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枝:故事之類(2 / 3)

從前呀,有一個獵人,住在山溝裏。山溝裏光長雜草,不長莊稼。這獵人就以打獵為生。他使的弓箭,百發百中,什麼山雞呀,野兔呀,野羊呀,一看見身強力壯的獵人就嚇破了膽。

有一天,大清早獵人就背著弓箭來到了山上。剛想坐下歇歇,突然聽到“救命呀,救命呀”的喊聲,獵人抬頭一看,一隻大山鷹正叼著一條小白蛇,忽閃著翅膀飛了起來,獵人立即拉開弓,搭上箭,“嗖”地一聲,老山鷹被射落了下來,小白蛇得救了。

一眨眼功夫,小白蛇就變成了一個仙女。跪在獵人麵前說:“好心的獵人,謝謝你救了我的命。我是東海龍王的第四個女兒,你不管想要什麼東西,我都會滿足你的。”獵人說:“我什麼也不要!”仙女說:“那我就送給你一件禮物吧。”說著從嘴裏吐出一粒小豆豆兒,遞給了獵人:“這是一粒花生,你回家後把它種在溝裏,能結一嘟嚕一嘟嚕;第二年春天你再把這一嘟嚕花生,全種上。這樣,一年又一年,溝裏就長滿了又甜又香的花生。記住,春種秋收。”說完變成一條小白蛇,刺溜溜地跑了。

回到家裏,獵人就照著小白蛇的囑咐,除草、鬆土,春種秋收。後來,滿山溝都長滿了花生秧,夏天,滿眼都是比指甲蓋大的碧綠的花生葉子,在陽光下閃著綠光,南風一掠,花生田就像湖水般的蕩漾著,美妙極了。等到秋天,獵人就刨出來了金燦燦的帶殼花生。

獵人於是把花生分給了鄉親們,大家都吃到了花生,過上了好日子。

老虎的故事

一天傍晚,老虎實在餓極了就下山找食兒吃。

左瞅瞅,右看看,忽然老虎發現不遠處有個樵夫正挑著柴捆往山下走。說時遲那時快,老虎迅即撲過去,一口一口把樵夫給活吃了……

老虎回到山洞裏,怎麼也睡不著覺。它一遍遍地回憶吃人的經過,特別是樵夫那撕心裂肺的叫喊“我家裏還有老母呀,誰……誰養活呀……”這聲音一遍又一遍地在耳旁想起,折磨得老虎心神不寧。

老虎終於悔恨起自己的所作所為來。

第二天清早,在山下的一個獨院門前,一個白發蒼蒼的老太太拄著拐杖,一邊流淚一邊喊著兒子的名字。老太太已經整整喊了一夜,困了,終於睡著了。睜開眼時,麵前卻跪著一隻老虎!

“老媽媽,是我吃了您的兒子……”老虎羞愧萬分地低著頭,噙著眼淚說。

老太太拎起拐杖就打,老虎仍然跪著一動不動。老太太打累了,坐下來喘著氣邊哭邊罵:“你這個挨千刀的孬種,還我的兒子!”說完就昏了過去。等醒過來的時候,老虎還是一動不動。老虎說:“老媽媽,我錯了……從今以後,我就是您的兒子,養活您,給您養老送終,現在我對天發誓……”

從此以後,老太太每天早晨都發現院子裏不是有半袋米,就是有一頭野羊,還有野兔、野雞、柴、鹽……幾年之後,老太太老死了,老虎就把她背到山坡上用前爪扒了一個坑埋了。然後,跪在墳前,哼哼唧唧嘟嘟嚷嚷地哭鼻子呢!

三兄弟

從前呀,在一座大山裏頭,住著一個老頭,這老頭有三個兒子,大的叫大懶,老二叫二愣,小三叫石頭。

大懶從小到大就成天好吃懶做,家裏油瓶兒倒了他也不扶,小時候他爹出遠門,就在大懶的脖子裏掛一個大燒餅,生怕他兒子餓肚子。這二愣嘛,是一個遊手好閑之徒,愛賭博愛打架,不務正事兒。唯有老三石頭,性情溫和,為人誠實,是個樸素、厚道又勤快的人。

眼看著兄弟三個都到成家立業的年齡了,因為家底兒薄,孩子們又不好好幹,沒有一個給說上媳婦,還鬧著分家,一想到這裏,老漢心裏就犯愁。有一天,老漢把三個兒子都叫到跟前說:“你娘走的早,你哥三個都大了,整天鬧別扭,要分家,今天就分了吧!”

“我要衝裏的四畝好地!”大懶說。

“我要三間房子,還有兩頭牛!”二愣說。

老三看看兩個不爭氣的哥哥,又看看爹的滿是皺紋的臉,一聲不吭,他明白,家裏值錢的東西老大和老二都分光了,他要說個不字,非打起來鬧翻天不可!

“石頭,你倒是說話呀?”老漢說。

石頭終於把頭仰得高高的,說:“我要爹!還有那鋤頭、水桶,就這……”

老漢抱著石頭,老淚縱橫。

大懶到南牆根曬太陽去了;

二愣到別人家賭博去了;

石頭和爹一起,挑著水桶、扛著鋤頭,到坡上開荒去了。

一年以後。大懶分那衝裏的四畝好地都長滿了草,沒吃沒穿的,逃荒要飯去了;二愣賭輸了,就把房子和牛都賣掉了;老三石頭呢,和爹一塊在山坡上開墾出一片片田地,種上紅薯、玉米、花生、大豆,吃穿不愁。他還用鋤頭刨出一個個樹坑,栽上山楂、核桃、柿子、蘋果、梨等樹苗,又用水桶到山下的滴水岩挑來一擔擔水澆灌,一棵棵一片片一坡坡的樹苗在陽光下綠油油地成長起來。

三年以後。勤勞能幹的小石頭蓋起了三間北屋,娶了個新媳婦,和爹一起過上了幸福美滿的日子。

牛山

在南陽境內,有一座牛山,山的形狀像一頭牛。

從前呀,有一個放牛娃,姓朱名空悟,家裏很窮。他爹給地主扛長工,他給地主家放牛。朱空悟從小就非常聰明,能說會道,點子多,脾氣怪,力氣大,鄉親們誇他在娘肚子裏都會說話。

朱空悟的父親是一個老實巴交的人,長年累月累死累活地給地主家幹活,吃的是豬狗食,穿的是破爛衣,還經常受地主的欺負。朱空悟幼小的心靈就埋下了複仇的種子,心想,有機會我一定要好好地治一治老地主。

有一天,朱空悟和夥伴們一起把牛群趕到北坡上吃草,他對夥伴們說:“咱們家裏都快揭不開鍋了,這地主家的牛難道不能宰一個吃吃?”夥伴們說:“地主要是發現丟了一頭牛,咋辦?”朱空悟說:“我有辦法。”於是大家夥把牛趕到遠一點的坡上,有人拾柴、有人拎砍刀,都準備齊了,就放在山洞裏。天快黑時,下起了蒙蒙細雨,大家把牛趕到山洞裏,大家一齊上,把一頭肥肥壯壯的牛的腿綁著,撂倒,宰了,剝了,隻把牛頭和牛尾巴留著。趕著天黑又下著小雨,朱空悟一人留在洞裏,讓夥伴們把牛肉拿回家,分給窮人們,隻剩下幾大塊肉準備夜裏煮著吃。

等大家都從家裏來齊了,才忽然想起沒有鍋,這可怎麼煮?朱空悟眼珠一轉說:“你們把石頭、木柴架好,我到近處去借,等用完了再把鍋送去。”

這一夜呀,夥伴們煮著肉,吃著,笑著,才開心呢。等天快麻麻亮了,大家都吃飽了,可鍋怎麼送去呢?朱空悟說:“天呀,再黑一陣吧,讓我把鍋給人家送去。這時奇跡出現了,快亮的天又慢慢地黑了,朱空悟趕緊把鍋送去了,當然沒忘記給別人家送一塊煮熟的肉,用了人家的鍋,咱得夠意思呀!

天亮啦!朱空悟來到洞裏,叫夥伴們把牛頭放在山北邊的石縫裏,又把牛尾巴塞進山南邊的石縫裏。這時,老地主上山上來啦!

“昨天咋不把牛趕回家?嗯?害得我一夜睡不著覺!”老地主一邊說著一邊就要揪朱空悟的頭發。

“大老爺息怒,”朱空悟把頭一甩躲開,笑嘻嘻地說:“昨個下雨,我們回不去了,再說有一頭牛鑽進山縫縫子裏出不來了,老爺,你來拉拉這牛尾巴……”

老地主一看,果不其然,牛尾巴夾在石縫裏,他扭著肥胖的身子,上前一拉,拉不動,再使勁地拉,還拉不動,隻聽山北邊的牛頭“哞哞哞”地叫喚起來!老地主嚇壞了,嘴吐白沫,喊著“神了,神了!”便昏過去了。

後來,那架山越長越像頭牛,據說,刮風下雨的夜裏,都能聽見哞哞叫呢。

扳倒井

在河南省方城縣,有一個村莊叫扳倒井。村東頭,有一口井,斜斜的,像是歪倒一樣,伸手就能打出甜甜的水來。

別的水井都是直上直下,為什麼這口井卻是歪歪斜斜呢?

據當地人說:三國時候,曹操帶領大軍從許昌出發去攻打孫權,路上,軍士們都渴得要命,曹操就想了個計策,說:“前麵有個梅林,那梅子又黃又酸,到時可隨便吃。”兵士們一聽,想那黃梅的味道,不知不覺都流出口水來。但是,望梅畢竟止不了渴,再說又是炎熱天氣急行軍。又走了六七十裏路,到了方城境內,大軍隊人馬渴得不行,喉嚨裏冒煙,有的士兵都暈倒了。突然,前邊的偵察兵騎著馬報告曹操總司令,說:“前邊村東發現一口水井!”

曹操一聽高興壞了,到了井沿,一看井很深,有十幾丈才能夠著水,村裏的人聽說曹軍路過,嚇得早跑光了,又找不到水桶,咋辦?

曹操一急,撲騰一下跪在井邊,麵向青天喊道:“蒼天在上,救我大軍。”後邊將士們也都一齊跪下,祈禱著。曹操便命令兵士將馬韁繩接起來,拴著井沿往一邊拉,自己跪著用雙手狠勁扳那磚砌的井沿,忽然一陣熱風吹過,奇跡出現了——那井被扳倒啦!清絲絲涼悠悠的水在井口一蕩一漾地把頭往下一伸就能喝著。曹操喝飽之後,將士們都爭先恐後地灌了個飽脹飽脹的。

後來,人們都稱那井叫扳倒井。

布穀鳥的來曆

春天來了。小草從濕潤的土裏伸出了細嫩的手臂,柳絲綠了,桃花紅了……這時候,布穀鳥就從南方飛來,嘴裏不停地叫著“布穀,布穀……”

傳說很久以前呀,在湖北的一個深山裏,有一個小男孩沒有名字,從一歲半起就跟著後娘過日子,後娘對他很不好,天天不讓他吃飽飯,鄉親們都很可憐他。

這小男孩的父親在外邊做小生意,經常不在家。小男孩剛會說話的時候,嘴裏就喊著“不夠”,所以大人們都叫他“不夠娃”。後來,他後娘又給他生了一個小弟弟,家裏又窮,後娘有好吃的都給小弟弟,不夠娃每天隻能吃半飽,餓得黃皮刮瘦。每當他喊“不夠”的時候,後娘就訓斥他,打他,說:“你爹回來了,你要再說不夠,等你爹走了,我非打死你不行。”

有一年鬧災荒,莊稼都旱幹了,鄉親們都逃荒要飯去了。才五歲的不夠娃餓得實在忍受不住了,就悄悄地偷吃了後娘藏起來的窩窩頭,誰知道不小心被發現了,後娘就把他的頭往牆上撞,又用腳踢,不幾天,就折磨得昏迷不醒,等到他爹回到家的時候,小不夠娃已經餓死了!

第二年春天,有一隻鳥在他家的椿樹上狠勁地叫“不夠,不夠!”趕也趕不走,他爹就說:“這是不夠娃呀!”就掉著淚拿糧食喂那鳥兒。

後來,鄉親們就都說那鳥兒是餓死的不夠娃變的,慢慢地都叫那鳥兒“布穀”,一到春天,一聽到布穀鳥叫喚,人們都開始整理農田,開始辛勤播種了。

這就是布穀催耕,讓人們都珍惜糧食。

兔子尾巴

也是在很久以前呀,大灰狼和小黃兔住在一個林子裏。小黃兔的尾巴太長,就跟鬆鼠一樣能卷起來。那時候大灰狼不吃兔子,他們之間和和氣氣,親親熱熱,還經常在一起玩兒,就像好朋友一樣。

有一天中午,天氣很熱,大灰狼和小黃兔在一起玩累了,也渴極了。小黃兔就說:“大灰狼哥哥,我知道哪兒有泉水,咱們喝點去吧”。“行,你領著路。”大灰狼說。它們邊說邊笑地走出森林,又翻過一道岡,來到另一個山腳下,就聽見嘩兒嘩兒的水聲。大灰狼跑上前去,說:“水真清呀!”就把嘴伸進水裏喝了起來。小黃兔還沒跑到,就聽到“哢”地一聲,大灰狼的後腿上挨了一槍,大灰狼顧不了許多,托著受傷的腿趕緊就跑。這時候小黃兔嚇呆了。

大灰狼跑到林子裏,遇著了正在樹蔭下乘涼的老狐狸。老狐狸假惺惺地問:“灰老哥,怎麼回事?”大灰狼疼得呲牙咧嘴把事情的經過說了一遍。老狐狸聽完忙說:“那小黃兔故意把你引到泉邊,讓獵人打的。”接著又對著大灰狼的耳朵如此這般地說悄悄話,大灰狼聽著連連點頭。

第二天,小黃兔去安慰大灰狼,大灰狼顯得很客氣,心想:等傷好了再收拾你。

三個月後。大灰狼傷好了。這天,秋風爽爽,落葉紛紛,大灰狼就和老狐狸一起,找到了小黃兔說:“小黃,今天咱們玩賽跑吧,看看誰跑得快。”老狐狸在一邊說:“這天氣真涼快呀,小黃,這樣吧,你最小,腿又短,就用藤條拴著你的前腿,一頭拴著大灰狼的後腿,讓它帶著你跑,要知道你小,我們心疼你。”小黃兔見它們說的很懇誠,不知是計,就說:“好吧”。

比賽開始。老狐狸在前邊跑,大灰狼托著小黃兔在後邊跑。開始跑得慢,小黃兔還能堅持,後來,越跑越快。小黃兔被地上的石頭荊棘蹭得生痛,就喊:“停停呀”,誰知老狐狸和大灰狼跑得更快了,風聲一般,不一會兒,小黃兔的長尾巴就被蹭掉了。這時候,小黃兔才知道上當了,急中生智,用牙齒狠勁兒把藤條咬斷,打一個滾,飛也似的往回逃。

大灰狼扭轉身子就追,老狐狸回過頭來,哈哈大笑!

從此,兔子們一見著大灰狼撒腿就逃命;從此兔子的尾巴再也長不長了,隻留下一點兒。

山娃和野豬

很久很久以前在很遠很遠的大山裏頭有一個很美很美的少年,咱們就管他叫山娃吧。

山娃從小就沒了父親,跟著他媽過日子。山娃的父親是讓野豬吃掉的。他媽對山娃說:你爹個子很高,身強力壯,是個獵人。在這大山裏,有一群野豬,光糟蹋莊稼,穀裏的麥子還沒熟,野豬就到麥地裏打滾玩,玉米還沒熟透,野豬就一個棒子上咬一口,可氣人了!後來你爹就下決心打野豬。有一天,他背著獵槍,腰裏係著酒葫蘆,就走了。當他走到大山裏頭,就發現一頭野豬在太陽下曬暖兒。他裝了很多藥,“轟”地就是一下,打中了!可是那野豬卻沒死,一跳起來,“吼”地一聲,就朝你爹追來。你爹又放一槍,野豬還是一個勁地追。你爹害怕了,趕緊往回跑呀,眼看野豬快追上了,你爹就哧溜溜爬上了一棵大榆樹。野豬急了,就用嘴咬那棵樹,你爹又瞄準往下開了一槍,野豬更加瘋狂,哈呼哈呼咬樹樁。時候大了,樹被野豬咬斷了,樹一倒,野豬就把你爹給咬死了……山娃聽他媽說著,怒目圓瞪,咬牙切齒,問正在流淚的母親:“爹的槍為啥就打不死野豬呢?”他媽說:“原來這野豬經常在鬆樹上蹭癢,鬆樹上有樹脂,就是鬆香,很粘,野豬蹭了一身鬆油,就到沙地上打滾。這樣,野豬身子就像鐵板一樣,結結實實槍打不透。”

山娃聽完母親訴說,從此就下定決心,發誓為他爹報仇,為山民們除害。

第二年春天,山娃就天天在野豬吃莊稼經過的路上,挖了一個又一個很深的陷阱,然後在上麵架些細木棍,又在木棍上鋪些幹草,又在幹草上灑上厚厚一層土。麥子快熟了,山娃在每一個木棍上都拴一個長長的繩子,用土在陷阱近的地方把繩子埋起來,不能讓野豬看出異樣。山娃就在很遠的地方,把繩子的另一頭拴在小樹上。天黑了,山娃耐心地等著,“哼哼哼”,野豬來了,等到野豬一踏上陷阱,山娃就把這個繩子一拉,野豬就撲通一聲掉進去了。山娃高興壞了,就飛也似的跑回村告訴媽媽。

鄉親們用山娃的辦法,把深山裏的野豬都收拾掉了,大家都誇獎小山娃真聰明!

魯班和鋸

很久以前,人們伐樹隻會用刀砍,這樣又慢又不整齊。

有個人叫魯班,從小就很聰明。長大了,天天到山裏去割草、砍柴。一次,在山埂上割草時,不小心讓一種野草葉子劃破了手,血流出來,魯班一看那草葉,兩邊都有好多細細的齒子,很利,用手一拉,一排齒子就能把手搓爛。這件事給魯班很大的啟示。他想,如果用鐵片比著草葉的樣子,做得長長的,再在兩邊刻出一個個齒,用它來砍樹,怎麼樣?

想到這裏,魯班高興萬分,草也不割了,籃子也不要了,拿著那草葉子,一口氣跑到了家裏,就開始幹了起來。

做好之後,魯班就拎著鐵條兒到小樹上去實驗,一拉一拉,小樹就很快被伐倒了!

魯班發明的第一把鋸子成功啦!

後來,魯班發現那鋸兩邊都是齒兒,不方便,也不安全,就又做了一把,一邊是齒兒,一邊沒齒兒,經過許多天的研究,一遍又一遍,一把又一把地實驗,魯班把鋸的兩頭都打了眼,又在兩頭拴上木頭,這樣,鋸都好使用了,又快,又省力,就是咱們現在木工們做家具時用那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