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18(2 / 3)

4年前,王永慶有一次出國,由於國外空氣幹冷,小女兒王瑞華建議父親帶一些保養品。他就打電話到台化化妝品事業部問是否有適合的產品。

當時台塑協理楊昆烈拿了一個不起眼的瓶子,裏麵裝滿台化開發的保濕營養凝膠,拿給王永慶隨身攜帶。沒想到,王永慶使用後覺得非常滿意,一擦就是4年,至今仍在使用。

勤儉節約的富豪

王永慶雖然很有錢,但是他一點兒也不浪費,就連喝咖啡也非常講究節約。王永慶把奶粉倒入咖啡後,一定會將殘留在盒子中的奶粉涮出來再倒入咖啡,才慢慢地享受。

王永慶鍛煉身體時使用的一條毛巾用了幾十年也舍不得扔掉,毛巾都磨損得快沒毛了,他還堅持使用。

王永慶因為鍛煉,身體變瘦了之後,很多衣服都穿不了了。他舍不得讓裁縫做新的衣服,隻從櫃子裏拿出原來穿著肥大的衣服褲子說:“把這些衣服拿去改一改,按照我現在的尺寸能穿就可以了。這些衣服、褲子雖然舊是舊了些,但是還沒有破損,扔了可惜,可以修改了繼續穿。”年譜

1917年1月18日,出生在台北縣新店,父親是茶農王長庚。

1923年,6歲那年開始讀小學,每天徒步往返20千米。

1932年,15歲的時候被父親送到嘉義的米店當學徒。

1933年,向父親借200元舊台幣,正式創業。

1941年, 日本在侵占的台灣實施稻米配給製,王永慶米店因稻米不足關門。

1942年,結束賣米的生意,在新店老家購買50畝土地,成為一位小地主。

1943年,轉向木材生意發展,從中賺進5000萬元舊台幣。

1945年,大弟弟因肺病在嘉義去世,年僅26歲。

1946年,木材生意成功,積蓄高達5000萬舊台幣,成為小資本家。

1954年,重新建立碾米廠,同時又成立福懋塑料公司,後更名為台灣塑料公司,簡稱台塑,生產PVC。

1957年,將公司更名為台灣塑膠股份有限公司,在高雄設廠投產。

1958年,成立南亞塑料公司,直接作為台塑產品的下遊加工與銷售業者。

1959年,成立新東塑膠公司,闖蕩香港,認識美國商人卡林。

1960年,台塑每月總產量增加到1200噸,並開始外銷。

1961年 8月8日,父親王長庚去世,享年74歲。

1962年,成立新茂木業股份有限公司。

1963年,投資15億台幣,設立明誌工業專科學校。

1964年,投資4億台幣,設立台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同年7月27日台塑股票上市。

1967年11月1日,南亞公司股票上市。

1968年12月9日,台塑公司高雄廠發生火災,損傷慘重。

1972年3月17日,台塑公司向台灣當局經濟部提出承包聚氯乙烯公司。

1973年,出版《談經營管理》一書,在集團內發行,消息傳出後,其他企業競相搶購。

1974年6月30日,台塑股價下跌,王永慶退給承銷商4000萬新台幣,開創股市紀錄。

1975年1月9日,獲得美國聖若望大學授予的榮譽博士。

1976年,為了紀念父親王長庚,捐款20億台幣,設立長庚紀念醫院。

1978年,台塑的營收業績創下10億美元新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