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機轟炸“提爾比茲號”軍艦(2 / 2)

這次空襲,“提爾比茲號”又受到重創,艦員亡122人,傷316人。

1944年5月15日至8日,英國海軍又4次出動航母,使用艦載機攻擊了“提爾比茲號”,共出動艦載機284架次,投彈約200噸。但由於德軍或是極為有效地利用煙霧掩護,或是由於惡劣天氣的影響,效果微乎其微。

通過這幾次的攻擊,英國海軍覺得以艦載轟炸機使用720千克穿甲彈的攻擊很難取得成效,於是便與英國空軍磋商,請求空軍以重型轟炸機使用重磅炸彈進行攻擊,空軍欣然應允,派出了最精銳的第617中隊和第九中隊執行這一任務。

由於從蘇格蘭到阿爾塔峽灣的距離超出了“蘭開斯特”重型轟炸機的航程,所以英國便和蘇聯商議,借用蘇軍機場,獲得同意後,於9月11日,第617中隊和第九中隊從蘇格蘭起飛36架“蘭開斯特”轉場到蘇聯雅戈德尼克機場。

由於地球北極的磁場變化幹擾了飛機羅盤正常工作,加上飛行員地形不熟,隻有30架飛機到達,另外6架則因迷航而返回。

4天後,英軍從蘇聯雅戈德尼克起飛27架“蘭開斯特號”轟炸機,其中21架各攜1枚5500千克穿甲彈,另6架則攜182千克炸彈,沒有戰鬥機護航,以4800米高度取西北航向直取目標。

在距目標50千米處,下降到3350米高度,分為4隊,以間距1600米魚貫而入。德軍高炮火力猛烈,並施放大量煙霧,使得英軍投下的炸彈隻有一枚5500千克炸彈命中“提爾比茲號”的首部,炸開一條長14.6米,寬9.7米的大洞。

還有大量近失彈在軍艦四周爆炸,強烈的震動和衝擊波使艦上許多光學儀器和火控設備損毀。英軍參戰的27架飛機無一損失,安然返航。

由於戰局惡化,德軍於1944年9月23日決定中止修複“提爾比茲號”,將其調往挪威特羅姆塞港,作為浮動炮台為守軍提供火力支援。

10月15日,4艘拖輪駛入阿爾塔峽灣,將“提爾比茲號”拖往新錨地。英軍一架偵察機發現其蹤跡,由於當時盟軍在北極還沒有護航運輸船隊,所以英軍摸不清德軍的意圖,沒有貿然進行攻擊,隻是派出飛機嚴密監視。

10月18日,“提爾比茲號”駛入新錨地特羅姆塞港林根峽灣。德軍原以為新錨地水深12米,而且淤泥下是岩基,軍艦隻要坐底兩米就是岩石層,沒有翻沉危險。

後來發現錨地水深17米,淤泥下是砂層,一旦進水就有翻沉危險,德軍隻得計劃投下28000立方米碎石填底來作為彌補。

這一工程還未完成,英軍的空襲就來臨了。

英國空軍第617中隊、第九中隊出動32架經過改裝增加航程的蘭開斯特重型轟炸機,直接從蘇格蘭沃西默思起飛。林根峽灣不像阿爾塔峽灣兩側有山峰環抱,而且水麵開闊,因此德軍施放的煙霧很快被風吹散,無法有效掩護軍艦。

11月12日,天空晴朗,英軍第617中隊、第九中隊又從蘇格蘭沃西默斯起飛29架蘭開斯特,前往攻擊。為麻痹德軍,英機沒有編隊,以單機分散飛向目標。直至距目標50千米處才會合集中,然後再分為4隊,直撲“提爾比茲號”。

早上8時許,德軍雷達就發現一架英機正在飛來,不久,又陸續發現另3架英機,“提爾比茲號”艦長榮格海軍上校接到報告後,要求負責空中掩護的駐巴杜福斯機場的戰鬥機起飛攔截,但該機場的指揮官以敵情不明為由拒絕出動戰鬥機。

8時28分,“提爾比茲號”上的瞭望哨已發現來襲的英機,附近岸上的發煙裝置開始施放煙霧。隨即,德軍高炮和艦上的火炮開始射擊。

9時41分,英機飛臨錨地開始轟炸,一連有4枚5500千克重磅炸彈命中目標,“提爾比茲號”左舷被炸開長67米的破口,海水大量湧入,艦體開始左傾。幾分鍾後,左傾達到70度,而且燃起的大火蔓延到C炮塔的彈藥庫,引起大爆炸。

不久,左傾135度,終於翻沉在挪威特羅姆塞以西4海裏的林根峽灣哈依島南側海域。全艦有902人隨艦沉沒。

“提爾比茲號”從未參加過任何一場堂堂正正的海戰,但是作為一艘超級戰艦,它的存在迫使英國海軍本土艦隊在北海部署了大量的兵力,絲毫不敢掉以輕心。

1942年7月3日,它的出航迫使盟軍的PQ—17護航運輸船隊解散了護航隊,召回了護航艦,最後使得失去保護的運輸船遭到慘重損失,而“提爾比茲號”在這場戰鬥中竟然一炮未發就大獲全勝,這就是它的價值。

為了擊沉這艘超級戰列艦,英軍曾出動過人操魚雷、袖珍潛艇,還組織過13次大規模空襲,出動過600架次飛機,曆時多年才如願以償。英軍表現出的執著和頑強精神,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