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38. "雅皮士流感"襲向都市白領
沒有大量運動、也沒有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甚至食欲也很正常的情況下,你是否長時間感到疲乏無力,即使臥床休息也得不到緩解,同時你的學習、工作或社會活動能力明顯下降?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你有可能是患了"雅皮士流感"。這種以前隻是在30-50歲白領中發現的病症,目前不但更加多見,而且已經侵襲到青少年。
病例
今年37歲的劉先生是國家部委的一名中層幹部,他已經持續三四年感到頭暈、渾身乏力和肌肉酸痛了。去年夏天,他來到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的神經內科。袁教授為他做了仔細的檢查後診斷為慢性疲勞綜合征。袁教授首先為他做了抗焦慮和抗抑鬱的治療,但服用了此類藥物後劉先生仍感到乏力。之後袁教授又繼續為他做中西藥結合的治療,並輔之以心理治療。在半年的精心治療後,劉先生終於恢複了健康。
現象:亞健康走向低齡化
3月14日上午,高三女生王某來到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內科。麵容憔悴的她告訴接診的副主任醫師袁雲,在近3個多月時間裏,她總是失眠,而且渾身沒勁。記憶力很差,上課時經常走神,做什麼事都提不起精神。在排除了王某患肝、腎等其他生理疾病的可能後,袁教授懷疑她患上了慢性疲勞綜合征(以上症狀如持續6個月以上就可以確診),並為她開了抗焦慮、抗抑鬱的藥物。
症狀:長時間嚴重疲乏無力
袁雲教授告訴記者,他每次出門診都會遇到這樣的病人,這種病症在醫學上稱之為慢性疲勞綜合征,也叫"雅皮士流感"。目前它已經發展成為該院神經肌肉病專業門診中最常見的病種之一,而且發病率在逐漸增加。
患該病症的患者輕則處於亞健康狀態,嚴重的已經處於疾病狀態。這是一種長時間(一般都在6個月以上)的嚴重疲乏無力的狀態,這種疲乏無力目前找不到原因,也不能通過臥床休息緩解。而且還會出現短期記憶力或注意力下降;咽喉疼痛;肌肉疼痛和無力;不紅不腫的關節疼痛;頭暈、頭痛、低燒;睡眠異常(睡眠過多或失眠);易出差錯和精神抑鬱;嚴重時會使人長期精神抑鬱;身體極度虛弱。但也有部分患者的症狀會原因不明地自動消失。這種病人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在醫院裏能做的檢查都做了,就是沒有發現什麼大問題,而各種不舒服的症狀依然存在。
診斷:疲勞與緊張是元凶
據袁教授分析,在我國患有這種病症的大多是事業上奮發向上、年齡在30到50歲之間的國家中層幹部以及公司的中、高層管理者,某些特殊群體如電腦軟件設計人員、醫務工作者、長期生活不規律的人也易患慢性疲勞綜合征。因此這種病症又叫"雅皮士流感"。然而近年來高三學生發病率也很高,而且女性病人居多。總體看來疲勞與長期工作緊張、競爭壓力大、生活事件影響以及長時間處於疲勞狀態有關。患慢性疲勞綜合征的人精神壓力都比較大,要麼是長期處於繁重的腦力勞動和緊張的精神狀態中,要麼是家庭等方麵遭遇變故。
治療:講求個體化治療
在治療上,袁教授介紹,該病症講求個體化治療。因為有的方法對一個病人有效,但對另一個人可能什麼作用都沒有。進行的主要是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包括抗病毒藥物、抗抑鬱藥物、抗焦慮藥物以及減輕疼痛、不適和發熱的藥物。非藥物治療包括針灸、瑜珈、太極拳、理療、療養、催眠術等方法。
預防:規律生活是良藥
據了解,在美國該病已經和霍亂、瘧疾、丙型乙肝和結核病歸為一個預防類型,可見問題的嚴重性。但目前在醫學上還找不到慢性疲勞綜合征的病因,有的科學家認為是和過度疲勞有關。袁教授提醒,有規律、有節製地生活,定時休息是防止疲勞的有效方法。另外,人們應該把工作和學習變成有趣、放鬆的事,讓生活豐富多彩,在心理上不要讓自己太累。而且在比較放鬆的心理狀態下工作和學習還可以做出更好的成績。如果當腦子發木、記憶力下降、工作和學習效率迅速下降出現上述症狀時,應當改變生活和工作的方式,學會放鬆;同時維持正常的社會生活和適度的體育鍛煉。
名詞
慢性疲勞綜合征
慢性疲勞綜合征是美國疾病控製中心建議使用的一個疾病名稱。是指健康人不明原因地出現嚴重的全身倦怠感,伴有低熱、頭痛、肌肉痛、抑鬱、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狀,有時淋巴結腫大而影響正常生活的一種臨床綜合征。
據統計,全球至少有5%的人得過慢性疲勞綜合征。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日本1/3工齡人口正遭受慢性疲勞綜合征的襲擊,患者成年累月感到倦怠乏力,難以恢複正常的精神飽滿狀態。日本每年有1萬多人因過度疲勞猝死。專家稱,慢性疲勞綜合征可以說是"過勞死"的預備軍。日本已把工作過度列為職業災害,日本官方又在近年把疲勞正式列為職業病的一種。
亞健康
醫學家把健康稱為人體"第一狀態",把身患疾病稱為人體"第二狀態",亞健康是指介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邊緣狀態,又叫慢性疲勞綜合征或第三狀態。據統計,有1/3以上的人群處在健康與患病之間的過渡狀態。
它的特征是患者體虛困乏、易疲勞、失眠、休息質量不高、注意力不易集中,適應能力減退、精神狀態欠佳、甚至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但在醫院經過全麵係統檢查、化驗或者影像檢查時,往往還找不到肯定的病因所在。
出現症狀應及時治療
袁教授提醒患者,一旦出現慢性疲勞綜合征的症狀,應及時到協和醫院、301醫院、北京友誼醫院的神經內科的肌肉病專業門診接受治療。北京友誼醫院2001年4月就在北京市率先開設了專門針對慢性疲勞綜合征和原發性慢性疲勞患者的門診。該門診借助先進的檢查手段,采用藥物和心理治療方法為患者解除痛苦。每周二下午開設半天,每次接診15人。開診後就醫者一直絡繹不絕。
另外,位於北京婦產醫院門診五樓的北京市婦女保健所自去年起也開設了亞健康門診。該門診利用先進儀器,從患者手上抽取一滴血就可以診斷出患者是否處於亞健康狀態。(本報記者 楊鳳立)39. "坐"班人的健康隱患
你是不是一個"坐"班的人?如:辦公室文員、會計、電腦操作員以及編輯、作家等案頭工作者,如果你長時間久坐而少活動,久而久之就會出現以下眾多弊病:
血液循環流通差
人體內的億萬細胞要靠血的運動來完成其新陳代謝功能,而久坐易引起肌肉酸痛、僵硬、萎縮甚至喪失力量。久坐者,血液循環減慢,使身體內靜脈回流受阻,直腸肛管靜脈容易出現擴張。血液瘀積後,致使靜脈曲張,並可能患痔瘡,發生肛門疼痛、流血甚至便血等現象,長此則會導致貧血。婦女還會因盆腔靜脈回流受阻、瘀血過多導致盆腔炎、附件炎等婦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