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10
堅不可摧的微軟帝國
國際商用機器公司個人計算機慢慢失去市場的主導地位,被別的公司低價搶占。
這使比爾麵臨一次選擇:一是繼續與國際商用機器公司合作,在國際商用機器公司中占據一定的權益,處於被國際商用機器公司拖著走的從屬地位;二是獨自提出一個新的操作係統標準,與國際商用機器公司脫鉤。
如果與國際商用機器公司分手,就意味著失去一個夥伴,多了一個競爭對手;但要是不分手,又勢必影響到自己公司的發展。比爾決定不動聲色,先全力開始開發圖形界麵操作係統。經過艱苦努力,終於設計出自己的圖形界麵操作係統——視窗30版。
視窗30版本的問世,標誌著微軟公司在產業開發上與國際商用機器公司正式脫鉤,發展成為獨立研製圖形界麵操作係統的機構,也使電腦及其兼容機在性能上從此跨入一個新的時代。
1990年5月22日,6000多人聚集到紐約市戲劇中心,慶祝視窗30版問世。
微軟公司通過衛星把慶祝大會的實況發往美國7個城市的分會場。同一時間,在世界12個大都市也舉行了隆重的產品發布會。僅僅這一天,比爾花出的宣傳費、廣告費、演示費、贈送試用版等全部費用總計達到1000萬美元。
比爾穿上筆挺的西服,由母親陪同,出席盛況空前的慶祝大會。全世界都聽見了他的聲音:“視窗30版將重新確定‘個人’在個人電腦中的地位,這是比DOS還要好的DOS!”
各界迅速做出熱烈的反應。《今日美國》說:這是有史以來最讓人渴望的產品!
得克薩斯軟件公司總裁、視窗的支持者格雷遜評論道:假如你認為在這幾年中高科技產品已經極大地改變了世界,改變了人類的生活,你並沒有看錯;但真正的改變,是從今天才開始的。
視窗30版本震動了全世界,並且非常暢銷,以每月10萬套以上的速度在全球發行。至1992年新版31推出之前,其銷售總量已達700萬套創紀錄數字。
微軟公司的巨大成功使蘋果公司和其他一些公司受到沉重的打擊。蘋果公司決定用法律的武器,反擊微軟公司,它要指控微軟公司對同行業的產品進行排擠和侵權。
比爾·蓋茨判定蘋果公司會利用法律向他反擊,可他沒想到先把他告上法庭的卻是西雅圖計算機公司。
在一次開庭審理時,西雅圖計算機公司老板布洛克的律師凱利竟然把一隻狗帶上法庭。
他把狗放到被告席前,而被告席上坐著的正是比爾·蓋茨。
凱利大聲說:“先生們,你們可能覺得奇怪,甚至不理解我為什麼把一隻狗帶到了法庭上。我可以告訴你們,今天審理的是關於計算機的案子,同時也是一宗關於狗的案子。”
比爾·蓋茨好像已經猜出凱利律師要說什麼了。
凱利說:“這隻狗叫斯帕德,是原告西雅圖計算機公司老板布洛克先生的。有一天,比爾·蓋茨先生找到布洛克先生,他說對馴狗很在行,肯定能使這隻狗成為一名冠軍,還許諾分一些獎金給布洛克先生,於是就牽走了這隻狗。不要忘記,這隻狗本來是布洛克先生的,正如DOS操作係統一樣。我想,先生們應該明白我的意思了。”
原來事情是這樣的。1981年,西雅圖計算機公司的老板布洛克以50000美元的價格,把本公司的DOS操作係統轉讓給微軟公司,使微軟公司使用這種操作係統盡快攀上大樹,與國際商用機器公司合作成功。
微軟公司得知一家外國公司要從DOS操作係統發明人帕特森手裏購買銷售許可權時,比爾·蓋茨用100萬美元從帕特森手裏收回了這項權利,還把帕特森留在微軟公司工作。
不過,作為西雅圖計算機公司老板的布洛克,也擁有這種操作係統的許可權,他不同意比爾·蓋茨收回許可權的價格,堅持索要50萬美元,於是把微軟公司告上法庭。
這好比布洛克的狗被比爾·蓋茨牽去奪了冠軍,他要從比爾·蓋茨手裏多要一些獎金。
這次審理,雙方律師辯論之後,陪審團開始討論。布洛克知道,在12名陪審員中,必須有10名以上表示同意,他才能得到巨額索賠。
比爾·蓋茨卻顯得很鎮靜,盡管賠償的價碼以每兩小時上漲10萬美元的速度遞增,可他絲毫不為所動。最終,法庭判決微軟公司以為數不多的錢,收回布洛克手裏的DOS的許可權。
凱利立即到交易所,一下子買了一大筆微軟公司的股票。他對朋友說:“我通過這宗案子,真正認識了比爾·蓋茨!”
再說蘋果公司指控微軟公司的視窗軟件對它的圖形用戶界麵構成排擠和侵權。如果蘋果公司一旦打贏官司,不僅微軟公司將前功盡棄,而且意味著幾十億美元的市場份額也將化為烏有。
在微軟公司與蘋果公司的糾紛中,不斷有新的對手加入蘋果公司的行列,向微軟公司發難。
1991年初,比爾對鮑默爾說:
我要搞一份備忘錄。盡管現在我們處在軟件市場的良好發展狀態,成績也不錯,可是我們要想到公司未來的處境,要看到未來的發展和風險。我認為這樣很有必要。
電腦技術飛速發展,稍有疏忽,就有可能被別人趕上,甚至超過。而且,我們要知道,在網絡通信等方麵還遠遠落後於Novell公司,更有那些善於攻占市場份額的軟件開發商,正對我們進行圍堵。
在備忘錄中,我要著重談一下與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的關係問題。
比爾·蓋茨向公司的主要董事們分發了一份公司發展備忘錄。這份備忘錄,在曆數公司業務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時,也詳盡地分析了公司在各個領域中麵臨的壓力與危機。
這份備忘錄公布之後,一些不明事理的人開始產生恐懼心理,認為別的競爭對手真的要趕上來了,便開始大量拋售微軟公司股票。
微軟公司股票在拋出最多時,一天之內下降了8美元。比爾·蓋茨個人在一天之內就損失了315億美元的票麵價值。
這時,國際商用機器公司董事局主席阿克爾斯也發表了他的備忘錄,是一份緣於敗績的備忘錄。
阿克爾斯在他的備忘錄中提出了國際商用機器公司與蘋果公司結盟,很快得到蘋果公司的響應。
阿克爾斯在他的備忘錄中毫不掩飾地承認,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目前正處於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自1984年以來,公司的銷售額首次連續兩年呈現下降趨勢。國際商用機器公司一度在股市上遙遙領先的地位現在已岌岌可危。他認為,現在該是公司大力進行整頓的時候了。
阿克爾斯憂心忡忡地指出:“我們正在失去市場占有率,我們正在走向衰退。”他同時指責造成這種嚴重後果的原因說:“我們的工作缺乏足夠的緊張態度,人人都自得其樂,而根本無視商務上的困境。”
在全美掀起個人計算機熱潮的時候,國際商用機器公司幾乎占領了一半的市場,而現在的情況是,這個市場占有率已下降到差不多隻有20%。嚴酷的現實迫使國際商用機器公司改變思路,打破陳規,從根本布局上改變現狀,以應付狡詐的對手——比爾·蓋茨和他的微軟公司。
阿克爾斯提出的方案,在前兩年是不可思議的。那就是,要同他們過去曾經廝殺得不可開交的對手蘋果公司聯合起來,共同對敵。
因為無論是國際商用機器公司還是蘋果公司,現在都麵臨共同的來自微軟公司的壓力。過去,微軟公司的年營業額隻及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的1/10,現在,市場已經在微軟公司的主導之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和蘋果公司兩家公司所占的份額則分別下降了70%和50%。而且,微軟公司產品的利潤率比這兩家公司都更高。在共同利益的驅動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和蘋果公司互相聯合,一致對敵,乃是大勢所趨,隻能如此。
阿克爾斯在這份備忘錄中為國際商用機器公司指出了唯一的出路,盡管多少帶有苦澀和迫不得已的意味。
在與蘋果公司結盟這件事上,國際商用機器公司並不是全無保留的。電腦界不少人士認為,蘋果公司隻是因為與微軟公司的官司才采取聯合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的策略,它與國際商用機器公司有著類似與微軟公司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