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工作求職麵試規劃3(3 / 3)

兩全其美

很多大學生當年人學時就被調配到自己不喜歡而且較難求職的專業去學習,但一些大學已為他們開設了第二輔修專業課程,使得他們反而成為“複合型人才”。我校地質係小李在大學時除了學好本專業外還輔修了國際貿易。他發現,許多輔修生求職時有“兩全其美”的優勢,頗受歡迎,但他希望在輔修專業方麵進一步深造。於是他經過努力,考上了國際貿易專業的雙學位班。學科交叉的優勢使他對即將到來的求職考驗滿懷信心,擇業機會大為增加,進一步深造的天地也是更為廣闊。

三顧茅廬

很多單位裝飾得“金碧輝煌”,一些人事幹部不苟言笑,令一些大學生感到高深莫測,學生們私下就會千方百計打聽有關負責人的住址,並請熟人介紹以登門問候,美其名曰:“三顧茅廬。”但我校畢業生小趙卻有自己的“三顧茅廬”觀。他平時就常到專業課老師家和實驗室去請教,並幫助教師搞科研,他的課題曾獲全國大獎。畢業後有多家著名企業來聘他工作,並許以高薪,而他發明的一項專利則有可能給企業帶來數百萬元的效益。他總結道:“三顧茅廬,越早越好。”

四平八穩

一些大學生在求職中急功近利,反而會引起用人單位的反感,而憑真才實學參加麵試的大學生卻以穩重平和之心獲得了良好的就業機會。今年某省郵政局需要一位語言學的研究生,我校的一位博士生來應聘,誇誇其談的表現和浮躁驕傲之氣使之名落孫山。另一位碩土生則真誠地介紹了自己的基本情況,得到了主考官的讚賞。的確,不卑不亢,有禮有節,有時會成為順利人選的捷徑。

五湖四海

一些大學生熱衷於大都市,但好男兒誌在四方,許多學子在畢業時表示:“服從祖國分配,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他們不在繁忙的都市裏湊熱鬧、享清福,而是奔赴西藏、新疆等求賢若渴的地方去建功立業。一旦真正願意為國分憂、為民造福,中國有太多的熱土成為當代大學生無悔的選擇,社會也將給這些有誌青年更多的鮮花與微笑。

六月飛雪

赤日炎炎的六月幾乎無雪,但一旦飛雪則人間酷暑盡解。六月是大學生求職的最後一個月,許多人在四五月間急忙簽約,而正在六月中倍感絕望的大學生有時反而會大喜臨頭。南京大學畢業生小孫在複試中幾乎被通知落選,但一些人選的大學生因不符合條件,使得正在無奈中等待的她最終幸運地被某電視台錄取。等到最後一個月再簽約,是很大的冒險,但也許會“天降奇緣”。

七拚八湊

為打好求職“總決賽”,很多大學生調動了二十多年來的各種積累。我校新聞係畢業生小王把從小學到大學發表的各種作品都精心搜集整理成冊,近5萬字的作品集令人感到沉甸甸的。他又發動親戚和大學、中學的老師,為他找關係,寫推薦書。到今年3月,已有5家單位表示錄用他。但他卻還在“耐心等待”,5張錄用通知書也被拚湊在他的自薦材料裏以進一步證明自己“人才難得”。

八麵來風

信息時代連大學生對數字也十分關注,一些學生購買了尋呼機和手機,一有求職信息,供求雙方可以立刻通過數字號碼進行聯係。有人還把個人簡曆登上報紙作求職廣告,或幹脆上了Internet網。有人還請人搜集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報紙上的招聘廣告,一有信息,馬上電話聯絡。如稍有眉目,則立即寄去簡曆。

九死一生

很多大學生在求職時到處碰壁,但他們屢敗屢戰,求職經驗越來越豐富,最終能夠如願以償。我校中文係學生田某想成為主持人,從大學一年級應聘校廣播站的主持人起,四年中經曆了幾十次麵試,每次均遭失敗。最後在某電視台的考試中,終於過關斬將,喜得佳職,被戲稱為“九死一生”。在求職中,麵對坎坷與挫折,要勇敢地去麵對,總會成功的。

十全十美

應聘資料越豐富,實力越雄厚,成功的機會就越大。我校應屆畢業生小劉品學兼優,既是學生幹部,學習成績又名列前茅,琴棋書畫俱佳,興趣廣泛並且在全國一些大賽中多次獲獎,是有名的“才子”。他的應聘資料翔實生動,足以成為一本厚書,結果他率先被全國某著名機構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