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除有損健康的陋習
有些女子以吸煙、酗酒為"時髦",有的是通宵達旦地泡巴,沉浸在燈紅酒綠之中,有的喜吃煎炸薰烤食品、各種糕點甜食和飲料,而對粗糧、蔬菜卻從不沾口;有的是過於享受安逸,不愛運動。凡此皆有損健康,易患乳腺增生等。因此,要去除這些陋習,建立科學的生活方式,作息有時,保證睡眠;持之以恒地參加體育鍛煉,以增加機體的抵抗力;做到不吸煙不飲酒,膳食平衡合理,常吃些全穀食品和瓜果蔬菜,對維護乳腺健康大有裨益。
積極防治疾病
在患有月經周期紊亂、附件炎、子宮肌瘤等病的患者中,乳腺增生的發生率很高。患有肥胖症、高血壓、血脂異常、高血糖的女子,容易出現內分泌失調,引起雌激素、黃體酮水平和腺體結構都出現一定程度的紊亂。因此,要重視對婦科疾病、肥胖症、高血壓及糖尿病的防治,並關注自己的血壓、血脂、血糖,盡量減少乳腺增生的誘發因素,以防患於未然。
學會自查乳房
平時要注重對乳腺的自我檢查,至少一個月應檢查一次,平躺仰臥或坐位,將4個手指並攏後,用指腹依次從外上方、內上方、內下方、外下方和乳暈處平著捋自己的乳房,感覺一下看各個部位是否有異物感,特別要關注乳房的外上方,因為這個部位腺體最多,約有45%的乳腺增生會發生在這裏。如果撫摸感到乳房不太平坦有散在的顆粒狀物體或有結節時,需及時到醫院乳腺科看醫生,以明確診斷。42. 乳頭溢液 不可小視
在非妊娠期和非哺乳期,擠捏乳頭時有液體流出稱為乳頭溢液。乳頭溢液是乳腺疾病的常見症狀之一,據統計,以乳頭溢液為首要症狀就診者占乳腺疾病的3%~14%,發生率僅次於乳腺腫塊和乳房疼痛。如果出現的乳頭溢液是單乳頭溢液者,多數跟以下幾種乳房疾病有關:
★乳腺導管擴張症
患有此病的部分病人,早期首發症狀為乳頭溢液。溢液的顏色多為棕色,少數為血性;溢液化驗檢查可見有大量漿細胞、淋巴細胞而無瘤細胞。此病好發於40歲以上非哺乳期或絕經期婦女。發生溢液的乳暈區有與皮膚黏連的腫塊,直徑常小於3厘米,同側腋窩淋巴結可腫大、質軟、有觸痛。若並發感染時,腫塊局部有紅、腫、熱、痛的炎症表現。
★乳管內乳頭狀瘤
此病以40歲~50歲者多見,75%的瘤體發生在鄰近乳頭的部位,瘤體很小,帶蒂而有絨毛,且有很多壁薄的血管,故易出血。化驗檢查溢液內可找到瘤細胞。有時病人仔細觸捫乳房,可發現乳暈下有櫻桃大的包塊,質軟、光滑、活動。
★乳房囊性增生
以育齡婦女多見。部分病人乳頭溢液為黃綠色、棕色、血性或無色漿液樣,化驗檢查溢液內無瘤細胞存在。此病有兩個特點:一是表現為乳房周期性脹痛,好發或加重於月經前期,輕者多不被病人介意,重者可影響工作及生活。二是乳房腫塊常為多發,可見於一側或雙側,也可局限於乳房的一部分或分散於整個乳房。腫塊呈結節狀且大小不一,質韌不硬,與皮膚無黏連,與周圍組織界限不清,腫塊在月經後可有縮小。
★乳腺癌
部分乳腺癌病人有鮮紅或暗紅色的乳頭溢液,有時會產生清水性溢液,無色透明,偶有黏性,溢出後不留痕跡,化驗檢查溢液內可找到癌細胞。45歲~49歲、60歲~64歲為此病的兩個發病高峰。其起病緩慢,病人在無意中可發現乳房腫塊,多位於內上限或外上限,無痛,漸大。晚期病變部位出現橘皮樣皮膚改變及衛星結節。腋窩淋巴結腫大、質硬,隨病程進展彼此融合成團。
還有,需要注意:
◇溢液是真性還是假性。真性溢液是指液體從乳腺導管內流出。假性溢液常見於乳頭凹陷者,由於乳頭表皮脫落細胞積存於凹陷處,引起少量形似液性豆渣樣的滲出,時常有臭味。一旦拉出凹陷乳頭,保持局部清潔,"溢液"即會消失。
◇溢液是雙側還是單側。雙側性溢液則是生理性的,如停止哺乳一年內,多數婦女仍會有少量乳汁分泌。妊娠中晚期,一些孕婦的雙乳可擠出少許清淡色的初乳。少數婦女在強烈的性高潮後,由於乳房血管高度充血,乳房脹大,乳頭勃起,也會出現短時間的溢乳。婦女進入更年期,由於內分泌紊亂會使部分婦女分泌少量乳汁。以上都屬生理情況,不是病態。但雙側乳頭溢液也可以是病理的,如一種叫閉經-溢乳綜合征的病,是由於垂體微腺瘤引起,除溢乳外還伴有閉經、頭痛、視野變窄,血中催乳素升高等。腦部CT檢查可確診。另一種雙乳頭溢液見於少許乳腺增生的病人。
◇溢液是單孔還是多孔。乳頭有15~20個乳管的開口。出現溢液時要觀察液體從哪一個或幾個開口溢出。單孔溢液多為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多孔溢液可能是生理性的、藥物性的、全身良性疾病或乳腺增生症。
◇溢液是自行外溢還是擠壓後溢出的。前者多為病理性的,乳癌病人約有13%有自發性溢液史。良性或生理性溢液以擠壓後溢液多見。
◇溢液的性狀。
乳房不同的疾病,其溢液時的性狀也不一致
●乳汁樣
多為生理性,如斷奶後或流產後的近期,不是癌症的表現。
●膿性溢液
多為導管擴張症、漿細胞性乳腺炎。
●淡黃色溢液
是最常見的一種溢液,幾乎見於各種乳腺疾病,以乳腺增生症為多見。也有一部分為導管內乳頭狀瘤或乳腺癌。因此,這是需要提高警惕的。
●血性溢液
可為鮮紅色、咖啡色、淡黃色、褐色等不同的顏色。此種溢液是危險的信號,應高度警惕,其中50%~75%為導管內乳頭狀瘤,15%的乳腺癌。如血性溢液發生於絕經後,則75%是乳癌。
●清水性溢液
無色透明,偶有黏性,溢出後不留痕跡。這種溢液可能是乳腺癌的信號,應進一步檢查。
總之,乳頭溢液是一個重要的乳房症狀,其中10%~15%可能是乳癌。出現症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做溢液塗片細胞學檢查。近紅外線乳腺掃描對乳暈區導管病變的陽性診斷率可達80%~95%。B超檢查、鉬靶照片也有相當的準確率。選擇性病變導管造影檢查是乳頭溢液常用的一種檢查方法,對有乳頭溢液的良惡性的鑒別診斷具有較大的價值,它還能為醫師提供手術切除範圍準確定位。43. 婚、育、性與乳腺癌
乳腺癌是現代女性最常見最多發的惡性腫瘤,全球每年約有120萬婦女被確診為該病,並有50萬女性因此而死亡。目前,我國不少城市的乳腺癌發病率增長迅速,已引起人們的密切關注。乳腺癌的發病與多種複雜因素有關,例如高脂肪和低纖維飲食攝入較多,絕經後體重增加,吸煙、放射性照射,農藥等不良刺激以及遺傳因素等。近年的研究進一步揭示,乳腺癌的發生與伴隨女性一生的雌激素水平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存在不少婚、育、性方麵的危險因素。
1、月經
女性月經初潮早(12歲前來月經),絕經較晚(50歲以後絕經),經期長(大於35年),都是公認的發病危險因素。有研究報道,初潮年齡早於13歲者,危險性是初潮年齡大於17歲的2.2倍;絕經年齡大於55歲者比絕經年齡小於45歲者危險性增加1倍左右。
2、婚育、哺乳
女性獨身,或年齡超過40歲未婚、未孕或第一胎生育年齡大於30歲者,其乳腺癌的發病率明顯高於正常婚育的婦女。25歲以前第一胎足月生產者,乳腺的發病率僅為30歲後第一胎足月生產者的1/3左右。雖生育但不哺乳,或哺乳時間短,或隻用一側乳房哺乳的婦女,也可能對乳腺癌症的發生會產生影響。因此,婦女分娩後正確哺乳能保持乳腺的通暢,對乳腺癌症的發生有預防作用。如果極少哺乳或從未哺乳,易導致乳房積乳,患乳腺癌的危險性明顯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