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六章 門扉上的條痕(1 / 2)

“一把古琴?”東門遜撓了撓後腦勺,努力回想了一下戲班子亮過的樂器,似乎從來沒有聽說過一樣樂器叫古琴。劉自謙擺弄著木條說到:“琴體流滑,外形古樸,漆色溫潤,琴弦不凡。琴身木質硬實而輕薄,帶有香樟木芬芳,好琴。”劉自謙一邊自言自語,東門遜隻能眼定定地看著。

劉自謙對東門遜咧嘴笑著說:“我乃門內二品匠師,你把這古琴交給我,我幫你修複,如何?”東門遜試探地問:“這不會打攪劉師兄清修吧?”劉自謙笑著搖搖頭。東門遜又下意識地按著乾坤布袋說:“我剛入門不久,身上沒有靈石也沒有其他值錢的東西,不知道劉師兄修複古琴需要多少......”

劉自謙打斷東門遜的話笑嗔到:“鍛製和修複入品樂器乃人間樂事,而且我感覺你這把古琴頗為不凡,我樂於幫你修複,不需要任何代價,你可別把我想得太勢利了。”東門遜喜出望外,一揖到地道:“那有勞劉師兄了。”

劉自謙興匆匆地跑回他的臥房,拿出了一個頗大的布袋,他將木條一塊塊小心翼翼地裝入布袋中。裝好後劉自謙一邊扛著布袋往臥房走去一邊搖頭晃腦地自言自語:“上次好像把魚膠給用完了,明兒得去錢師弟那兒再找些回來,這琴好得用最好的的魚膠,看看是否能找到赤嘴鰵魚膠。嗯——這木像是杉木,但這木齡卻很罕見,得去庫藏看看......”

(注:魚膠即魚鰾(魚的輔助呼吸器官)的幹製品,傳統的古琴製作和修複是使用熬製的魚膠進行粘合的。)

自從劉自謙將古琴拿去修複後,這兩天忙進忙出,深夜裏他的臥房依然燈火通明。而東門遜這兩天很努力地伐剛竹,但是如劉師兄所說的“體弱者伐一杆需五日或更甚”,東門遜花了三天時間仍然沒有鋸到竹心,再增加四五天看似也難以完成,所以東門遜每天都熱切盼望著劉師兄修複的這把古琴神通廣大能助他伐剛竹。

第四天的早晨,東門遜剛一起身,劉自謙便大步流星地抱著一把古琴來到東門遜臥房,他坐在床邊,塌著兩彎深邃的眼袋略帶興奮地問到:“東門師弟,我問你個問題,這把破碎的古琴你是從何得來?”

東門遜如實回答說:“從管事房工具閣的角落偶然找到的,這堆木條廢棄在那兒沒有清理所以我征得管事師兄同意後便拿出來了,劉師兄為什麼這麼問?”

劉自謙用暴殄天物的眼神盯了東門遜好一會兒,深深地感歎了一聲說到:“這是一把難得的古琴。”

接著劉自謙單手捧起懷中的古琴,但見古琴修複得甚是巧妙,除了一些小地方看出用了不同的木材填補外,其餘部位均光滑圓潤、敦實細膩,似乎未曾破損過一般。劉自謙猶如母親愛撫幼崽一般凝神地撫摸著古琴語重心長地說:“這把古琴乃五品靈器,琴身為兩百年柳杉木製成,琴弦有冰蠶絲、大宛馬鬃毛和其他我辨認不出材料,琴身側麵還有一個靈石凹槽。”

“五品靈器?”東門遜聽到劉師兄的話嚇了一跳,仔細觀察古琴琴身,可見滿布靈紋的琴身表麵的確有五圈大小不一的靈紋,與吳長老授課時講述的一模一樣,琴身前方有一個雞蛋大小的孔洞,應該就是劉師兄所說的靈石凹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