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14
果斷提拔弗雷德繼任
1966年,由於哈裏的離開,也有一些優秀的“哈裏派”人才隨之辭職了。公司內部也有好多人對公司的前途表示擔憂,一時間人心動蕩。
克洛克感到了巨大的壓力。他失去的不僅僅是一個生意上的夥伴,更是許多多年共同奮鬥的朋友。
克洛克那一段時間身心俱疲,他感覺精力也大不如從前了。有一天,他對著鏡子看著對麵的自己:那已經是一個雙鬢斑白的老人了!隻是他那一雙眼睛仍舊閃著堅毅而頑強的光芒。
克洛克自言自語說:“現在,確實需要有一個更年輕、更有魄力的人來幫幫我,重新支撐起麥當勞的天空。”
想到年輕人,克洛克最看重的是弗雷德,而他最擔心的人也是弗雷德。弗雷德一直對自己在“三駕馬車”中的作用感到極不愉快,這從他的表情中可以看得出來。
克洛克早就對弗雷德許過願,答應給他最高的職位。因此,在正式宣布哈裏辭職的事以前,就把弗雷德請到餐廳吃晚飯。
吃飯的時候,克洛克對弗雷德說:“弗雷德,我知道你近來不愉快,我知道你在工作中感到失意。但我想告訴你一些完全可靠的情況,哈裏已經辭職。我將接替他的位置,準備做些修補和調整的工作。這需要一年的時間。一年後,我將讓你出任麥當勞的總裁。”
克洛克希望看到弗雷德對此表示滿意的表情。
但是,弗雷德卻臉色陰沉,眼中充滿怒氣。接著他用拳頭猛擊桌子,上麵的銀器亂跳,周圍的客人驚恐地看著他。
弗雷德氣憤地問道:“如果你知道公司內部已經存在的嚴峻情況,你為何不早想辦法來解決它?”
克洛克就像麵對著自己不太聽話的孩子一樣,對弗雷德說:“你冷靜一點,有一天你會自己想通這件事的。”
弗雷德一會兒就恢複了常態,他說:“我對解決哈裏的問題和對給我的當總裁的許諾同樣感到高興。”
克洛克終於鬆了一口氣。
哈裏辭職後有幾個執行總裁離開了公司。克洛克一直擔心這會在金融界產生對麥當勞公司的信任危機,但幸好這一切並沒有發生。
迪克·博伊蘭接替了哈裏,繼續為公司同銀行家和金融分析家打交道,因為他過去就一直與這些人打過交道。哈裏過去是提出設想,然後讓迪克去做具體工作。因此,麥當勞在這方麵沒有遇到什麼問題。
辦公室裏一些愛傳小道消息的人把迪克歸在哈裏派,並認為不是在哈裏離開公司後,就是在他當不上總裁時也會辭職。
但克洛克知道事情不會像他們想象的那樣,而且他也決不會任命一個在經營方麵沒有雄厚基礎的人當麥當勞的總裁。於是,克洛克把首席財政官的職位給了迪克,而迪克也確實幹出了成績。
1968年年初,克洛克感覺不能再猶豫了,在一切就緒的情況下,任命了弗雷德·特納為公司的執行總裁兼總經理,接替哈裏原來的職務。
弗雷德雖然是臨危受命,但在接受任命時卻一步也沒有停頓。作為總經理和執行總裁,他努力地實現克洛克開始的計劃,並在執行中加上了一些他自己的重要特點。
弗雷德的魄力和做法與當年的克洛克十分相似,他大刀闊斧,銳意改革,不到一年就把公司整頓成了一個團結、能幹的集體;全國各地規劃的新店都開始建設,積極開拓海外市場,銷售額更上一層樓……
克洛克驚喜地發現,在弗雷德的領導下,公司不但沒有在哈裏走了之後繼續低落下去,反而更有了一種新的勃勃生機!
克洛克沒有兒子,但從某種意義上說,他把年輕的弗雷德看作假想中的兒子,而且弗雷德具有克洛克所希望的追求事業的欲望和才能。因此,克洛克經常欣慰地說:“我事實上有一個兒子,他的名字叫弗雷德·特納。”
弗雷德從來沒有讓克洛克失望過。接下來的5年中,公司的迅速發展應歸功於弗雷德的計劃和智慧,歸功於埃德·斯密特和弗雷德總裁班子裏其他人的努力。
作為一個開拓者,弗雷德努力為麥當勞重新占領了加拿大市場。哈裏在離開公司前不久做成一筆交易,把加拿大西部的絕大部分專營權給了一個叫喬治·蒂德博爾的人,安大略地區的專營權給了喬治·科杭。科杭曾是芝加哥的一個律師,是一個想得到麥當勞的許可證的客戶介紹給克洛克的。
科杭到加州來找克洛克談那個客戶的事情,克洛克對他印象很好。在一番交談之後,克洛克對他說:“孩子,我可以給你的最好的建議是離開法律界,到麥當勞公司來。我認為你具備了應有的條件。”
結果,科杭的客戶沒有加入麥當勞,而他卻加入了。弗雷德也很看重科杭,但他並不想讓科杭得到整個安大略地區。弗雷德認為加拿大市場與美國市場差不多,但競爭遠不如美國市場。因此,他準備把那個廣大地區的專營權買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