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公司字處理”問世之後,立刻得到許多用戶的喜愛和接受。盡管這樣,“微軟公司字處理”在1984年暢銷軟件排行榜上還沒進入前10名,名列前茅的仍然是“文字之星”。比爾決定對“微軟公司字處理”再做改進,壓不過“文字之星”決不罷休。
1985年初,“微軟公司字處理”做出較大改進的20版麵世。它能驅動惠普公司的噴墨打印機,卻仍沒有解決前兩個版本中存在的問題。
這時,雖然“微軟公司字處理”沒有壓過“文字之星”,也已經穩步地在市場上占據了一席之地。
“微軟公司字處理”和“文字之星”經過激烈的比拚,終於逐漸占了上風,在市場上牢牢地站穩了腳跟。
在與微處理公司的比拚中占了上風之後,比爾又把目光投向了蓮花公司。對於和蓮花公司的較量,比爾·蓋茨極為慎重。
早在1981年9月,比爾就決定開發一個軟件,一舉摧毀蓮花1-2-3軟件的致命威脅。沒想到在“開戰”前,保羅因患癌症離開了微軟公司。比爾隻好多次親自參與實施。他參與實施開發的這個軟件,就是最後定名的視窗。
所謂視窗,就是把MS-DOS複雜煩瑣的以字符為基礎的操作,改為簡明的以直觀的圖形界麵為基礎的操作。
比爾打算在MS-DOS和各應用軟件之間,增加一個記錄有顯示器和打印機型號的接口管理軟件,各應用軟件就可以不必直接同操作係統打交道,而隻需通過接口管理軟件設置顯示器和打印機。所有的應用軟件都在統一的接口下運行,這樣使用者將感到非常方便省事。這不僅是他一個人的構想,也是其他許多公司夢寐以求的目標。
可惜無數人在經過多年的嚐試之後,都無一成功。比爾知道,要使自己在軟件市場上技壓群雄,立於不敗之地,必須在這個構想上有所突破。
他為這個軟件的編製人員提出了一些具體的要求,其中包括必須使用圖像模式、下拉式菜單及對話框、屏幕上可見即可打印出等。這個軟件後來被定名為“微軟視窗”。
1983年1月,在一次個人計算機會議上,比爾向與會者暗示了微軟公司正在開發這種軟件。
然而,盡管微軟公司的研究人員全力苦幹,這項艱巨的創新工作仍然進展甚微。
這並非是微軟公司的研究人員無能,因為開發新的視窗軟件實在太難了。
當時的個人計算機的內存隻有256K,而視窗需要的內存卻遠遠大於這個數字。而在這個時期,其他許多公司也都產生了同微軟公司一樣的構想,正在加緊開發類似的軟件。
10月的一天,鮑默爾闖進了比爾的辦公室,一臉沮喪,說:“糟透了!比爾,我們遇到麻煩了。”
比爾放下手裏的一份文件,沒吭聲。
鮑默爾接著說:“我得到一些信息,有一家公司昨天突然宣布開發的一種類似視窗的軟件已經投放市場,最初的30000套訂貨正陸續送到用戶手中。”
他把雙手按在桌子上,又說:“還有另外一家新的軟件公司也在最近推出一種名叫DESQ的軟件,其功能形式也與視窗相似。”
他加重了語氣說:“你知道的,在此前,市場上已經有一個視窗類的軟件在廣泛流行了。所以,我擔心,我們的視窗就算搞出來,也怕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比爾一邊踱著步,一邊慢慢地說:“視窗非搞出來不可。不要管別人怎麼張揚,我們要照幹不誤。”
鮑默爾說:“可我們已經竭盡全力正在拚命幹!”
比爾又慢慢坐回椅子,搖晃著,思索著。
“史蒂夫,我看我們有必要鋌而走險了。是的,我們也來一個虛張聲勢!”
“你想怎麼幹?”
“開個新聞發布會,宣布視窗年底推出。”
“你真的有把握嗎?”
“我們也不是第一次冒險了。”
11月10日,微軟公司在紐約舉行了一次盛大的新聞發布會,宣布“包容DOS的圖形接口”“微軟視窗”將在年底推出,而且斷言一年之後,9%以上使用MS-DOS的計算機都能夠使用視窗。比爾的這一舉動果真讓所有的競爭對手吃了一驚。
在新聞發布會後,微軟公司的“微軟視窗”開始成為人們關注和期待的焦點。然而,微軟公司卻一再失信:將視窗交貨時間從1983年年底推遲至1984年第一季度;又從1984年的2月推遲到5月;再從1984年5月推遲至8月。
比爾急得坐立不安。視窗遲遲不能問世,他本人和公司的信譽已經受到了影響。微軟公司許諾的8月很快到了,可比爾仍然拿不出他的“微軟視窗”。
好事的新聞記者紛紛來對他追蹤質詢。於是,傳媒給“微軟視窗”取了個令人難堪的綽號——“泡沫軟件”,以挖苦微軟公司在許諾上的膽大妄為。
比爾並不管新聞界怎麼聒噪,他靜下心,沉住氣,冷靜地進行思考。他終於悟出了一個道理:行政管理是自己的弱項,必須尋求一位合適的總裁,才能有助“微軟視窗”的開發工作。
於是,他決定退居董事長之職,由剛聘用不久的瓊·謝利出任第二任總裁。瓊·謝利走馬上任之後,對視窗開發工作的各個環節做了一次深入細致的調查,終於找到了問題的關鍵。
原來,這項開發工作之所以進展遲緩,除了技術難關之外,主要問題還在於管理和組織上的混亂無序。謝利把研製組的工作重新調整布置之後,微軟公司最後許諾的8月份早已過去了。
至10月,微軟公司隻好再次宣布視窗軟件的上市日期為1985年6月。麵臨如此尷尬的處境,比爾索性什麼也不說。反正新聞界什麼難聽的話都說,那就由他們說個夠!他要用成功的事實來挽回影響。
視窗軟件設計和程序調試人員已增加至30人。程序員們的工作幾乎已達到瘋狂的狀態,他們全力以赴,不分白天黑夜地幹。一位做測試工作的程序員把睡袋搬進了實驗室,整整一個月足不出戶。
有一天早晨,比爾審核已經編完的軟件時,突然發現一處差錯。他猛一拍桌子,跳起來大聲喊:“鮑默爾!鮑默爾在哪?”“來了!來了!”鮑默爾手裏端著吃早餐的盤子答應著跑來見比爾。他聽出比爾火山爆發般的怒氣。
比爾指著電腦,生氣地說:“你還吃得下飯嗎?你認為這個軟件已經完美無缺了嗎?不!我告訴你,它出現了差錯!我警告你,年底前完不成任務,交不出貨,我們公司要垮掉,你們也得卷鋪蓋滾蛋!”
鮑默爾從未見過比爾發這麼大的火,急忙放下早餐,去叫醒剛睡下的程序員,說:“比爾發火了,他發現了軟件中的錯誤。我們必須再次進行檢測,不能出任何一點差錯,否則我們都會被他炒了魷魚。”
緊張而縝密的工作使視窗開發取得了傑出的成果,視窗小組的天才設計思想在這套軟件中得到了完美體現。人們事後對視窗軟件開發的時間進行了統計,一共花去了11萬個工時。
在1985年5月的春季計算機展銷會上,比爾展出了他演示的視窗軟件,向成千上萬的用戶表演了用鼠標和鍵盤打開或關閉“窗口”的效果。
比爾還當場宣布,視窗10版軟件標價僅為95美元。11月,視窗軟件正式上市。11月21日,微軟公司舉行氣氛熱烈的盛大慶祝會。許多挖苦諷刺過比爾和微軟公司的記者也應邀到場。有趣的是,那個稱“微軟視窗”為“泡沫軟件”的《信息世界》雜誌,向比爾頒發了“金泡沫軟件獎”。開始財富神話
比爾的個人計算機品質,在國際上處於前列,這使它自然而然地流向世界各國。至1986年,微軟公司大約超過1/3的收入來自國外銷售。微軟公司的規模空前擴大,名氣遠揚世界。
“比爾,我們趕快將微軟公司股票上市吧!”微軟公司總裁謝利開始不停地催促比爾。“為什麼那麼著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