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1 / 3)

第二十八章

5.要有雷厲風行之勢

出奇不意,直奔要害,是神速之兵。人生如兵法,神速尤為貴也。

曹操霸業之成,與他主張辦事宜雷厲風行果斷迅速的作風是分不開的,曹操在政治上如此,在軍事上更是如此。曹操遠襲烏桓的成功,就是以輕兵致快而達到的。

曹操遠征途中,狂風四起,狂沙飛揚,道路崎嶇,人馬難行。曹操有些後悔,意欲回師。這時,水土不服、病臥車上的郭嘉仍然鼓動曹操。他說:兵貴神速。我們千裏遠襲,“輜重多而難以趨利,不如輕兵兼道以出,掩其不備”。曹操又一次聽從了郭嘉的建議,拋下笨重裝備,快速通過盧龍塞,直搗單於庭。

我國兵學家非常強調快速用兵的重要性。孫子說;“兵貴神速,不尚遲巧”;“兵貴勝,不貴久。”先發製人貴速,主動攻擊貴速。捕捉戰機貴速。用兵神速有以下好處;第一,速能乘機。戰場上情況變幻莫測,戰機稍縱即逝,隻有快速行動,才能捕捉戰機,遲緩、拖拉將會坐失良機;第二,速能達成進攻的突然性,先發製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使對手猝不及防,在短時間內,從軍事到心理造成爆炸性效果;第三,用兵是人力、物力的消耗過程,迅速行動,可在較快時間裏解決戰鬥,從而減少戰爭消耗。

曹操遠襲烏桓的成功,主要得益於郭嘉的“輕兵”戰術。輕兵作戰,是兵家用兵的一大法寶,對於長途遠襲的軍隊來說,尤其如此。有人認為,軍隊的迅速機動,是戰爭的真正靈魂,對此勿庸置疑。

兵貴神速,為兵法要策,它要求的是快速用兵。速度在戰爭中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其實做其他事情,速度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成敗。

用兵貴速,爭麵子不可求急。此為重要的區別。

6.不容叛逆之徒

如果一個人心變了,臉上依然裝出親近的樣子,這種人不被所容。你的選擇有兩種:一是令其走,二是遠離之。

曹操做魏公、魏王後,內部還發生過幾次規模不等的武裝鎮壓。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正月,在許都爆發了一場主要由擁漢派勢力策動的叛亂,參加者主要有京兆人金、少府耿紀、司直韋晃。太醫令吉本、吉本之子吉邈和吉邈之弟吉穆等人。金林是漢武帝時名臣金日之後,自以為世代都是漢朝忠臣,見魏將代漢,於是憤然自勵,打算複興漢朝。耿紀是光武帝大將耿合井的曾孫,見曹操即將自立,也決心起兵除掉曹操。當時留守許都的是丞相府長史王必。曹操任用王必時,曾專門下過一道手令:

領長史王必,是吾年荊棘時吏也。忠能勤事,心如鐵石,國之良吏也。磋跌久未辟之,舍騏驥而弗乘,焉惶惶而更求哉?故教辟之,已署所宜,便以領長史統事如故。

早在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以前,王必就已經在曹操軍中任職,曹操因此稱他為“披荊棘時吏”。後來有一段時間沒有任職,所以曹操說舍棄了千裏馬沒有騎。當時關羽強盛,威逼許都,曹操讓王必留守許都,給予充分信任。有趣的是王必同金雖誌向不同,兩人私交倒還不錯。吉邈、吉穆雖同金反王必,挾持獻帝以攻曹魏,南引關羽作為外援。各方想法不同,利害不一,計劃不周,注定了必然失敗的命運。

建安二十三年正月,吉穆等率閑雜人員及家僮千餘人夜燒王必軍營,金又派人到王必營中充當內應。王必受到內外夾攻,倉猝應戰,腿部受傷,逃奔南城。天亮後,叛軍見王必還在,加之受到穎川典農中郎將嚴匡攻擊,紛紛逃散,一場叛亂很快破產。

曹操逮捕了耿紀、韋晃等人,耿紀直呼曹操其名,並說:“恨我自己沒有拿定主意,竟被這幫小兒所誤!“韋晃則拚命叩頭擊臉,直至死去。耿紀、韋晃及吉本等均被屠滅三族。

十餘天後,王必傷重不治而死。曹操得到報告,十分震怒,於是將在許都的朝廷百官召到鄴城,讓在王必軍營被燒時參加救火的人站在左邊、沒有參加救火的人站在右邊。眾人以為參加救火肯定不會有罪,紛紛站到左邊。誰知曹操突然宣布:

“沒有參加救火的人沒有幫助造反,參加救火的人都是造反的強盜!”

結果將站在左邊的人通通處死。

第二年九月,當曹操西征劉備尚未回師,而關羽又在南邊猛攻樊城的危急時刻,在鄴城的魏諷又密謀聚眾發動武裝叛亂。魏諷字子京,沛人,頗有煽惑人心的本事,在鄴城名聲很大,自卿相以下不少人爭相與之交往,因此被相國鍾繇任為西曹掾。魏諷趁曹操大軍尚未返回的機會,暗中聯絡徒黨,同時與長樂衛尉陳■聯絡,企圖一舉襲占鄴城。誰知還沒等到約定的舉事時間,陳■害怕了,向留守鄴城的曹丕告了密。曹丕立即采取措施,鎮壓了叛亂,魏諷被殺,牽連被殺的達數千人。事後,相國鍾繇被免職,負責鄴城治安工作的中尉楊俊被降職。曹操得到報告後歎息說:

魏諷之所以敢於謀反,是因為我的部下沒有能夠防止反叛的人。哪裏能有像諸葛豐那樣的人,讓他去接替楊俊呢?

黃門侍郎劉實也應被處死。但劉鄙薄魏諷的為人,曾勸劉偉不要同魏諷來往。陳群去為劉說情,曹操回答說:“劉是一個名臣,我也打算赦免他。”並特地下了一道手今:叔向不坐弟虎,古之製也。特原不問。

《左傳·襄公二十一年)載,晉下卿欒盈之母是晉卿範宣子的女兒,因與其家臣私通被欒盈發覺,便反誣欒盈欲危害範氏,範宣子便將欒盈趕出晉國,並殺死了欒盈的同黨叔虎等人,把叔虎的哥哥叔向也關了起來。後大夫祁奚說服範宣子赦免了叔向。曹操不殺劉當然不是為了遵循什麼古製,而是因為劉確曾反對魏諷,在這裏表現出了一點區別對待、實事求是的精神。

文欽團曾與魏諷有聯係,被抓進監獄,鞭笞數百。本應處死,曹操因其父文稷立過戰功,看在其父麵上,也給予了赦免。

王粲的兩個兒子在這次平叛中牽連被殺。王粲於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春病死,到這時不過兩年多。曹操得知消息,感歎說:“要是我在,一定不會讓仲宣斷了後!”這次叛亂雖然還沒有來得及正式發動,但牽連被殺的人卻達數千人之多,可見曹丕手段的殘酷決不在曹操之下。曹操這一次多少表現出一些同情心,大約跟他不在平叛現場,態度較為冷靜有關。曹丕後來根據曹操的旨意,把王粲堂兄王凱的兒子王業過繼給王粲,算是給王粲延續了後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