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國完成護航援蘇任務(1 / 3)

同盟國完成護航援蘇任務

1944年5月,美英為全力準備諾曼底登陸戰役,暫停了北極航線。

隨著諾曼底戰役的勝利結束,同盟國決定再次開通北極航線。

1944年8月15日,JW—59船隊從英國埃韋灣起航,該船隊共編有33艘運輸船、一艘救生船以及11艘根據租借法案移交蘇聯的美國獵潛艇,護航兵力為兩艘護航航母、一艘巡洋艦、7艘驅逐艦和11艘護衛艦。

8月17日,英國移交給蘇聯的“君主號”戰列艦更名為“阿爾漢格爾斯克號”,由蘇軍官兵駕駛,在一艘驅逐艦的護衛下從斯卡帕灣出發。出海後不久便與趕來接應的蘇軍8艘驅逐艦會合,一起掩護JW—59船隊直至熊島以西海域,再離開船隊直接駛往科拉灣。

剛接替弗雷澤出任本土艦隊司令的亨利·穆爾海軍上將,親自率領本土艦隊主力於8月18日從斯卡帕灣出海。

這支艦隊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由穆爾率領的由3艘航母、一艘戰列艦、兩艘巡洋艦和14艘驅逐艦組成的編隊;另一部分則由兩艘護航航母、一艘巡洋艦和6艘驅逐艦組成。

此外還有兩艘油船在4艘護衛艦掩護下,隨同艦隊行動,以便隨時提供海上加油,這支艦隊出海的目的就是為JW—59船隊提供遠距掩護,並出動艦載機攻擊當時德軍尚未喪命的德軍“提爾比茲號”戰列艦。

8月21日,船隊進入由德軍5艘潛艇組成的巡邏線,“U—344號”潛艇發現船隊並用音響自導魚雷擊沉“凱特號”護衛艦。根據“U—344號”的報告,德軍又迅速調集4艘潛艇在船隊航線前方組成新的巡邏線,企圖在22日實施截擊。

次日,盡管天氣非常惡劣,但英軍還是全部起飛攻擊機群的31架魚雷機和53架戰鬥機。當攻擊機群到達德艦錨泊的阿爾塔峽灣時,整個峽灣被濃霧所籠罩,根本無法看清目標。

魚雷機無法實施攻擊隻好返航,部分掛載炸彈的戰鬥機雖發現德艦並發動了攻擊,但沒有獲得戰果,反而白白損失了3架飛機。

黃昏前後,正當英軍艦隊準備進行海上加油時,德軍“U—354號”潛艇發現了英軍艦隊,並立即投入攻擊,擊沉“比克頓號”護衛艦,重創“大富翁號”護航航母。

而在JW—59船隊附近,企圖接近船隊的德軍多艘潛艇,則遭到了護航艦艇的有力反擊。“U—344號”被護航航母上起飛的劍魚反潛機擊沉,其他潛艇也全部被護航軍艦和艦載機趕走。

8月25日,JW—59船隊安全駛入蘇聯科拉灣,沒受一點損失。

此後,由9艘運輸船編成的RA—59船隊從蘇聯科拉灣出發,直抵英國的埃韋灣,也是一路平安。

從9月上旬至10月上旬的一個月時間,盟軍在北極航線的幾次航行也都是有驚無險,損失很小,相反,德軍卻遭受了一定的損失。

10月20日,JW—61船隊從英國埃韋灣起航,船隊由29艘運輸船和6艘移交蘇聯的美軍獵潛艇組成。鑒於RA—60船隊遭到德軍潛艇的攻擊,英軍為這支船隊精心組織了強大的護航力量,計有3艘護航航母、一艘巡洋艦、19艘驅逐艦和5艘護衛艦。在強大護航兵力掩護下,船隊安全通過了德軍19艘潛艇組成的巡邏線,其間德軍潛艇多次使用音響自導魚雷攻擊護航軍艦,均未奏效。

獲悉船隊出發後,蘇聯海軍出動4艘驅逐艦和4艘掃雷艦前來接應。與此同時,又一支船隊從英國出航,船隊代號為JW—61A,這是一支特別船隊,隻有兩艘客輪,共載有11000名被英美軍解放的蘇軍戰俘,護航兵力為一艘護航航母、一艘巡洋艦和6艘驅逐艦。

一天後,JW—61船隊順利到達蘇聯科拉灣,隨後部分運輸船在蘇軍艦艇護送下進入白海港口。

11月2日,RA—61船隊駛離科拉灣,該船隊由33艘運輸船組成,由JW—61船隊的護航艦艇承擔護航。

這支船隊不久就被德軍發現,德軍“U—295號”潛艇用音響自導魚雷擊傷一艘驅逐艦,但護航艦艇反潛戰術得當,將所有企圖接近船隊的德軍潛艇全部趕走,隻是由於所在海域的水文情況複雜,護航軍艦的聲呐難以準確捕捉到目標,才沒有取得擊沉德軍潛艇的戰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