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三章 四皇子(1 / 2)

四皇子,德帝的嫡子,年二十六,德帝登基時迎慶文公駱文長女,封宣德皇後。

四皇子名亦辛,字仲元,弱冠之年封騰親王,食萬戶,封錦州。相對於太子,四皇子善於騎射,對朝堂之事,沒有太子般八麵玲瓏。他雖為嫡子,德帝並不寵愛他。因為他與皇後的性格一樣,善良,沒有能力駕馭帝王之術,其實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沒有太子般勢力雄厚。朝堂上多數朝臣是太子黨的人,而站在他身後,最重要的就是中書令袁洪。袁大人是駱文公的得意門生,他最懂明哲保身,外人常說的宰相肚裏能撐船,就是他的故事。

不是太子不想斬掉四皇子這條臂膀,袁大人太圓滑,先是婉辭天下儒林首相這一虛銜,導致太子沒有結黨營私這一借口。燕朝以禮治國,儒士備受禮遇,而儒林首相就是這些儒士的領袖,雖不是朝廷親封,畢竟是天下學子偶像,地位超然,當然受朝廷忌憚。二是拒絕了德帝的德隆山莊的賞賜,燕朝的封賞都有嚴格規定。王候按品級給予相應的人口土地賜予,襲三代;武將按軍功賜予財富和土地,最高級為公卿,賜金二千兩,銀五千兩,三百畝地,襲兩代;而文臣,多是在告老還鄉時賜予相應的土地,稱為壽田,襲兩代。到期時朝廷會賜一些銀兩,收回原來的土地,沒有土地就沒有賴以紈絝的資本,優秀的士族子弟可以通過調任補選重新獲得財富,而敗家子弟早早就會落入平民行列,也算是一種優勝劣汰的選擇方法。德帝有意削弱門閥勢力,想想了各種辦法來舉賢以扶持寒門子弟,但這些大家族畢竟已經經驗上百年,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底下一直旋渦暗流。

袁大人仍在高位,而德帝是直接將皇室山莊賜予他,不符合規矩,或許他感覺這是一個考驗的陷阱,斷然以臣力微弱,未能為陛下分憂,無權享受以回絕。屬於太子的禦史正打算以其越禮獲皇田來彈劾他,結果被他殺個回馬槍,無疾而終。

袁大人最為人厲害一點,就是以事論事。四皇子年少時,年輕氣盛,難免會衝撞德帝,而他不護短,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緩和父子之間氣氛。所以深得德帝寵信。

四皇子難道是扶不起的阿鬥麼?其實不然,他的封號和食祿都是自己一手掙回來的,隨著歲月洗禮,輕狂退去,留下沉穩,對太子畢恭畢敬,絲毫不與太子爭權,對朝堂政事也是見識分明,儼然一副辦事王爺姿態,沒有跟朝中其他臣子來往密切,德帝對這個兒子也是另眼相看,太子也對這個弟弟稍微放下警惕。

四皇子有武人體魄,但容貌卻完全繼承宣德皇後,如玉雕天神一般,濃眉大眼,薄唇緊抿,俊美異常,而且他生活自律,府中隻有一位側妃,再無其他妾。或許德帝還想用他的身份做做文章,一直沒有給他訂立婚約。

這麼優秀的皇子沒有娶妻,天下的女子都翹首期盼,希望這份好事能砸到自己身上,哪怕隻是一個側妃也是可以接受的範圍。一朝等堂鳥,百林莫回頭。所以在臨城的美人圈裏,流傳著這樣一句打趣的詩:“憑欄等郎來,郎騎高頭馬,不聽馬鈴聲,隻聽妾歎息,何處惹相思,蘆花巷深深。”畫好紅妝,倚著欄杆,等著四皇子騎著高頭大馬路過我的閨院,可是馬隊飛快而過,遠的連鈴聲都聽不見,問我為何哀歎呢?隻怪騰王府前的蘆花巷太深太長,我對他的相思難以傳達。

相貌出眾,家財萬貫,有權有勢,還是皇親,世上最好的夫婿標準,問問誰能不思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