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時候我在尋找兒時的朋友,他們似乎從我的生活中慢慢走遠了,像歲月一樣不斷給生命添加蒼老的同時,也將不斷吞滅著記憶和美麗的青春。或許是一種情緒吧,我在時間深處一直喜歡懷舊。多想找一份內心的安靜,好幾次我都去了風很大的那個山口,不見了生命開端的那些歡樂和幸福,它們去哪兒了呢!是呀,它們是蒲公英的種子,風的方向就是命運的方向。但是那段日子早已遠去了,遠成了我記憶中精致的傷疤,這小小的疤痕,小小的疾病——疼呀。
家園如故。冬天的陽光還是那麼熱烈。我返回家園,我的孩子們都不認識我了,心愛的小紅馬也已經老得不成樣子,它的眼窩裏浸滿渾濁的淚水,黑色的貓兒蜷在炕桌下一動不動,小花狗也不見了,隻留下我早年給它搭建的窩……我坐在黑黑的屋簷下,心裏有種說不出的酸楚。這些曾是我的知心朋友,是我在生活中過於匆忙而疏遠了它們,還是時間贈予我無情的遺忘?我的傷感是過於的安逸和幸福。
過去的時光裏越來越清晰的是回憶。兒時的同伴們也都老成了一株株帶霜的蘆葦,風雨之後,隻留下沙沙的聲響。那些有趣的兒時遊戲如今成了我們每個人心靈中記憶。小孩子們在大場裏打螞蚱,丟沙包,過家家,但是我想他們不會再擁有像我們那個年月裏的心情。我們這代人在鄉下的日子除了饑餓帶來的痛苦外,其餘都是那麼美好,我視它們為生命中的珍珠。
早春三月,大地蓬鬆,萬物吐新,草芽兒那麼嬌嫩而略帶羞澀。這個時候便是我們最為富有的時候。黃芪和柴胡是我們心中的“銀行”,一斤0.3元,每天能挖半背簍,母親幫我們把挖來的黃芪和柴胡的葉子一一剪掉,並在屋簷下挨個晾幹。除了買練習本之外,它們還會給我們帶來大把大把的甜蜜。那種甜蜜裏布滿了我們自己的汗味,如今我所揮霍的依舊是自己的汗水錢,但是我怎麼也品不出兒時的那種甜蜜,取而代之的是辛酸和疲憊……懷舊的情緒越來越濃了,我無法割舍源自生活底層和靈魂深處的回憶。幾個人蹲在廁所裏偷偷吸煙的經曆成了笑料,跳到別人家菜園裏拔蘿卜的趣事隻能換回孩子輕蔑的哼哼聲……然而這一切都已遠去了,它們遠成了我記憶中發黃的底片。
我坐在老家黑黑的屋簷下,冬天的陽光照在我身上,像兒時母親蓋在我身上的一層棉被。我的孩子在院子裏追逐玩耍,房簷邊的鴿子發出咕咕的叫聲,一切都是那麼自由、祥和。我輕輕閉上眼睛,幸福呀!我一直在尋求內心的安靜,一直在傷感地懷舊,此刻,還在渴求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