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看完了《進城》、《房子》、《戀衣》和《生命的黃金》。覺著李振娟的散文文風樸實、筆觸細膩、情感真切、舒卷自如。通過對眼前景物實實在在地體察感受,細致真實地把“心裏話”反映了出來。正是由於在自然景物和現實生活中,融進了作者自己的感情,賦予了作者自己的美學思想,自然景物和人間萬象才顯得那樣柔美,家鄉才顯得那樣可愛,人間親情才顯得那樣可貴,這正是作者對生活熱愛對現實關注的藝術體現。
在《進城》這篇散文中,從去寫到回來,一路走一路看,掩飾不住的喜悅和自豪自然而然地順理成章地流露出來,“要知道,村裏有的人一輩子都沒進過城呢”,而“我”成為村裏進過城的人裏年紀最小的一個!所以在“出城的時候,我忍不住又回望了幾眼”!寫這樣的散文,最怕寫成流水賬,而李振娟卻寫得有詳有略、詳略得當、行於當行、止於當止。
《房子》這篇散文我覺著寫得有些散了。
《戀衣》就好。情調溫婉、情感真摯、意境優雅、獨具魅力、張弛有度。好在隨意而生、有感而發、水到渠成、急緩有度而且輕重適當。從中可以看到作者的真誠、善良、賢淑及溫存。細細品來,給人幸福、平和、溫馨與愉悅的感覺。女人愛穿愛美是人之常情。正如李振娟所說:“女子怒放的青春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華服來透顯的。如水的肌膚必得亮麗的衣衫來襯出它的嬌嫩,黑瀑般的長發必得束腰的長裙才能襯出它的飄逸。”詩歌般的語句清清爽爽大大方方多美呀!
《生命的黃金》是寫故鄉的。簡明扼要,一目了然,沒有拖泥帶水的語句,便真真實實地讓“迷失的生命找到了回家的路,心靈回歸了,平靜了”。作者雖然用墨不多,卻將事情敘述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至真至善,入情入理。統觀全文,文筆樸素自然,好像在說家常話;篇幅短小精練,惜墨若金;使用動詞準確、生動、形象。這篇散文告訴我們什麼是生命的黃金?是故鄉啊。正如作者所說“當繁榮過後,繁華落盡,能夠從內心深處溫暖我們的正是那閃閃發光的家園”!李振娟的散文,語氣活潑輕盈、心緒細膩委婉、聯想神思飄逸、字句簡潔明快、建構線條清晰、造句精彩灑脫;讀著李振娟的散文,讓我們更加感悟和熱愛家鄉熱愛生活,在真摯、樂觀、健康、向上的行文造句中不知不覺地得到了美好靈魂的淨化與升華。
關於李振娟的散文,我想說幾點個人意見或建議:其一是在散文中要少用名人詩歌與名人語句,不該用的時候不要用,該用的時候也不要引用;其二是可以寫寫詩歌,從散文走進詩歌,然後再從詩歌走進散文;其三是要立足本土,寫出有個性有特色的土氣十足而且很美的自己的散文。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愚者見愚我者見你。其實我是胡咧咧,其實我寫散文也沒有寫好。
從李振娟的創作簡曆看,她自2000年從事文學創作以來,在《散文選刊》、《散文百家》、《中國鐵路文藝》、《朔方》、《黃河文學》、《六盤山》等刊物發表文學作品80多萬字。從這方麵來說她是我的老師。因為李振娟在沙湖工作,所以最後我想把李振娟的散文比作“一朵湖”。希望在這朵湖的下麵,有細流有魚蝦有金燦燦或白生生的沙;在這朵湖的上麵,有白雲有清風有綠樹有人影有笑聲有蘆葦有野鴨有鳥雀有蝴蝶有花。
美麗的彩虹穀
——學習心予若虹詩歌心得體會
仿佛是夢境。
雨過天晴,我來到一個叫做彩虹穀的地方。這裏泉水叮咚、蟲鳥奏樂;這裏綠樹開煙,花草豐茂。一帶彩虹飄在幽穀的上空,清新、柔媚而又絢麗多姿。
這裏的每株植物都用詩來命名。我在一塊叫做藝術的石凳上坐下,點一棵靈感香煙,飲著彩虹姑娘用蘭花指端來的櫻花雪茶,開始慢慢地欣賞詩歌。
讀心予若虹的詩,是一種美的享受。我有自己的看法,不一定客觀和公道。我認為心予若虹的詩,不豪放,不婉約,不朦朧,不明朗,不現代,不先鋒。很難定性定位。但是很美,確切地說是好。好在隨意而生、有感而發、水到渠成、急緩有度而且輕重適當。如溪水潺潺,如清風徐徐,如鳥鳴啾啾,如春陽普照。細細品來,給人幸福、平和、溫馨與愉悅的感覺。從中可以體受詩人那顆活蹦亂跳的心,那種真誠、善良、賢淑及溫存,然後時不時飄來一縷縷淡淡的憂傷的霧氣,讓人在現實生活中忽然想起一幅幅神奇美妙的仙境圖畫。
心予若虹的詩,每一朵我都要看好幾遍,過一段時間再翻一翻,而有些好句子,我是非背誦不可的。比如:“看一眼你是君子/看兩眼你是小人”(《夏日的某些細節》);比如:“走一步是賞景/走兩步是風景”(《風景》);比如:“讓我的頭沉入你的臂彎裏/讓我的臉藏在你的手掌中吧/現在可以哭泣了嗎”(《繚亂》);比如:“用一朵花把今夜的門打開/露出泛開的雪白或是紫紅色的霞/頂著霜雪 落戶你的泥土/愛人 我要和玫瑰一起開放……我的花骨已經為你開出了春天/蔓延的情絲掀開羞澀輕喘低吟/月下起舞 瘋到極致的嫵媚/愛人 我要用傾城傾國的笑把你砸傷”(《用一朵花 把今夜的門打開》);再比如:“我將手中的玫瑰擊中你/讓你一不小心/掉進我溫柔的海裏”(《玫瑰水手》)。如此等等,不勝枚舉。
她在寫《傍晚》時,文字在她的手裏排著整齊的隊伍;她在寫《今夜的詩行》時,揮舞著彩筆收割著夢幻;她在寫《一朵花的重量》時,是“在比風還輕的花瓣上 寫下/一朵花的重量/就是一個季節的重量”;她在寫《綠蘿裙當風欲飛》時,“用我粗糙的手指寫詩/用我妖精的手指握住愛情”;她在寫《梨花舊夢》時,“用一首瘦詞的上闋 指點江山/醉倒吧 梨花是我的前生和今世”;她在寫《如果我願意》時,用“鋼筆生出的蝌蚪寫信”……我要稱青年詩人心予若虹是當代愛情詩人,一點也不過分。心予若虹說:“我寫詩真的是隨感覺而寫的,從來沒考慮過詩的結構和思想,我願褪去塵世的俗念與浮華,剝開虛偽與冷漠,放下沉鬱與困惑,與大家一起溝通、對話、交流、吟唱,讓詩歌成為我們精神向度的讖語。”中國的延安,是革命的聖地;若虹的詩歌,是愛情的聖地。
心予若虹的詩,是純天然綠色食品,是夢幻般的童話城堡,是花香與朝露做的骨肉。
進入當代青年詩人心予若虹的詩中,就進入了童話般的城堡。就感覺進入了一幅幅耳目一新的魔幻般的風景區。不是麼?她低著頭就能“聽到星星的對話”(《今夜的詩行》);“每棵樹隻要我看它一眼/它都在和我打個招呼……我站在樹下/聽到樹杈搖動的聲音/聽到樹葉追逐的聲音/聽到小鳥穿梭的聲音/聽到蟲兒呼嚕的聲音”(《回憶昨天下午》),詩人就像小孩一樣,童心永存;而傍晚的陽光“滑過我的肩膀時/向我眨眨眼……風從一個方向吹來……在我的頭頂換了口氣/水在歎息/堤壩上坐著垂釣的人/礦泉水瓶子裏兩尾小魚在對話……太陽把腦袋枕在山窪做夢去了”(《傍晚》),自然界的萬事萬物在詩人的眼中都具備了生命力,都閃射著靈性的光輝;我們再看看這首小詩:“微風過處/老樹葉抖動一下/第一隻蝴蝶飛出來/我以為自己的眼睛花了/哦/原來是一朵花開了”(《花兒開了》),自然而然中使用了錯覺手法和意象置換,從蝴蝶到花開,在預料之中而又出其不意地完成了詩構,有動有靜、靜中有動、動中有靜,蝴蝶花呼之欲出,給人以寧靜愉悅的美感享受,讓人想到這短暫的人生原來可以如此美好。“因為什麼都不會寫,所以什麼都敢寫。”(心予若虹語),而實際上,她什麼都懂。
《紅樓夢》中說,女兒是水做的骨肉;我認為心予若虹的詩歌是花香與露水做的骨肉。在心予若虹的詩中,花成了她生命中的一部分。請看:“摘一瓣/欲滴欲翠的芬芳/用迷亂羞澀的目光吻著/遙寄給你”(《寫給朋友》);“最後的雪知道了秘密/謀劃一處鋪天蓋地的場景/詩人踏雪尋梅/我要踏雪尋你”(《踏雪尋你》);“花蕾光著腳丫 掀開簾帷/聽繁花姍姍的聲響走向山崖……美麗的名字都開了”(《繁花過境》);“愛攀上了明月的肩/少年的心事被梨花抖開”(《白》);“昨日的詩句刻在你的莖上/與你的體香一起/把月光紛紛驚散”(《月季》);“我在花前省略了與你有關的細節/躲避開你能刺透肉體的目光/提一壺老酒把黃花灌醉/抖動的腰肢與眾姐妹爭寵”(《野花》);“我已經為你蕩盡汙垢洗淨了媚俗/在無人知曉的時候/我已盛開了且美麗如初”(《荷說》);再如:《最後的菊》、《雪落了 我錯過了花期》、《隻等兩瓣桃花盛開在臉頰》、《夢在遠方化成一縷香》、《用一朵花把今夜的門打開》、《一朵花兒開》、《笑靨,人間四月天》、《玫瑰水手》、《梨花歸夢》、《一朵花的重量》、《夏日的某些細節》,如此等等,多如繁花,可謂百花齊放。而玫瑰係列從第一朵玫瑰開始,不緊不慢,以此類推,一直寫到九千九百九十朵玫瑰,更是把花與愛情寫得淋漓盡致、美好無比,把女性的美渲染到極致,仿佛可以呼之欲出。
心予若虹的詩歌“心態好”。說到心態 ,我認為一個人心中要裝滿這8樣好東西:1.清風;2.陽光;3.白雲;4.月光;5.綠草;6.紅花;7.鳥鳴;8.彩虹。都是自然好風光,都是人生最美的境界:“明月鬆間照 ,清泉石上流”。我說的是心靈中的自然風光,景由心飾,情由心迷,哈哈哈 !落花有情 ,流水無意,流水空有意 隻奈忙奔騰。所謂清風 ——是為人處事要像清風一樣徐徐而來 ,飄飄而去,人啊 ,要做到不容易啊,現在機關裏,到處是勾心鬥角爾虞我詐,這一點女人尤為嚴重,我討厭那些女人,但是那樣的女人很多 ,而且吃香;再說陽光——工作學習,在我們的工作和學習以及現實生活中,如果胸中灑滿陽光 ,就快樂 ,包括正直啊 ,善良啊,但是 ,如果是那樣 ,可能就吃虧,俗話說 ,吃虧是福啊;再說白雲——是胸懷要坦坦蕩蕩,心態釋然,人生坦然,心胸一寬,就坦坦蕩蕩;月光——就是夢幻 ,遐想,人啊,有夢幻的生活才美好,但是現在好多年輕人沒有目標追求和美好的夢幻,當然每個人的追求都不一樣;綠草——就是處理生活瑣事,包括能力和方法,小小的草 ,迎風在搖, 狂風暴雨之中挺起了腰;紅花——就是激情, 包括愛與情,(很經典吧?)可以聽聽音樂,音樂可以療傷,我喜歡音樂;再說鳥鳴 ——是業餘愛好,包括音樂,詩歌可以療傷,可以抒情,可以讓人站起來,大步朝前走;還有啊,彩虹——就是靈感,也是一座超越自我 、跨越成功的七彩的虹橋(夢的點滴語)!
心予若虹的詩歌,情調溫婉、情感真摯、恍若幻境、意象叢生、意境優雅、獨具魅力、張弛有度、渾然天成、有聲有色、聲情並茂。詩人的主觀意象融入了詩句的感性泉源,從現實入夢幻,再從夢幻裏走出來,起到淨化心靈和美化心境的作用。
讀心予若虹的詩歌,我們感受到一種偉大的博愛,讓我們更加感悟和熱愛生活,在真摯、樂觀、健康、向上的詩句中不知不覺地得到了美好靈魂的淨化和升華。她帶著一身花香走上中國詩壇,給在生活中為吃穿住日夜奔忙的普通百姓或者說是讀者免費提供一處處神奇寧靜的精神家園與靈魂居所。那活潑輕盈的語氣,那清奇陰柔的口味,那花香四溢的心態,那細膩委婉的心緒,那神思飄逸的聯想,那簡潔明快的字句,那鮮活靈動的意象,那線條清晰的建構,那精彩灑脫的造句,那呼之欲出的愛意,無不讓人感受到人間愛情、朋友友情、家人親情的溫暖與幸福,無不讓人在意境優美的詩行中產生豐富的聯想,從而讓人心經過一次次對真善美的快樂洗禮!
她在有意無意地向芸芸眾生宣告:讓人人心中灑滿花香和陽光!
心中裝著春天,還冷嗎?
從質樸到華美,再從華美到質樸。
心予若虹的詩,舒卷自如,夢幻氤氳,若虛若實,虛實相生。看第一遍美,看第二遍很美,看第三遍非常美。她的詩歌,是福祿祥的征兆,是真善美的結晶。在物欲橫流的社會在金錢萬能的時代,人心浮躁,身心俱累,那麼,讀一讀心予若虹的詩,我們便走進一種寧靜,寧靜是一種意境。心予若虹詩歌給人以柔爽的質感和美妙的享受。
關於心予若虹詩歌的不足之處,我想說三點:其一是在詩中盡量不要用成語;其二是詩野再開闊些;其三是在練詞上再下功夫。詩人張作梗說過:“詩人要終生與語言搏鬥”。
在網絡博客,一不小心走進美麗的彩虹穀,我已經流連忘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