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二章 彙賢宮妃(1 / 2)

太祖相信命理之術,取乾數九,建設九個宮殿。前宮為商議國事清寧殿,取政清安寧之意;位於宮城外城三重護牆之中心。皇帝居住的元德殿,取天地之元,德勤兼備之意;後七宮分為永泰宮、宜仁宮、蓬萊宮、彙賢宮、聚華宮、鹹福宮和聞仙殿。如七星伴月分布在內城各區域,中間由連廊相連,每個宮室各自又有,獨立院落,動靜相宜,雖然沒有前朝阿房大氣,但也精致許多。

永泰宮為皇後正宮,位於德帝清寧殿東北方,取福保江山,永世太平之意,皇後有輔佐皇帝護佑江山之責,按照宮製,皇後為後宮之首,統領各宮,而皇後性情淑嫻,常年禮佛,現在林貴妃隻手遮天,成為名副其實的後宮之主。彙賢宮便是林貴妃宮室,各國珍饈,無暇擺放。

聞仙殿是太後住所,當朝太後早薨,聞仙殿為其佛堂,每月朔,望兩日及太後聖望日(生忌,死忌)皇後率眾妃到聞仙殿跪經,便是一年中最熱鬧的時候。

其他各宮都對她甚是懼怕。其他各宮為德帝的後妃居住。皇子成年後於皇城開衙建府,太子居於尚德宮,位於宮城左門外,與宮城相連,平時也由禁軍護衛。

彙賢宮屬於較小的一落宮殿,位於宮城的北方,雖然也是標準的二進院落,但卻隻有林貴妃獨居的宜仁宮三分之一大小,三位宮妃居住在此,加上侍候的宮女太監,沒有一間空房。中間的祝願後院摘著兩棵嶺南引種的木棉和朱瑾,再加上幾簇月季,堆幾塊芙蓉石,也算是一個小景。

宮主為九嬪之首王淑媛,側室居住著李婕妤和越容華。燕帝後妃共二十一人。王淑媛,戶部前侍郎王庭知之女,閨中字如意,由於父輩子侄不孝,全是遊手好閑之輩,多年沒中舉,朝中勢力弱,受到德帝的清冗政策影響,即使按照蔭封製也隻是後補一個樞密院的平章正事,這個位置在前朝還是的大官,衛浴宰相位下,而在本朝太祖定下的集權原則後,便是個無油水的閑差,導致門庭冷落,王氏在後宮也沒說話份量。王氏屬於德帝為皇子時的妃子,彈得一手好琴,得先太後歡喜,讓德帝那為常侍,溫軟內向,,舞不起風浪,又沒有生有皇子成年,隻有一個二公主,屬於宮裏的邊緣人物,當她知道皇上要選一位公主和親時,便天天以淚洗麵。下人奇怪,她自己卻清楚得很,當婚公主有三人,三公主和五公主都是有強大家族勢力,嫁到敵國聯姻,一直都是皇室不受寵的公主的宿命,雖然躂坦有意娶頤和公主,按照林妃的個性以及皇帝的寵愛,定會選擇他人,若是在國家強大時,都是由貴族子女代嫁,現在國勢疲弱,連久居深宮的婦人都略有耳聞,怕這次真的會遣嫁自己的女兒。北地苦寒,千金之軀怎麼能受得了,白發人送黑發人,隻怕連送的可能都沒有,雖然韃靼受漢化影響深遠,但又有誰能保證自己的女兒,會埋骨荒原。可是自己位份低,無法及時見到處在聚華宮中的三公主,隻能等到望日,才有一個時辰的敘話時間。

二公主年早就過了婚嫁之期,年二十有三。宮裏的侍女,過了二十五歲就可以申請告老還鄉,而公主過二十未嫁,除了外戚勢力弱,最重要是留作和親選擇。不過再怎麼留,也留不過二十五歲,皇家女孩的命運,本來就不是可以選擇的。王淑媛除了掉淚也沒有別的辦法。前幾日在躂坦使者拜見陛下後,娘家就托人送來信,除了日常請安的客套話語,洋洋曬曬的三頁紙,什麼不負聖恩,恪守宮規,順應天命等意思,不外呼傳達一個意思,如果皇上選定二公主和親,千萬不要強出頭,忤逆龍顏。家裏是怕定盧公家族的報複,造成整個王氏一族受到牽連。現在朝中,太子雖不可隻手遮天,因其有外戚定盧公撐腰,勢力強壓其他皇子不止一個頭。

唉,幾日一直落淚,麵容憔悴,引發喧咳舊疾,早上到皇後的永泰宮朝朝侍時,還被林貴妃冷嘲熱諷,有失宮規,還好皇後寬容,特準二公主以探病名義到彙賢宮服侍,並賜予百年人參兩支,南珠一斛作為藥飲。看來大家都認定二公主會遠嫁躂坦,送點順水人情,隻要不是自家女兒嫁人,其他的都好說。

讓王淑媛如此頭痛的正主,現在正在其母妃宮中。頤和公主,年芳十八,德帝的掌上明珠。是林貴妃的小女兒。原本有一個長六歲的姐姐,因宮中突發急疫(天花)年僅五歲便駕鶴西去。病死是官方說法。宮中多年流傳一個匪夷所思的故事,頗有點當年武後殺嬰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