一聲,立刻,他變成了一塊石頭,頃刻間,一股清泉從他的嘴裏噴湧而出!清悠悠涼滲滲甜滋滋的泉水湧滿了大坑,漫出了坑洞,順著山溝溝嘩啦嘩啦地流淌著……

鄉親們都吃上了甜甜的泉水,卻再也見不到小黑龍。第二年夏天,泉水邊落滿了野鴨子,呱呱……有人說,黑龍成仙了……

後來,人們就把冒出清泉的地方叫“黑龍潭”。年年端午節,附近的山民就早早地來到潭邊,擺上雞鴨鵝蛋,燒點香,叩頭,以此來紀念這位為老百姓帶來幸福的少年英雄。

石獅子

很久以前,有個小男孩,非常聰明伶俐。姓金,他爹給起名叫石。小金石長到8歲頭上,他媽對他爹說:“咱們省吃儉用,也得讓孩子上學,說不定能考上個秀才什麼的”他爹說:“中!”

這樣,小金石就背上書包蹦蹦跳跳地上學去了。金石念的是私塾,先生是個老頭,可厲害啦!誰要背不熟文章就用竹板子打手麵,一次四十下,生疼。

從金石家住的村莊到先生家有三、四裏地,中間還經過一個小山口。每天小金石帶兩個饃饃,中午吃。靠山口的東邊有個石頭鑿成的獅子,不知是哪年哪代哪個能工巧匠的傑作。每天上學經過山口的時候,小金石總愛在石獅子旁玩一會兒,摸摸獅子頭,撫撫身子、腿,喜歡得了不得。

有一天下大雪,大地一片銀白,小山包也穿上了厚厚的白襖。小金石來到山口的時候,看見石獅子比以前胖了許多,就輕輕地把石獅子身上的雪劃拉掉,當他用手摸著獅子頭時,忽然,獅子嘴張開了!小金石說:“呀,你也餓了?”說著就從書包裏掏出一個饃饃放進獅子嘴裏,馬上,獅子嘴合上了。小金石背著“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一蹦一跳上學去了。

從此,小金石每天上學路過山口時,那獅子就把嘴張開,等塞進去一個饃饃之後,又合攏了,好像一切事情都沒發生過一樣。

春來秋往,花開花落。慢慢地小金石和石獅子成了好朋友。有時候小金石讓先生把手打腫了,回來時就在石獅子跟前哭鼻子,獅子也從眼睛裏淌出兩滴淚,點點頭,又搖搖頭,好像有靈性似的。小金石一天天長大,石獅子也比以前白了、亮了、精神了。

當然,關於每天給石獅子喂一個饃饃的事兒,小金石誰也沒告訴。

有一個夏季。一天清晨,小金石照樣給石獅子掏出饃饃,當他往裏放時,獅子嘴合上了,接著搖搖頭,突然說話了:“金石,我的好朋友!我現在要告訴你一件很重要的事兒:三天以後,這個地方要黑七天七夜,雷鳴閃電,天塌地陷,到時候你可以鑽到我的嘴裏,請放心,在我的肚子裏,都存著你每天帶來的饃饃,夠你吃的。這樣就可免除災難。等過了半月之後,我再把嘴張開,你出來就成了最幸福的人了。隻是要千萬記住這件事不可告訴任何人,否則,你就會變成一塊石頭,像我一樣。切記,切記……”

“那我爹媽咋辦?先生和同學咋辦?鄉親們咋辦?”

“顧不了許多了……”石獅子說完,再不吭聲。

小金石心中開始翻江倒海起來!

他想,如果告訴了別人,我就會變成一頭石獅子,那麼,鄉親們都會逃往別處,躲過這場災難;如果我不說的話,那麼,爹、媽、先生和同學們,還有好多好多的老百姓都會在這場浩劫中死去,那樣我還有什麼人性,還能有臉麵活在世上?我不白讀了那麼多的書嗎?不!不……

這一天,回家的路上,天快黑了。他看見老鼠一個咬著另一個的尾巴,排著隊穿過土路,慌慌張張地逃啊;到了村裏,牛叫雞鳴,豬竄狗跳……真的快天塌地陷了?!

小金石緊握雙拳,主意已定。他向爹媽講了,爹媽不信,他又告訴給村裏的人,人們都說他瘋了。金石急壞了,他哭著說:“你們快逃吧,跑得越遠越好,就咱這個地方,別處沒啥……不信?那你們跟著我,等跑到北山口的時候,一切都明白了!”

金石說完,撒腿就跑,村裏人跟著看熱鬧;誰知跑到山口石獅子的西邊,剛剛站穩,就看見小金石慢慢地變成了石頭,模樣和東邊那頭獅子一樣!

這下大家信了,立即一傳十,十傳百,村傳村,方圓幾百裏的人在三天之內都扶老攜幼,拉兒帶女地哭喊著跑光了……

故事講到這裏,小朋友們都睜大了雙眼,大家都為小金石那種犧牲自己、幫助別人救鄉親的高尚品質而肅然起敬!有的張著小嘴,有的噙著眼淚,有的急得頭上冒汗,有的問:“後來呢?”

後來。後來呀,大地震過去了,鄉親們都回來了,重新建設家園。人們三五成群地來到北山口,看見兩個石獅子仍然臥在那裏,東邊一個,西邊一個。大家向它們鞠躬,叩頭,好些人哭起來!

後來,鄉親們就在石獅子的背後修了一座寺廟,年年都來燒香,叩頭,以此來紀念那位舍己為人的少年英雄——小金石。

寶葫蘆

古時候,在一個村莊裏,住著一個窮苦的農夫。這個農夫一邊種地一邊做豆腐挑出去賣,和他的老婆一起從早到晚辛勤地勞動著,生活還算過得去。就是有一件事,讓夫妻兩個十分頭痛:四十多歲了,還沒有個娃娃。農夫整天念叨著:“不圖升官,不圖發財,隻圖有個小乖乖!”

有一天晚上,農夫剛剛睡著,就有一個慈眉善目的老奶奶坐在蓮花盆裏飄飄而來,念了訣兒:寶葫蘆小,寶葫蘆大,寶葫蘆呀寶葫蘆,給我一個胖娃娃。等農夫睜開眼,什麼都不見了。奇怪!

第二天早晨,農夫照樣去賣豆腐。他一邊挑著豆腐走著,一邊想著昨天晚上那個夢,低頭思忖著那幾句詩到底是什麼意思。走著,走著,一不小心,被地角的界石絆了一下,一擔子豆腐全部摔在土上了,收也收不起來了! 農夫一生氣,不賣了!今天算倒黴!回到家扛個鋤頭照著摔碎豆腐的地方狠勁往下刨,一直把那界石都挖掉了,忽然,刨出一個丫腰葫蘆!農夫驚喜萬分,聯想到昨晚那首訣兒,就試著念道:寶葫蘆小,寶葫蘆大,寶葫蘆呀寶葫蘆,給我一個胖娃娃。農夫眯縫著眼兒念了三遍。待睜開雙目,嗨,眼前竟站著一個胖嘟嘟嫩生生小鼻子大眼睛穿個紅兜兜的小男孩!農夫一把抱著,拿上葫蘆就往家跑。進了門把事情經過給他老婆一說,高興得老兩口子眯著小眼嘿嘿笑!

誰知道農夫得到寶葫蘆的事兒很快被附近村上的一個財主聽到了,財主來到農夫家連哄帶騙說好話:“兄弟,反正你已有兒子了,這寶葫蘆也沒用,這樣,我給你十畝好地,換一個沒用的空殼子,咋樣?”

財主把寶葫蘆帶回家,如獲至寶,歡喜異常。這個財主是個十分吝惜、嫉妒成性的家夥。他家瓦房成片,糧食成山,金銀成箱,啥都不缺。唯有一點:他怕附近有人比他富,他希望周圍幾十裏地都是窮人,哪一個也不能超過他!財主把寶葫蘆輕輕地放在八仙桌上,雙手合十,念念有詞:寶葫蘆大,寶葫蘆小。我要虱子,老鼠和跳蚤,越多越好,越大越好,去把窮人咬!

話音剛落。屋裏就站滿了老鼠,大的連尾巴有一尺多長,財主歡喜得像吃了屁花子,再往身上一看,爬滿了虱子和跳蚤,財主隻覺得渾身上下亂癢癢!再抬頭一瞅,屋梁上門窗上桌子和神台上,密密麻麻都是。“都給我走!小的們,快到窮人家去呀……”財主高興地喊著想把這群東西往外領。誰知老鼠、虱子和跳蚤一齊說:“我們哪兒也不去!我們永遠住在你家,你家生活好。”說完就四散開去,成千上萬的虱子爬上了財主家的緞子綢子被麵上;成千上萬的跳蚤跳滿了財主的床上、床下,載歌載舞;成群結隊的老鼠開往財主的倉庫,打洞的打洞,咬糧食的咬糧食,緊緊張張忙忙碌碌地工作起來!

財主氣昏了頭,忙叫仆人們打呀、燒呀、下藥呀,誰知越打越燒越多,幾個月功夫,財主家就被老鼠、虱子、跳蚤害得傾家蕩產。這個心毒手辣、嫉妒成性、不可一世的家夥終於成了乞丐……

“傻子”錢四

從前,在一個村子裏有一戶人家,姓錢,人們都稱他叫錢四。錢四家很窮,但他老婆卻接二連三像老母雞下蛋似的給他生了八個娃娃。據說有一天下大雨——夏天嘛,都在院子裏睡——錢四和他老婆急急忙忙往屋裏抱小孩,一個,一個,又一個,等雨下大了,忽然聽見院子裏有哭聲,原來呀,忘了一個!

話說有一天,錢四到東地去鋤地,當他扛著鋤頭路過一座小石橋時,突然看見橋上有一串銅錢,錢四趕緊揀起來,就坐在橋上等失主。快到中午時,走過來一個老頭,東瞅瞅,西看看。見了錢四,問:“兄弟,看見一串銅錢沒有?這是我今兒個上街趕集賣涼帽的錢呀,唉,家裏人都等米下鍋呢!”錢四二話沒說,就把那串銅錢還給了老大爺。回到家裏給他老婆一說,他老婆罵道:“哼,地也沒鋤,錢也給人家了,真是個傻子!——明兒個給我上街賣涼席去!”

錢四真老實,第二天就背著葦席去趕集了。錢四賣完席出了街北門,到露天廁所裏去了一趟,剛蹲下就發現牆角裏有一兜東西,拎起一看,淨是銀子!於是他就在廁所門前等啊等,這時有個商人模樣的中年人滿頭大汗地走來,問:“大哥,您見到一個紅布兜了嘛?唉!我丟了一兜銀子!”說著急得哭了起來。錢四問:“丟多少?”十幾個元寶,錢四數了數,“還給你吧”商人感激涕零,要拿出五個元寶給錢四,錢四說啥也不要。最後商人說:“你不要我就跪下不起來!”撲通,商人跪下了!實在沒辦法,於是錢四就收了一個才算了事。

出了街市約有二裏地,錢四到了白河邊,看到一位老奶奶坐在沙灘上哭,原來老奶奶趕集賣了一隻羊,別人卻給她一個假元寶。錢四聽老奶奶說完後,笑著說:“讓我看看你那個假元寶”於是就趁老奶奶擦眼淚的功夫,把商人給他的真元寶給調換了個:“沒錯,是真的!大娘,給,回家過日子吧。”

錢四回到了家,一說這一天的經過,氣得老婆破口大罵:“你姓錢,你不愛錢,可我愛,這八個孩子咋養活?”錢四牛脾氣上來了:“不是自己的錢,就不能要!要了虧心!”

這事兒傳開了。村裏的鄉親們都說錢四心好,是個善良、誠實、樂於助人的莊戶人。

知錯就改

從前,在伏牛山的一個村子裏,住著王大和他的老母。

老母親六十多歲了,常年癱瘓在床,王大又是忙田裏的夥計,又是伺候老母親,不知不覺三十露頭了,還沒娶上個媳婦。也有親戚、鄰居介紹過的幾個姑娘,可別人不是嫌他家窮,就是嫌他母親有病,一個一個都給吹了。用當地的話說,王大的歲數是“兔子跑過嶺了”。

要論長相嘛,這王大要個頭有個頭,要力氣有力氣,四方臉上鼻子眼都長在該長的地方。為了王大的婚事,他母親也整日犯愁,心裏像塞了一塊土坯,沉甸甸的不是個滋味,平時老娘連一個雞蛋也舍不得吃,說:“留著給娃兒娶媳婦用。”

村上有些不三不四愛搗閑話的人經常在王大的身邊說這說那,時間長了,王大也覺著是老娘耽誤了他的終身大事,於是回到家鋤頭一甩,飯也不做,躺在床上慪氣,也不管老娘餓也不餓,渴也不渴,還動不動衝老太太發脾氣,給臉色看。

“娃兒,我餓了……”

“餓死活該!”

“娃兒,我要拉……”

“拉床上算了啦!”

老太太說一句,王大頂一句,噎得老娘悄悄地哭了起來。

王大終於下了狠心,決定把老不死的背到後山裏頭扔了喂狼!

這一天清晨,王大早早起床,趁村上沒人注意,悄悄地把老娘背上了後山,也許老太太知道了兒子要幹啥事,也許不知道,反正一路上不吭聲,隻是暗自掉淚。

王大背著老娘一步一步往前走,深一腳,淺一腳,路旁的樹葉子和荊棘叢不時地發出悉悉嗦嗦的聲響。周圍靜極了。可以聽到王大沉重的喘息聲和老娘折斷樹枝的聲音。

吱……咯兒……喀嚓……

“娘,你在幹啥?”

“娃兒呀,娘怕你走到大山裏頭,怕找不到回家的路嗬——我把樹枝子弄斷了,作個記號……”

“娘——”王大放下娘,撲通跪下抱頭痛哭,“娘!兒錯了!你打兒子吧,打呀!娘,啊哈哈哈……”

從此以後,王大對老母親非常孝順。他在娘床前鋪了個地鋪,並交給娘一個細棍子,當娘夜裏要喝要拉的時候,就讓娘用棍兒敲他的頭。

王大孝敬老人的事被方圓幾十裏的鄉親們傳為佳話。後來王大娶了媳婦,生了娃娃,過上了好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