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性生活
夫妻間性生活的質量,直接影響到乳房的生理健康。近年來,乳腺小葉增生與乳腺良、惡性腫瘤的發病率迅速升高,已引起醫學界的關注。國內一項專門調查發現,患有乳腺小葉增生的婦女中,有86%的人性生活從未達到過性高潮。女性如果總是有性興奮而不能達到性高潮,身體就會感到極度不適,未能釋放的性張力很容易演變成痙攣和疼痛,久而久之會產生心理及病理上的"鬱結",導致乳腺組織的病變。而對乳腺癌患者個性心理特點的研究所得出的結論也顯示,乳腺癌症患者的抑鬱與憤怒內泄程度,比健康人高。
4、人工流產
反複人工流產會使女性患乳腺癌症的可能性大增。一項研究表明,自然流產不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險性;而18歲以前做過人工流產的婦女,比沒有做過人工流產者高110%。這是因為懷孕婦女每次人工流產後,妊娠被突然中斷,體內激素水平驟然下降,使剛剛發育的乳腺突然停止生長,使得腺泡變小以至消失,乳腺複原。而這種複原通常是不完全的,容易造成乳腺腫塊和發生疼痛,可誘發乳腺疾病,反複多次的乳腺病變可成為乳腺癌的誘因。
因此,現代女性要提高自我保健意識,提倡晚婚晚育,但也不宜太遲,女性結婚最好在28歲以前。要提倡母乳喂養、合理膳食和加強體育鍛煉等科學生活方式,注意保持心胸開闊,避免抑鬱、發怒,維護好身心健康。這些都是預防降低乳腺癌發病率必不可少的。44. 讓女人私處不安的破壞分子
盆腔炎和附件炎:盆腔炎和附件炎的典型症狀是發熱、寒戰,病程長者可出現神經衰弱症狀,如失眠、精神不振、周身不適等。患者常伴有下腹部墜脹疼痛,腰骶部酸痛,有時伴有肛門墜脹感,在勞累、性交後月經前期可加重。白帶增多,呈膿性或漿液性,顏色或黃或白,常伴異味。痛經或月經量過多。易造成原發性或繼發性的不孕。
治療多采用中西結合、辨證施治。中藥以清熱利濕、活血化瘀為主,分別用中藥內服、中藥陰道罐洗、中藥灌腸、中藥腹部外敷;並配合使用現代的多功能盆腔治療儀、光譜治療儀、離子霧化儀等先進設備進行內外深層次治療,從而促進盆腔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組織的營養狀態,提高新陳代謝,以利炎症的吸收和消退。尤其是多功能盆腔治療儀,特別針對盆腔結構特殊、病原體易攻難守的特點所設計,還可以針對隱藏在組織深部的病原菌進行治療。
尿道炎:尿道炎的典型症狀分為淋菌性尿道炎和非淋菌性尿道炎。淋菌性尿道炎常發生尿頻、尿急、尿痛、陰道分泌物異常或增多、外陰刺癢及燒灼感,偶有下腹及腰痛、月經不規則。非淋菌病尿道炎由多種病原體引起,除有尿道炎症外,還常有宮頸炎等生殖道炎症發生。
目前,治療尿道炎一般都采用科學療法治療。主要是采取層層遞進消除。就是內服外洗、離子滲透、光波強化相結合治療。根據女性特有的生理結構,在進行細菌培養藥敏試驗後,精確選擇藥物,采用介入罐洗等給藥途徑,將藥物直接送到病變部位,具有直接殺菌作用;同時還使用光譜治療儀、離子霧化儀等先進設備進行深層次治療。
陰道炎:陰道炎按病原體分為滴蟲炎、黴菌炎、細菌陰道病幾種。陰道炎的種類一般可通過觀察白帶做出初步的判斷。滴蟲性陰道炎的白帶呈黃色或黃綠色,濃性,呈泡沫狀,帶有腥味,伴有瘙癢。黴菌性陰道炎的白帶呈乳白色、塊狀或豆腐渣狀,偶爾呈水狀。細菌性陰道病的白帶呈濃性或黏液濃性。
治療陰道炎主要以"輻射清除、藥物介入、整體調理"為原則,從中西醫結合入手,運用精選方劑進行辨證實施。充分利用中西醫進行內服外用、局部衝洗,並結合微波、激光、光譜、離子霧化等高科技設備的綜合法,祛除炎症,促進陰道部位的血液循環,修複受損組織,促進新細胞再生,調整機體內分泌和免疫功能。45. 乳頭溢液帶來的健康隱患
在非妊娠期和非哺乳期,擠捏乳頭時有液體流出稱為乳頭溢液。乳頭溢液是乳腺疾病的常見症狀之一,據統計,以乳頭溢液為首要症狀就診者占乳腺疾病的3%~14%,發生率僅次於乳腺腫塊和乳房疼痛。如果出現的乳頭溢液是單乳頭溢液者,多數跟以下幾種乳房疾病有關:
1.乳腺導管擴張症:患有此病的部分病人,早期首發症狀為乳頭溢液。溢液的顏色多為棕色,少數為血性;溢液化驗檢查可見有大量漿細胞、淋巴細胞而無瘤細胞。此病好發於40歲以上非哺乳期或絕經期婦女。發生溢液的乳暈區有與皮膚黏連的腫塊,直徑常小於3厘米,同側腋窩淋巴結可腫大、質軟、有觸痛。若並發感染時,腫塊局部有紅、腫、熱、痛的炎症表現。
2.乳管內乳頭狀瘤:此病以40歲~50歲者多見,75%的瘤體發生在鄰近乳頭的部位,瘤體很小,帶蒂而有絨毛,且有很多壁薄的血管,故易出血。化驗檢查溢液內可找到瘤細胞。有時病人仔細觸捫乳房,可發現乳暈下有櫻桃大的包塊,質軟、光滑、活動。
3.乳房囊性增生:以育齡婦女多見。部分病人乳頭溢液為黃綠色、棕色、血性或無色漿液樣,化驗檢查溢液內無瘤細胞存在。此病有兩個特點:一是表現為乳房周期性脹痛,好發或加重於月經前期,輕者多不被病人介意,重者可影響工作及生活。二是乳房腫塊常為多發,可見於一側或雙側,也可局限於乳房的一部分或分散於整個乳房。腫塊呈結節狀且大小不一,質韌不硬,與皮膚無黏連,與周圍組織界限不清,腫塊在月經後可有縮小。
4.乳腺癌:部分乳腺癌病人有鮮紅或暗紅色的乳頭溢液,有時會產生清水性溢液,無色透明,偶有黏性,溢出後不留痕跡,化驗檢查溢液內可找到癌細胞。45歲~49歲、60歲~64歲為此病的兩個發病高峰。其起病緩慢,病人在無意中可發現乳房腫塊,多位於內上限或外上限,無痛,漸大。晚期病變部位出現橘皮樣皮膚改變及衛星結節。腋窩淋巴結腫大、質硬,隨病程進展彼此融合成團。
還有,需要注意:
一、溢液是真性還是假性。真性溢液是指液體從乳腺導管內流出。假性溢液常見於乳頭凹陷者,由於乳頭表皮脫落細胞積存於凹陷處,引起少量形似液性豆渣樣的滲出,時常有臭味。一旦拉出凹陷乳頭,保持局部清潔,"溢液"即會消失。
二、溢液是雙側還是單側。雙側性溢液則是生理性的,如停止哺乳一年內,多數婦女仍會有少量乳汁分泌。妊娠中晚期,一些孕婦的雙乳可擠出少許清淡色的初乳。少數婦女在強烈的性高潮後,由於乳房血管高度充血,乳房脹大,乳頭勃起,也會出現短時間的溢乳。婦女進入更年期,由於內分泌紊亂會使部分婦女分泌少量乳汁。以上都屬生理情況,不是病態。但雙側乳頭溢液也可以是病理的,如一種叫閉經-溢乳綜合征的病,是由於垂體微腺瘤引起,除溢乳外還伴有閉經、頭痛、視野變窄,血中催乳素升高等。腦部CT檢查可確診。另一種雙乳頭溢液見於少許乳腺增生的病人。
三、溢液是單孔還是多孔。乳頭有15~20個乳管的開口。出現溢液時要觀察液體從哪一個或幾個開口溢出。單孔溢液多為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多孔溢液可能是生理性的、藥物性的、全身良性疾病或乳腺增生症。
四、溢液是自行外溢還是擠壓後溢出的。前者多為病理性的,乳癌病人約有13%有自發性溢液史。良性或生理性溢液以擠壓後溢液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