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學習壓力導致的失眠的調養(2 / 3)

(3)積極暗示。倘若你總是貶低自己,罵自己無能,再看看鏡子中自己的憔悴麵容,會愈發地責備自己。應該放鬆微笑,勇於承認現狀,每天從睜眼開始就對自己說:我今天的心情很不錯。還可以把“勝人者智,自勝者強”等能激勵自己的話貼在醒目位置上,使自己振作起來。

(4)宣泄情緒。有苦你就訴、有淚你就流,放鬆自我,千萬別憋著。或找個合適的時間、地點、對象,向朋友、師長傾訴衷腸,或者幹脆把苦惱、憤恨統統寫在紙上,然後撕個粉碎。

(5)生活有序。抑鬱的心理會使人產生厭倦懶惰的行為,越是懶於動手做事,心態就越難調節。所以你不妨列出一個學習、工作、生活的日程表,大事小事均在其中,並認真去做。一旦成功地做完一項,心裏就會踏實許多。此外,按照正常的生物鍾去工作、休息也是很重要的。

人的一生總會遇到很多的挫折,不能因為生活中1%的失敗而輸掉另外的99%。麵對高考的失敗,你所應該做的就是收拾起行囊,從新開始上路。

小貼士

考試前備受青睞的八類食物

(1)龍眼。中醫認為龍眼性溫味甘,具有益心脾、補氣血、安心神等功能,是滋補良藥。

(2)紅棗。紅棗富含葡萄糖、蔗糖、維生素C,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微量元素和其他營養成分。

(3)動物內髒類。動物的心、腦、肝、腎中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磷脂(磷脂和卵磷脂等),是補腦的上乘食物。

(4)蔥和蒜。蔥和蒜可抑製各種真菌、細菌和原蟲感染,具有殺菌、消炎、防治多種疾病的功效。常吃蔥和蒜還能補腦。

(5)芝麻。芝麻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和機體必需的脂肪酸、亞麻酸。此外,鈣、磷和維生素B的含量也較高,是廉價的強身健體佳品。

(6)大豆及其製品。大豆中主要含有大豆球蛋白,它是一種優質的植物蛋白質。大豆油中還含有豐富的必需氨基酸和磷脂,營養價值高,能增強腦血管機能。

(7)核桃。核桃性味甘溫,具有補氣養血、溫肺通便、鎮咳化痰、潤肌烏發等功效,是體質虛弱和神經衰弱綜合征患者進行食補的佳品。

(8)蜂蜜。蜂蜜性味甘平,有滋養、潤燥、解毒之功效。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以及澱粉酶等。現代醫學認為,蜂蜜具有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功能以及營養心肌、保護肝髒、降低血壓及潤腸的作用。

玩網絡遊戲上癮

症狀表現

自製力不強,失去正常人的情感,長期處於麻木狀態。表現為焦躁不安,無法自控,神經常常興奮不已,閉上眼睛,腦海中會經常出現遊戲中打殺怪物的場景,根本無法進入睡眠狀態。上癮者常常表現出悔恨的情緒,戒除網遊後又會產生焦躁不安等負麵情緒。

案例再現

場景一:某網吧內

“終於‘結果’掉了!”電腦前的小東眼睛布滿血絲。屏幕上,小東和朋友們正指揮著幾十個“法師”和“戰士”圍攻一個龐大的“老怪”。十幾分鍾的狂轟濫炸後,“老怪”頹然倒下。小東抓起桌上的大瓶裝純淨水,猛喝了幾口,前麵還有成百上千的“老怪”等著他和朋友們去砍。時鍾指向淩晨1點,小東揉了揉眼睛,沒有一點離開的意思。是夜,這裏的大部分人都不會入眠。

場景二:某高校宿舍樓

四人一間的宿舍裏,除了一人不在,其餘3名同學正投入地玩著某怪物遊戲:眼睛“死”盯著屏幕,指尖在鍵盤上飛舞,躬著的身子似乎“紋絲不動”。每人電腦旁放著一個吃過的盒飯。他們已經“成仙”了,幾天沒下樓了。如此,不分晝夜黑白,與電腦中的“怪物”戰得昏天黑地。

案例診治

網絡作為一種全新媒體和獲得信息的途徑,已經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但是,網絡所帶來的負麵影響也是非常明顯的,很多人沉湎於網絡遊戲甚至上網成癮已成為日益突出的社會難題。這些現象在希望通過網絡遊戲來舒緩學習壓力、擺脫孤獨、滿足成就感、缺乏自我控製力的青少年中相當嚴重。網絡成癮屬於心理疾病範疇。首先,來看看你是否已經上了“網癮”。根據有關專家的研究成果,上網是否成癮有個標準。

初期:接近成癮期。有下列明顯特征:每天必上網打遊戲;一放學就進入網吧或回家上網打半小時至1個小時遊戲;回家吃完飯,先要上網打一會兒遊戲再去做作業;每天不上網會有點心神不寧。

中期:輕度成癮期。有下列明顯特征:非常喜歡上網打遊戲或聊天;每天上網打遊戲或聊天約2個小時;不上網會出現焦慮狀態,即緊張、敏感、失眠,心煩意亂,坐臥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對許多事物失去興趣。

末期:重度成癮期。具有下列明顯特征:將上網列為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和最幸福的事;每天上網5小時以上;上網不知疲倦,可以不吃不睡;不上網會出現嚴重的焦慮狀態,有的甚至會出現生理上的病態反應,如頸背肌肉痛、口渴、咽幹、喉部梗塞感、手足麻木、頭發脹、肌肉抽動等。

有關專家分析,上網成癮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是好奇心,網絡遊戲吸引、誘惑了一些人的好奇心,使其一發不可收拾,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二是學習壓力和人際關係等原因,導致一些人處於一種心理的苦惱期,上網聊天、交友、網戀,成為得以宣泄和求得理解的方式。那麼,怎樣預防和戒除網癮呢?下麵從自我心理調適的角度介紹幾種方法:

(1)正視沉迷網絡的危害。沉迷於上網,危害極大,它會使人迷失於虛擬世界,自我封閉,與現實世界產生隔閡,嚴重影響學習,甚至中斷學業。久而久之,還會影響正常認知、情感和心理定位,導致人格的偏離,甚至產生意想不到的可怕後果。即使上網沒有成癮的人,如果每天12個小時坐在電腦麵前,很可能會讓自己少活10年以上。

(2)科學安排上網時間。發達國家將每天上網超過4小時稱為網癮,預防或戒除網癮,很重要在於自己能科學合理安排上網時間和內容,尤其要為自己約法三章:一是控製上網時間。每周最多2~3次,每次上網的時間一般不超過2小時,且連續操作1小時後應休息15分鍾。尤其是夜晚上網時間不能過長,按時睡覺。二是限製上網內容。每次上網前,一定先明確上網的任務和目標,把要完成的具體任務和內容列在紙上,不迷戀網上遊戲,堅決不上黃色網站。三是準時下網。上網之前,根據任務量限定上網時間,時間一到,馬上下網,不找任何借口,不原諒自己,不寬容自己。

(3)打包戒除法。這是一種綜合治理的方法,網絡成癮不是一種原因導致的,它由多種因素共同導致的,所以我們要戒除網癮,也要從各個方麵入手,這叫打包戒除法。自定戒除計劃,立下軍令狀。

(4)代替治療法。改變生活習慣,充實自己的精神和娛樂生活。多培養一些可以陶冶情操的愛好,比如繪畫、書法、下棋等。閑暇時也可以去遊遊泳、爬爬山、打打球,換一種心情來麵迎接新的生活。

小貼士

測試:看看你是否已上網成癮

根據國外專家製定的診斷標準,在8項檢測標準中,符合其中5項或更多,就初步符合診斷;如果再加上每周上網時間超過40小時,就更加符合診斷。這8項檢測標準如下:

(1)花費在網絡上的時間總比預期的要長。

(2)覺得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在線上才能獲得滿足。

(3)會向家人、朋友或他人說謊,以隱瞞自己涉入網絡的程度。

(4)多次努力想控製或停止使用網絡,但總是失敗。

(5)全神貫注於網絡或線上活動,並且在下線後仍繼續想著上網的情形。

(6)當企圖減少或停止使用網絡時,會變得沮喪,心情低落,易發脾氣。

(7)為了上網,寧願冒著重要的人際關係、工作或教育機會損失的危險。

(8)上網是為了逃避問題或釋放一些感覺,諸如無助、罪惡或焦慮、沮喪。

選擇的專業不是自己喜歡的

症狀表現

每天對著枯燥的專業課感覺很煩躁,對學習沒有熱情,無法適應所學專業,甚至產生厭惡情緒,經常逃課,每到考試前會出現焦慮恐慌、失眠等症狀。覺得壓力很大,常常向家人、朋友抱怨,覺得自己無法正常完成學業。

案例再現

方某,男,18歲,理科一年級大學生。填報大學誌願時未報考自己感興趣的人文科學某專業,而是遵從了父母意見報考了理科。現在所學的專業又是當前不“熱”的基礎科學,擔心畢業後難找工作,所以不喜歡該專業,然而又認為應該學好專業。但是學習情緒低落,聽課時常頭痛。睡眠不好、多夢,感覺“頭緊繃繃”的。假期回家後不想返校。校醫說他神經衰弱,讓服安眠藥和太陽神口服液。他怕腦子壞了,怕成“瘋子”。一想到父母工作擔子重,經濟負擔重,對自己寄予很大希望,就拚命讀書。但學習效率極低,有很多時候一晚上一道題也解答不出來。常常失眠,痛苦不堪。

案例診治大學裏所學的專業,本應該是對大學生努力方向和未來職業規劃的一個基本界定,它應該由學生在綜合考量各種因素後做出決定。但由於受到很多內外因素的影響,學生在填報專業時存在著很大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導致在入學後產生一係列的不適應。比如說有的父母在孩子填報誌願時存在著“大包大攬”的問題,他們往往根據自己的意願替孩子籌劃未來,忽略了孩子本身的興趣和喜好,致使一部分學生在違心接受父母的安排後,無法適應所學專業,甚至無法正常完成學業。另外,報考前對專業不了解而盲目報考,或者是由於分數不夠被調劑到不喜歡的專業等都可能引起學生對所學專業長期的抵觸和不適應。針對這些問題,有關專家提出了在進入大學選擇專業需要考慮到的幾個方麵:

(1)個人興趣。個人興趣是一個人從事學習、工作等活動的內在心理需要。因此,選擇自己有濃厚興趣的專業,對自己以後學習、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將產生很大的影響,也是未來專業學習和職業發展的前提條件。

(2)個人的能力優勢。一個人在其專業方麵是否有發展,還必須考慮到是否具備學習該專業的能力,隻有具備這方麵的能力,才有可能學好自己選擇的專業,在未來職業發展中有所成就。

(3)個人的個性特點。不同的大學專業和職業,對個人的個性特點的要求也是不一樣的,如學習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和經濟管理方麵的專業和從事這方麵職業的人在樂群性、世故性、恃強性等方麵應具有較高的表現,而從事機械工程和技術方麵的人在這幾方麵的表現就要低一些。各職業領域對人員的個性特點的要求也有所區別。因此,一個人具備了學習某一專業的興趣、動機和能力,還要看他的性格特點是否適合於學習這方麵的專業。另外,針對大學生專業選擇和轉專業問題上的煩惱,專家認為造成這種狀況的重要原因是不少學生從來沒有過自己的職業規劃。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不一樣,選擇的專業就不同。有人認為職業規劃需要從大四的時候就開始重視,實際上那個時候確實有點晚了,到那時再進行規劃,那隻能是忙上添亂,其最終的結果還是遇到什麼工作就做什麼工作,與自己的興趣、誌向之類的都沒有任何的關係。因此,越早清楚自己的目標,對以後的發展越有利。那麼,職業規劃究竟有哪幾方麵的內容呢?

(1)確立人生理想。這個其實我們大家都或多或少的做了,誰沒有理想呢?無論你是想當科學家還是藝術家,這都是你內心的一種向往,這種發自內心的向往就是你自己的人生理想。你的人生理想確立了之後,你就有了源源的動力,朝著自己的理想不斷地前進。

(2)明確學習目標。大學已經不是一個老師教什麼,你就學什麼的階段了。學習的任務也隨著個人的誌向有所分化。你的學習態度、學習動機、學習目標和學習方法都對我們大家的學習構成影響,所以要化被動為主動,開挖自身接受知識的潛力,做到為實現成功幸福的人生而學習,充分發揮學習者的主體能動作用。

(3)明確生活目標。你自己想過怎樣的生活,是安逸的還是繁忙的,是在田園鄉村還是繁華都市,這都是影響和製約你進行人生規劃的重要因素。因為生活目標的不同,所以自己在事業上的追求就會大不一樣,於是要冷靜地思考一下自己究竟想過怎樣的生活,這樣才能夠有的放矢地進行職業規劃。

小貼士

測試:你的職業興趣是什麼

以下是一個職業興趣

測試,考生可以

測試一下自己的職業傾向,並以之參考選擇相關的專業

(用“是”或“否”來認真回答下列每一組問題,並記錄下回答“是”的次數)。

第一組

1.你想設計一種新的發型或服裝嗎?2.你喜歡創作畫嗎?

3.你嚐試著寫小說或寫劇本嗎?

第二組

1.你喜歡操作機器嗎?

2.你很羨慕機械類工程師的工作嗎?

3.你想了解機器的構造和工作性能嗎?

第三組

1.你喜歡從事具體的工作嗎?

2.你喜歡做很快就看到產品的工作嗎?

3.你喜歡做讓別人看到效果的工作嗎?

第四組

1.你喜歡給別人買東西當顧問嗎?

2.你熱衷於參加集體活動嗎?

3.你喜歡接觸不同類型的人嗎?

第五組

1.你喜歡沒有幹擾,有規則地從事日常工作嗎?

2.你喜歡對任何事情都預先做周密的安排嗎?

3.你善於查閱字典、辭典和資料索引嗎?

第六組

1.你喜歡傾聽別人的難處並樂於幫助別人解決困難嗎?

2.你願意為殘疾人服務嗎?

3.在日常生活中,你願給人們提供幫助嗎?

第七組

1.你喜歡主持班級集體活動嗎?

2.你喜歡接受領導和老師嗎?

3.你喜歡在人多時當眾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意見嗎?

第八組

1.你特別愛讀文學著作中對人內心世界的細致描寫嗎?

2.你喜歡聽人們談論他們的活動和想法嗎?

3.你喜歡觀察和研究人的心理和行為嗎?

第九組

1.你喜歡參觀技術展覽會或收聽(收看)技術新消息的節目嗎?

2.你喜歡閱讀科技雜誌(諸如《我們愛科學》、《科學24小時》、《科學動態》)嗎?

3.你想了解生機勃勃的大自然的奧秘嗎?

第十組

1.你喜歡自己動手修理收音機、自行車、縫紉機、鍾表、電線開關一類器具嗎?

2.你對自己家裏使用的電扇、電熨鬥、縫紉機等器具的質量和性能了解嗎?

3.你喜歡動手做小型的模型(諸如滑翔機、汽車、輪船、建築模型等)嗎?

答案解析:

通過上組訓練,找出你的興趣類型,回答“是”的總次數最高的一組,就是越符合你的職業興趣特點。由於每一個人的興趣都不可能是單一的,所以可能會有幾個不同的答案,那麼你可以從這幾個答案中再加比較,找出你最感興趣的一組。

興趣類型1——能夠從事抽象性和創造性的工作。這類人喜歡需要有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工作,愛創造新的式樣和概念。相應的職業有演員、創作人員、設計人員、畫家等。

興趣類型2——能夠做操縱機器的技術工作。這些人喜歡動用一定的技術,操縱各種機械,製造產品或完成其他任務。相應的職業有、機床工、駕駛員、飛行員等。

興趣類型3——能夠從事具體的工作。這類人喜歡製作看得見,摸得著的產品,希望很快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他們從完成的產品中得到自我滿足。相應的職業有廚師、園林工、理發師、美容師、室內裝飾工等。

興趣類型4——能夠做與人接觸的有關工作。這類人喜歡與他人接觸的工作,他們喜歡銷售、采訪、傳遞信息一類的活動。相應的職業有記者、營業員、服務員、推銷員等。

興趣類型5——能夠做有規律的工作。這類人喜歡常規的、有規律的活動,在預先安排好的條件下做細致的工作。相應的職業有郵件分撿員、圖書館管理員、辦公室職員、檔案管理員、統計員等。

興趣類型6——能夠從事社會福利和助人的工作。這類人樂意幫助別人,試圖改善他人的狀況,喜歡獨自與人接觸。相應的職業有醫生、律師、護士、谘詢人員等。

興趣類型7——能夠做領導和組織工作。這類人喜歡管理工作,愛好掌握一些事情,他們在企事業單位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相應的職業有輔導員、行政人員、管理人員等。

興趣類型8——能夠從事研究人的行為的工作。這類人喜歡談論涉及到人的主題,他們喜歡研究人的行為舉止和心理動態。相應的職業有心理學、政治學、人類學等。興趣類型9——能夠從事科學技術事業。這類人喜歡分析的、推理的、測試的活動,擅長於理論分析,喜歡獨立解決問題,也喜歡通過實驗獲得新發現。相應的專業有生物、化學、工程學、物理學等。

興趣類型

10——能夠從事與事物有關的工作。這類人喜歡同事物打交道

(比如工具、器具或數字),而不喜歡從事與人和動物打交道的職業。相應的職業有製圖員、建築工、出納員、記賬員、會計等。

由集體榮譽感而產生負罪感

症狀表現

性格較內向,自尊心較強,頭腦聰明但缺乏自製力。學習壓力大,常感頭暈,食欲不佳,有失眠現象,晚上睡不著,早晨起不來,渾身乏力,上課注意力無法集中,厭煩看書,捧起書本就有昏昏欲睡的感覺,成績越來越差,自責、焦慮,進而喪失自信心,不願見老師和同學,覺得拖了集體的“後腿”。

案例再現

小秦,男,20歲,某工學院二年級學生,來自某市重點中學。在中學時算班上成績優良的學生,從未有學習吃力的感覺。進入大學後,經過一段學習,在班上名次排列在後,自尊心受到了挫傷,從此放棄了努力,迷戀上武俠小說。

第一學年結束時兩門不及格,還影響了班級評優秀班級。自己覺得對不起班級,於是萌生了留級或退學的念頭。小秦自訴:上學年就因為我有兩門“紅燈”,使得我們班沒評上“先進班級”,已對不起大家了。我不是學工科的料,我喜歡文科,但我父母認為文科的風險性大,所以逼我報考工科院校,我想退學回去重新報考文科類。所以還是讓我早點留級或退學算了。因為心裏老想著這些問題,小秦開始晚上睡不著覺。

案例診治

首先,小秦的集體榮譽感讓他因為自己拉了班級“後腿”而產生負罪感,自責、焦慮,進而喪失自信心,想留級離開這個班或幹脆放棄學業;其次,他由中學時代的名列前茅到現在的“落後分子”,使過去的優越感和自尊心受到了挫傷,從此學習興趣冷漠,並發生了轉移——迷戀上了武俠小說,常常熬夜“作戰”,

第二天自然無精打采,以此形成惡性循環,根本無學習效率可言;再次,他報考誌願是父母意誌的強加,這嚴重幹擾了他專業思想的鞏固,他雖服從了,也作過努力,但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於是便回歸到原有的興趣上了,想退學回去重讀文科,以此作為對父母的“回報”。針對小秦存在的這些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麵對小秦進行心理疏導:

(1)幫助小秦調整心理認知。首先,要幫助小秦明確學習的目的,這不僅僅是為了讓班級得獎,而是為以後獲得競爭的優勢打下良好基礎。其次,要增強小強的自信心,讓他明白:目前學習成績不好,並非自己的腦子笨所致,而是因興趣影響了學習的積極性與自覺性。當一個人對某專業感興趣時,他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使整個心理活動處於積極運動的狀態。

(2)糾正小秦錯誤的思維方式。小秦因為父母沒按自己的意願填報考文科,故以不願學習,甚至退學來“報複”父母。雖然這隻是停留在潛意識中的因素,但已嚴重影響了自己的學習態度。

(3)製定學習計劃。由於造成小秦負罪心理的主要原因是由於他的成績太差,所以要求周圍的同學多給予他關心和幫助;任課教師對他進行個別輔導,幫他製定好詳細的學習計劃,督促他學習生活逐步規律化等,以幫助他迅速克服心理上的困惑。

(4)引導他發揮自己優勢,幫助其樹立自信。由於小秦的作文寫得好,鼓勵其參加學校的征文比賽,所以可以從此處出發,發揮他的特長,從中找回失去的自信心。以此來強化培養其足夠的學習興趣和改變行為方式的動機。

此外,專家認為,對於因心理障礙造成自甘落後的同學,首先要幫助他們樹立自信,改變自我否定的思維方式,並運用獎懲等適當的約束機製,讓他們有機會表現自己。當然,開始時期望值不要過高,不能操之過急,而是從點滴成功中讓他們品嚐到其中的喜悅與樂趣,逐步用自信心取代自卑感,隨之再糾正其各種不良心態。

小貼士

如何擺脫負罪感

(1)試著向他人傾訴。誰都會犯錯,如果沒有勇氣向對方說,那麼就試著找別人傾訴,比如心理醫生。不需要聽任何意見,隻是把心裏的鬱悶說出來,讓心裏好過些,說完後和原來一樣去生活,不要和朋友、家人有任何芥蒂,隻是以後不要再出現類似的錯誤。如果有勇氣,也不妨把事情和對方坦誠地說清楚,如果能得到諒解當然最好,否則說明你的錯誤一時讓對方難以接受,給他一點時間,讓他知道你不是有意的,也的確在乎你們的感情,或許經過此事你們的感情會更好的。不要產生一種被責備的幻覺,從此陷入抑鬱、悲傷的情緒中。

(2)學會原諒自己。我們常說“人無完人”,但這話往往都在說別人。其實,每個人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承認自己的不完美,學會原諒自己。無論什麼事都不要想太多,因為內疚於事無補,何不甩甩頭,把心裏的沉悶甩掉,別給自己負擔,以最飽滿的情緒、盡最大的努力工作、學習、關心別人呢?如果真的做錯了,也要正視錯誤,不要總在心裏反省自責,而是要在行動上有所表現。

3.勇於承擔責任。有些嚴重的負罪感會產生兩種心理:一種是積極勇敢地麵對;另外一種是消極的,士氣低落,精疲力竭,甚至孤注一擲。接下來,要麼勇於承擔責任,坦然地獲得心靈的平靜,要麼一生不安。懦弱的人或許會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