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蘋果公司贏得了與微軟公司的官司,它同樣會起訴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的PM軟件。PM軟件與視窗完全相同,這同樣是蘋果公司難以容忍的。隻是,在當前形勢下,蘋果公司與國際商用機器公司聯合起來仍然是有利的。

備忘錄發表後不到半個月,在美國國慶節前一天,兩家公司正式結盟。他們達成一項協議,在廣泛的領域內共同享有彼此的技術。協議的有效期定為7年。

這是一個意料之中卻又有些出乎意料的結果。人們普遍認為,這種過去難以想象的事情,完全是由於微軟公司日益強大造成的。人們把國際商用機器公司與蘋果公司的結盟稱為“反微軟公司聯盟”。

兩家公司把結盟儀式搞得轟轟烈烈。儀式在舊金山舉行,邀請了500多人參加。在這個儀式上,除簽署彼此共享技術成果的協議外,還聲言他們將與著名的摩托羅拉公司合作,開發個人計算機RISC芯片,以用於國際商用機器公司和蘋果公司的個人計算機。

真正引起轟動的新聞還是國際商用機器公司和蘋果公司將注冊兩個聯營公司。其中一個公司取名塔利根特,它的使命是以蘋果公司以前開發的平克項目作為基礎,研製出更為先進的操作係統。另一個公司起名卡雷達,它的任務則是研製一種個人多媒體計算機,把聲像、文本、影像融為一體。

比爾對這兩家的結盟卻反應淡漠,沒有表現出什麼憂慮。他在一次業務研討會上說:“對於整個產業來說,蘋果與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結盟可以說是一件好事,甚至是很好的事情,因為我們這個行業需要更多的合作,以便產生更好的成果。”

有記者問他:“你不擔心他們結盟對微軟公司的影響嗎?”

比爾笑著說:“這可算得上是一件好事:它們合二為一,我們因此少了一個競爭對手。”

競爭促生微軟視窗

不過,蘋果公司和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的結盟,還是讓比爾·蓋茨在心中感到了很大的壓力。

一天,鮑默爾告訴比爾:“據我們了解到的情況,蘋果公司和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結盟之後,他們已經把多媒體提上了日程。”

“這並未讓我感到吃驚,因為我已經想到了他們和我們現在一樣也會搞多媒體。所以,我們的開發和研製工作必須爭分奪秒。誰控製了多媒體電腦,就可以通過全球上億台個人電腦實行軟件控製。”

微軟公司與“反微軟公司聯盟”關於多媒體的新一輪競爭開始了。

多媒體緣於許多年前早已過時的幻燈機。那時,有人以多部幻燈機聯動的方式讓靜止的畫麵活動起來,再使用錄音機將聲音插入使音畫同時出現。用今天的眼光來看,這實在算不上什麼多媒體。不過今天的多媒體設計思想,確實是從這種古老的原始裝置中產生出來的。

人們在社會交往中表達和傳輸信息的形式被稱作媒體。現代社會人們采用的媒體形式,主要有文字、聲音、圖形、圖像以及活動圖像等。

人們在利用多媒體時,存在一個人機關係問題,即所謂人機界麵問題。直至今天,大多數人機界麵並不友好,這使許多人對計算機望而生畏。

電腦具有非凡的記憶能力和計算能力,但起初在接受和處理幾種媒體方麵顯得笨拙不堪。人們可以用文字同電腦對話,但是對人類使用的圖形、聲音、圖像等媒體,電腦卻無能為力,變成了瞎子和聾子。

讓電腦能處理聲音和圖像,是多媒體發展中的一個關鍵性問題,也是一個極為複雜的超級難題。

微軟公司當初開發的視窗30版本已經具有多媒體的功能。在視窗30的平台上,可以很方便地搭載多媒體擴展係統,組成一個功能多樣的多媒體視窗。它可以通過新的接口與音響、錄像機、攝像機和光盤等設備聯結起來,實現多媒體的功能。

而蘋果公司20世紀80年代推出的麥金托什計算機,實際上就是多媒體計算機的雛形。麥金托什計算機具有極為卓越的性能,它采用了摩托羅拉公司的68000型32位微處理器,速度達到了每秒2Mips,遠遠超過了當時流行的小型機VAX11/70,而它的價格隻是小型機的零頭。

麥金托什計算機最為突出的特色還在於它的圖形處理係統,實際上可以說整個麥金托什係統都是圍繞圖形處理來設計的,它甚至可以將文字也當作特殊圖形來處理。

麥金托什計算機的多功能特征不僅表現在它的圖形至上的設計上,它還能非常出色地處理聲音係統,可以用它來作曲,自動控製電聲樂隊,做音樂教學和語言研究等。

然而,微軟公司還是搶先了一步,在1991年3月公布了靜止圖像壓縮標準不久,又公布了活動圖像壓縮標準。

至1991年年底,多媒體將比爾推上了世界級電腦權威的寶座。

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比爾就對信息高速公路的前景看得一清二楚。在蘋果公司與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結盟後,巨大的壓力使比爾加快了對多媒體和信息高速公路的開發。

比爾並沒有因為多媒體開發有了突破而高枕無憂。他已清楚地看到,未來社會不僅需要多媒體,更是個信息高速公路的時代。馬不停蹄地向信息高速公路進軍,是他的當務之急。

信息高速公路是以信息交流為目的的基礎設施,它需要建立一個全國性的信息網絡,將各個大學、科研機構、企事業部門乃至普通家庭連接起來。它像一個高度發達的公路網那樣四通八達,使信息的交流傳輸快捷準確、方便自如。這種設施全麵地包容了未來信息時代的內涵,因此被人們普遍接受。

信息高速公路一旦建成,將融合現有計算機網絡服務、電話和有線電視的功能,為全社會各部門服務。它使用廣泛,在諸如工業、技術、教育、文化、衛生、金融、商業、娛樂、運動等行業都會大有作為。

人們可以通過信息高速公路,在任何地方與他的親朋好友交談,可以看到圖書館裏最新的圖書資料,可以查詢商場中所有商品的價格和有關情況。

人們可以坐在家裏接受教育,獲得需要的知識,在家裏辦公,在家裏得到保健服務和其他服務。學生可以選擇最好的學校、最好的教師和最感興趣的課程,而不需要考慮地理距離、財力和因健康原因而造成的行動不便。家長可以很方便地同教師和學校聯係,了解學生的學習和表現情況。

人們可以足不出戶,在家中欣賞最新出品的電影,聽最喜愛的歌曲和音樂,閱讀最喜歡的文學作品,看最感興趣的文娛節目。

各個廠商可以通過信息高速公路從世界各地獲得訂貨單,而且附有所需產品的詳細說明,製造廠根據這些說明製造出合乎規格的產品。世界各地的股票投資者可以及時獲取全球的證券行情和行情分析,從而據此選擇新的投資行動。

正是因為信息高速公路具有如此重要的功能,它已被世人包括各國政府看作必須盡先擁有的工具。各國政府甚至把利用信息高速公路視為爭奪世界先進地位不可缺少的步驟。而對於這個技術本身,被認為是全球範圍大規模普及電話之後的又一次信息革命。

很快,在全世界已有不少國家開始規劃全國性乃至全球性的高速信息網絡,比如美國、歐洲、日本、韓國、新加坡及南美洲的一些國家。

還在20世紀90年代之初,比爾就對這樣的前景看得一清二楚。他在此之前幹的一切事業僅僅算是一個前奏,一個熱身運動,一場準備工作,真正要幹的事情還在後麵。

所以,他那份充滿憂患意識的備忘錄處處提到坎坷和危機,處處設想困難和艱險,也處處表露出雄心壯誌和非凡勇氣。而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的備忘錄,以及由這份備忘錄引出的與蘋果公司的結盟,更加快了比爾對多媒體和信息高速公路的開發行動,成為他的新事業的催化劑。

比爾早已預見到並且也為後來的事實證明,隨著多媒體和信息高速公路的開發與投入使用,整個社會將發生深刻變化,而且也將導致一些新的問題出現。如果順利地解決好這些問題,社會結構又將向前大大邁進一步。

個人計算機問世之初,電腦隻對個人或少數人起作用。一台初級電腦可以讓一名高中學生在一周之內完成前30年中全世界的數學家都難以完成的工作,後來的電腦則可以使這些工作在幾分鍾之內完成。

現在,一名高中學生可以用電腦出版發行一份雜誌,繪製出複雜的圖像,很快寫出鴻篇巨製,還可以在頃刻之間給上百萬個朋友發出電子郵件,甚至可以逼真地模擬F-16戰鬥機進行空戰演習。計算機也一直被看作領導者加強權力的一種力量,少數人可以通過計算機掌握千百萬人的檔案,可以監督他們的各種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