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企一搖擺不定的愛
隨著私有企業地位的不斷提高,非公有製經濟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傾向於去私企工作,而私企也很需要學有專長的大學生。這種供需的結合,就構成了畢業生去向的新熱點——私營企業。
李青是我們學校的一個高材生。畢業後,她得到了留京指標。既卻毫不猶豫地放棄了這個指標而到廣州一家私營企業去工作。很多同學都為她感到惋惜,也有不少人對她的這個舉動感到驚訝不解:“別人想爭都爭不到的名額,怎麼就這麼輕易地放棄了呢?”對於這件事,她是這樣說的:“在我看來,放棄留京指標並不算什麼了不起的大事。雖然在學校裏別人都把我看成是高材生,但若是放在整個社會中來看,北京有那麼多精英,可謂人才濟濟了,而我充其量是個校園中的活躍分子。剛出校門,很難在北京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況且,人才都留在北京,誰去支援外地的建設呀。其實,這是一種人才上的浪費。我覺得,外麵的世界很大也很精彩,不必非要固守這麼一塊小小的本不屬於我的世界。勇敢地走出去,就會有收獲。我個人認為私企沒有什麼不好的。那裏靈活性比國企要強,在用人方麵也能讓個人盡可能發揮出自己的優勢,說句實在話,私營企業的待遇也不錯,即使眼前不一定很好,但它的發展前景是不錯的,它的回報率是較高的,從這些來看,私營企業對我更有吸引力。”
在去私營企業的大學畢業生中,也有不少是想以此做跳板的。先到私企幹兩年,積累一些工作經驗之後,再跳槽到更有發展的地方去。這樣,也給私營企業的老板們帶來了不少難處。一個私營企業的老總就曾這樣說:“剛剛畢業的大學生熱情,有上進心。但是他們的經驗少,所以公司會對他們定期進行培訓。從生手到熟手這段時間用不了太長,但若是培養出一個具有經驗又有創造性的員工至少需要二至三年。可是很多人在積累了工作經驗、熟悉了業務之後,就跳槽走了。這樣,公司的損失就很大。幾年下來,公司花在培訓上的經費很多,但培訓好的員工都成了給別人準備的了。現在的年輕人怎麼就這麼不踏實呢?”老總一臉無奈。當然,並不是所有去私企的畢業生都如那位老總所說。劉林便是一個靠出色的工作站穩腳跟的人。他學的是市場營銷,來到一家私企後,他給老板寫了一份長達萬言的建議,就如何加強企業管理、注重產品市場營銷、強化企業的廣告意識、塑造好企業的公眾形象等,係統地談了自己的看法。很快,他就能獨當一麵,經過他的努力,獲得了老板的信任和讚賞。他一步一個腳印地在工作崗位上展現著自己的價值。
外企——愛你沒商量
中國的外企,大都是些很有名氣的外國大公司,收入自不用提,而且環境一流,頗有發展前途,因此,我們校的學生都把去那裏工作作為一種奮鬥的目標。很多外企也願意聘用他們,因為他們認為剛畢業的大學生有闖勁兒,有熱情,能給公司帶去新的活力。因此,每逢外企招聘,競爭就尤為激烈,大家戲稱:這就叫去外企——愛你沒商量!
王攝就是一個成功者。她雖說是一個初出校園的畢業生,但是她會說一口流利的英語,還粗曉日語。電腦雖說談不上精通,但簡單的文字處理操作是沒有問題的。大三那年,她就考下了駕照。也許是命運對她特別垂青,在她畢業那年一家知名的美國公司北京分公司招聘文秘,她便前去應聘,結果沒費什麼氣力,便得到了那份工作。當有人對王攝表示羨慕時,她卻說:“我的確趕上了一個好機會,但是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是的,為了畢業後能順利地找到工作,王攝在上大學期間苦練英文,又學會了開車。這些都是工具,也是在求職中的一項資本。當然,在接下去的實際工作中,她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不勝枚舉,但是她始終以自信和堅忍跨過了一個又一個難關,並且在工作中不斷地進步,發揮出巨大的潛力。
當然了,每年外企在京招聘的人數量不多,因而競爭也異常激烈。也許正因如此,北大生們對那裏更是情有獨鍾。總覺得進外企不僅有一份高薪,還有一種成功感……
不過,進入外企也並不意味著人生之路從此就一帆風順了。在前進的道路上,有鮮花,但更多的是荊棘。在外企工作,壓力特別大,而且有時候人際關係會較之其他地方更加冷漠。不管怎麼努力工作,都是一種打工仔的感覺,有時,良好的工作環境與優厚的報酬並無法彌補工作後的疲憊與心靈中的空虛。不過,大多數的人還是很滿足這種生活狀況的……
5.成功十字歌,於我有利
一往直前
“與其匆匆上崗,不如考研待崗”,我校99屆畢業生小靜正是以這樣堅定的信心苦學數月,最終找到了她較滿意的畢業去向。小靜學的是理科的基礎學科,畢業前夕為早日步入社會而放棄了考研,想改行早日工作。經多方求職總算被錄用,口頭協議月薪2200元。但畢業後,該機構突然毀約。這時,她通常的選擇是回湖南老家。但她認真分析後發現,回家鄉小縣城很難發揮專業特長。她下定決心考研,在學校附近租了房,活得很充實。最終,她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研究生考試,繼續在本專業深造。回顧大半年的求職風波,她深有感觸:“其實,基礎理論研究人員雖不被急功近利的單位所青睞,但堅持科研有可能為社會做出巨大的貢獻。我當初在大學裏如一心考研,也許就不會有求職的迷們。有失必有得。一往直前天地寬,匆匆改行出路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