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備胎學姐(十一)(1 / 3)

有的美食大火爆炒,極快地就能成就一道佳肴;可是有些更加香醇的美食,是需要時間去成就的。比如臘味,比如菌幹,比如毛豆腐……比如美酒。

毋寐像個釀酒人,她目前要做的,就是享受這個發酵的過程,然後得到想要的結果就可以了。

事情幾乎……完全如她預料一樣地發展。

所以現在,毋寐走進原身父親所隸屬的工作站時,隨意又放鬆——

父女血濃於水,打斷骨頭還連著筋呢,要想聯絡感情,父慈女孝其樂融融……根本不是什麼難事。

父愛如山,吳湄父親的愛更是隱忍而深沉。上輩子,吳湄什麼也不說,吳院士也是什麼都不說。

父女兩個,一個不斷追逐父親的腳步,一個為了華國不斷向前行進。一個停不了,一個追不到。

最後骨肉相離,終成遺憾,徒留不甘。

……

“當、當、當”

毋寐曲起食指輕輕地敲了敲門。

“請進。”

因做研究的時候一做便是一整天,故而吳院士的聲音有些沙啞,低沉地從門內傳出。

毋寐推開門走進,又轉身輕輕關上。

吳院士抬手將眼鏡摘下,抬頭看著自己的女兒。

吳院士是a大最前幾批的畢業生,也是當年將a大牌子撐起來,讓a大名揚四海的那批天才其中之一,堪稱鬼才。

他二十五歲時,便是學術界內有名的新生科學家,主要從事世界尖端軍事武器的研究,不斷創新,改進。

三十歲那年,他成為最年輕的華科院院士,期間在世界頂尖學術期刊上發表了十一篇足以撼動學術界的論文,在後來的許多學術著作中他的論文也被不斷引用,裏麵介紹了以他為首的研究團隊那幾年的主要成果,幾個人的團隊推動了世界武器研究的進步,整個學術界一片嘩然。

華國科學家,逐漸開始在世界舞台上施展拳腳,揚眉吐氣。

吳湄很小的時候,吳院士還在a大擔任博士生導師。直至愛人,也就是吳湄的母親——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科學家,因公殉職後,吳院士終是離開了他與吳湄母親相識的a大,全身心投入科研的懷抱,從此十幾年如一日。

至今,吳院士不知成為了多少碩博生和年輕科學家的燈塔和啟明星。

似乎沒有任何見到女兒而愉悅的表現,吳院士仍是板著臉,和吳湄板著臉的時候簡直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嚴肅冰冷不近人情的外表,將他們內裏的柔軟溫暖包裹的嚴嚴實實。縱然情感再濃烈,也總是淡如水的樣子,讓人感覺不到,也不敢相信。

這是很容易受傷和失去的性格。

年逾五十的吳院士身體看起來還是十分硬朗,仍能看出年輕時光風霽月的氣派。

吳院士看著這個外表、氣度、神態以及天賦都仿佛和自己一般無二甚至才能更佳的女兒,他心中其實是極為驕傲的。

看著女兒繼承自自己的薄唇,和她母親極為相像的鳳眸,吳院士不由微微柔化了眸色。

“年年,你來了。”

年年是吳湄的小名,母親起的,她希望,自己的女兒,年年有餘,年年有今日,年年喜樂安康。

聽到父親的問話,毋寐點了點頭。

“爸爸,我買了許多時令蔬菜和肉類,還有您愛吃的鴨肉,我們回家去吧,嚐嚐年年的手藝。”

毋寐麵上含著淺淺的笑意,語氣是從未有過的溫軟,表現出恰到好處的小女兒對父親的依賴和思念。

不突兀,也不疏離。

聽到女兒的話,吳院士有一瞬間的呆愣,隨即神色更軟化了些,眼中也浮現出一絲慈愛。

爸爸……年年小時候總是這樣喚自己的。

可不知道什麼時候,稱呼變成了“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