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四皇子自那日幻彩閣私敘,便不再談論和親的事情,時而舞劍,時而舉行飲宴,與往日一樣。越是一樣,就越不一樣。
倉廊下站著一位錦服女子,湖綠色楊花端刺千紗裙,九連金絲仙鶴合歡團錦雲紋錦衣,梳著宮髻,頭上綴著連鳳釵,鳳頭吊著三串米粒大小的波斯水晶一步一搖,最是華年金步搖,攏鬢步搖青玉碾,缺樣花枝,葉葉蜂兒顏,那是王妃特有的裝飾。燕朝的皇族女子,按例隻有成年才有戴鳳釵的權利。郡王妃、郡主戴單鳳釵,公主戴雙鳳釵,親王妃、側妃戴連鳳釵。妃以下評級的嬪妾沒有戴的資格,隻能佩戴蝶釵,雀釵。貴妃戴三鳳釵,獲得恩賜的可以戴五鳳釵。這五鳳釵相當於副後地位,隻有重要慶典才可以配戴,其他時候都算是僭越,而皇後,獨享九鳳釵,九鳳頭尾相連,盤旋飛舞,結成鳳冠。上麵裝飾著大食的寶石,需要定造房三十工匠花費兩年時間打造。
可見這位錦服女子正是四皇子的側王妃河內巡檢使(中央派駐地方的檢察官員,與當地最高長官同級,雖無實際管轄權利,卻可以直接上奏皇帝有密報之權)之女,許氏,名玲瓏,字浣溪。這位許王妃並沒有進入書房與藤王交談,她站在那裏,靜靜的看著,流目泛光,約半晌,悄悄的離去。
燕朝女子以恬靜為美,許王妃正是其中代表,腰如細柳,麵若桃花,動若旭風,靜若芍藥,濃淡相宜的調子,不溫不火的個性,是賢妻良母的標準姿態。若他家女子如此,就不會寫下如此話語評價,獨獨這位王妃,用這些語言描繪,是有深意。旁人不知,但四皇子知道,這位禦賜的側王妃,正是林貴妃最得意的作品。
許氏乃是林貴妃外戚,她的生母出閣前是許家小姐,這位側王妃,是她表舅的小女兒,表舅為了巴結定盧公,從小就送她進府調教,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林氏早就打算給四皇子安一個賢內助,皇後對這事也沒阻攔,還在中宮例行朝拜中,當麵感謝林貴妃,為其兒子結下良緣,算是一時佳話。但誰都知道,這位新晉的王妃,是林氏的眼線,四皇子也不是愚笨到可以隨便讓人玩弄於鼓掌中的人物,夫妻雙方相敬如賓,一切如常,夫妻之間常以書畫自娛。三年前王妃也曾有喜,可惜尚不足四月就小產,為此四皇子還特地前往林蔭寺祈福,表現出情深姿態。
越是平靜,越是可疑。這是林貴妃給四皇子下的斷語。雖然這對母子一直平穩恭和,尤其是在立太子時,沒有以嫡子身份爭辯,做個辦事王爺,當她在德帝耳邊煽風點火時,還惹得龍顏不悅,嗬斥她恪守宮規,不應該貪得無厭。畢竟兩個都是自己的兒子,皇帝當然不想見到手足相殘,現在四皇子讓賢,正順了他的意。
前朝曹孟德,司馬仲達都是蟄伏多年,最終取得大位,現在德帝仍值壯年,這太子能否最終繼承大統,實在不好說啊,謹慎一些還是好的。許王妃,算是半個廢子,林貴妃敏銳察覺到她的異樣,畢竟哪個女子在四皇子麵前會放不下身段,沒手段,才能攻人心,雖然她還是能傳遞一些消息給她,多是無關痛癢,有時還流露出愛憐的神態。唉,罷了,罷了,如果四皇子沒有異動,算是給自己的表舅呈送一番美事,人,果然難逃一個情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