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12(1 / 3)

章節12

企業運動會的多元效應

20世紀80年代,曾經有一句非常流行的時髦用語叫作:“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這句話雖然很簡短,卻非常精辟!它告訴企業的經營者們一個真理:抓住時間,就等於擁有了錢;提高效率,就等於延長了企業的生命。

我們都知道,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任何製度的實施,任何目標的達成都要通過人的努力去實現。所以企業一定要提高員工的自身素質。其中比較重要的就是“身體上的素質”。因為有一句話說得好:“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為了提高員工的身體素質,激勵員工奮發向上、團結合作。台塑集團也想盡了辦法,在這些辦法中,比較好的就是召開企業運動會。

當今世界上,有多種多樣的運動會,諸如:東亞運動會、亞洲運動會、西亞運動會、奧運會等,舉不勝舉。而且,這個時代,人們越來越崇尚運動,大大小小的運動會非常普及,大至整個世界,一個洲,一個國家,小至一個學校,一個單位,都會定期舉辦自己的運動會。

運動會除了相互競爭,比試體力、技巧和毅力,推廣體育運動之外,其精神方麵的作用更為巨大。

運動會可以增進相互的友誼。“友誼第一,比賽第二。”這是公認的宗旨。世界人民就是通過奧運會緊密地聯係在一起的。在每4年一度的奧運盛會上,五大洲的人民聚集在一起,通過競爭和比賽交流,促進了相互之間的了解,有效地維護了世界的和平和穩定。

王永慶就看中了運動會的這種精神。台塑關係企業每年要用數萬元的企業公用資金舉行一次大規模的企業運動會,正像王永慶每做一件事都要創造出多元效應一樣,台塑的運動會妙用更多。

首先,在時間的選擇上,王永慶獨具匠心。台塑運動會的召開時期選在每年的青年節前後,主要鼓勵台塑人永遠有青年人那樣的蓬勃的朝氣和旺盛的精力,永遠像年輕人那樣富有進取心!

吉祥物的選擇,台塑更是別出心裁,台塑運動會特別選定台灣特有的珍禽——“帝雉”作為吉祥物。

這個吉祥標誌是:一隻展翅翱翔的“帝雉”,拿著一個象征勝利的火炬,向前飛去。

吉祥物的深刻含義是:年輕的台塑企業,在追根究底和腳踏實地精神的指引下不斷地向前邁進,其奮進的腳步,生生不息,永無休止。

在運動項目的選擇上,除了一般的田徑項目以外,有兩項特別引人注目,意義深遠:

一項是王永慶帶領台塑企業的高級主管和外賓進行的5000米賽跑,另一項是趣味競賽項目。

作為台塑的領頭人,王永慶和他的主管們不僅在精神上麵臨巨大的壓力,而且在身體上麵臨嚴峻的考驗。王永慶深知台塑這份擔子有多重。為了使自己不被壓垮,他每天從自己少得可憐的休息時間裏抽出一小時進行體育鍛煉。

對於主管們,王永慶也一樣要求他們有健康的體魄和旺盛的精力。因而在他們中間大力提倡和推廣慢跑這項有益身心的運動。

因此,在台塑運動會上,王永慶要親自點兵,被點到的主管要和他一起跑完5000米。這漫長的5000米,對年青人來說算不了什麼,但對於年過半百的老人,就是一項體力和耐力的巨大挑戰。

王永慶為什麼要這樣做?究其原因,除了要對主管們的體力和耐力進行一次“大檢查”之外,另有兩層含意:其一,代表著台塑在以他為首的領導群領導之下,勇往直前,不斷地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其二,在跑道上要和外國人競爭,在商場上也要和外國人競爭。在跑道上要跑在外國人前麵;在商場上也要力爭走在他們前麵。

王永慶不願意台塑運動大會在高潮過去後,冷冷清清結束,因而在閉幕式前總是要安排一項新的趣味競賽項目,以再掀高潮,讓運動會在笑聲中結束,這是“意猶未盡,回味無窮”的意思。

1986年,這項趣味競賽項目是“萬眾一心,1000米扁擔挑米籮”接力賽跑。王永慶老當益壯,風采不減當年,挑起一筐米,健步如飛跑向終點,還連呼“不過癮”。

安排這項競賽項目的目的是希望台塑人能夠像鄉下人那樣,團結一致,發揚吃苦耐勞和勤勞樸實的精神,最終走向勝利。

一年一度的台塑運動會,表明王永慶對於運動的重視,因而在員工們中間掀起了鍛煉的運動熱潮,使得台塑人體質明顯提高,以更大的精力和更高的效率投入到工作中去。

更為重要的是,利用一年一度的台北大會師,使台塑人通過運動比賽的方式,將“台塑精神”統一在一起,並發揚光大。因此,台塑設在美國的公司,也派人不遠千裏,遠涉重洋,回到台灣,參加這次“台塑精神”大會師。

這種“台塑精神”的作用,也可以說是台塑運動會的最大妙用。它牢牢地把台塑人凝結在一起。這種精神紐帶的作用是最牢固的,即使用重型大炮,也轟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