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15(1 / 2)

章節15

熱心慈善事業

從5歲就開始賣可口可樂,並以賺錢為人生目標的巴菲特隻是把賺錢作為樂趣,但他並不是一個守財奴,因為他非常樂於慈善事業。

特別是進入21世紀後,巴菲特對慈善事業的捐款力度明顯變大了。

對此,巴菲特解釋說:

我一直認為,如果一個人有能力用比較快的速度聚集財富的話,那麼他在20年後捐贈慈善事業比較好,因為到那時他可以為社會捐贈更多的錢;如果一個人聚集財富的速度比較慢,那麼他最好現在就進行捐贈。

所以,按照巴菲特的這種理論,在過去很多年裏,他很少進行慈善捐贈,因為他顯然比大多數人更懂得賺錢的辦法。但是,妻子蘇珊的去世,讓巴菲特改變了想法。

原來,蘇珊一直希望巴菲特把手裏的財富回饋社會,巴菲特原計劃他死後由蘇珊負責這筆慈善基金。

巴菲特曾經說過:“蘇珊比我小兩歲,一般來說,女性通常比男性長壽。她和我一直都認為,她會繼承我公司的股份,並看到我們的財富對社會作出的貢獻。我們都覺得,財富應該回到社會上。”

當然,子女對財產的繼承觀念也會影響一個富翁對慈善事業的支撐力度。在這方麵,巴菲特也有自己的看法,他很早就提出自己子女將繼承他財產的一部分,比例並不會太高。

很明顯,這與巴菲特過去一再表示,不願意讓大量財富代代相傳的想法,是相當一致的。巴菲特曾表示:“我想給子女的,是足以讓他們能夠一展抱負,而不是多到讓他們最後一事無成。”

因此,自2000年開始,巴菲特就通過線上拍賣的方式,為基金會募款。而大規模地捐獻自己的財富,巴菲特無疑希望由妻子蘇珊來完成。

然而,不幸的是2004年蘇珊過早地去世了。巴菲特終於決定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就捐出大部分的財產。

2006年,巴菲特的一項捐款活動,一舉震驚了世界。

2006年6月16日,就在巴菲特宣布捐贈的10天前,比爾·蓋茨就宣布,在今後兩年的時間內逐步淡出微軟的管理工作,將更多精力和時間投入到蓋茨慈善基金會的工作上,致力於全球健康以及教育工作。

為此,蓋茨夫婦已為他們的基金會捐贈近300億美元,用於貧困國家的衛生和教育事業。蓋茨進入慈善事業無疑為巴菲特的巨額慈善投資找到了好的方向。

10天之後的6月26日,75歲的美國投資家巴菲特在紐約公共圖書館簽署捐款意向書,正式決定向5個慈善基金會捐出其所持有的財富: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股票的85%,按照當時市值計算,這筆捐贈約合375億美元。

從那時開始,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股份將逐漸轉移到比爾·蓋茨夫婦所建立的蓋茨基金會等5個慈善基金會。這筆捐款創造了世界紀錄,也震動了美國和全世界。

麵對各界的熱議,巴菲特這樣評價自己的義舉:“我不是財富王國的熱衷者,特別是當世界上60億人還比我們窮得多的時候。”

曾有一位意大利的記者給了巴菲特另一個提議:“為什麼不把這筆財富捐給美國政府?”

巴菲特說:“你可以選擇把財產留給政府,或者通過慈善機構幫助他人。我認為,蓋茨基金會從這筆財富中產生出來的益處要大於我把它交給美國財政部。”

375億美元,相當於3000億元人民幣,這筆巨額財富巴菲特沒有留給子孫後代,而是把它投向了一項更為高尚的事業,就是戰勝第三世界國家的貧窮和疾病。

除此之外,巴菲特也對以其妻子命名的蘇珊·湯姆森·巴菲特基金會捐贈了市值幾十億美元的股票。該基金會主要致力於生殖健康、計劃生育、支持墮胎權利以及防治核擴散,這也是巴菲特本人非常關注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