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1章 珍禽異獸(25)(1 / 3)

白日,犰狳躲在自然形成的洞穴或自掘的洞穴裏,洞穴狹窄,截麵為圓形,直徑大概有8~10英寸,有時可達25英寸長。通常地穴有幾處分支,其中的一個終止在一個巢穴處。巢穴裏麵鋪著柔軟的樹葉和幹草。一隻能幹的犰狳能打幾個洞穴,每個又都有幾處出口。這些洞口隱藏在樹根間、空樹杆裏或堤腳下。

爬行中,犰狳能翻過電籬,在淺水中跋涉。如果河流較窄,犰狳就深吸一口氣,潛進水中,從河底爬上對岸。如果河寬,它就吸入空氣,讓腸胃漲滿,然後遊過去。

在昆蟲食物供不應求時,犰狳就會增加覓食時間,連白天也外出活動。覓食對象也擴大到小型蜥蜴、火龍、蛇、青蛙和蟾蜍。它偏愛蛇蛋,偶爾也吃鵪鶉、火雞和其他地麵築巢的禽蛋和幼禽。有些犰狳也吃偶然遇到的雞蛋和小型哺乳動物。

雌雄犰狳一般占據不同的領地。可是當夏末交配季節到來時,雄犰狳就出發去尋找雌性配偶。交配後,它們再度分道揚鑣。犰狳在孕期有一種獨特的生理機能。一個受精卵會很快分裂為獨立的兩個,然後再分裂為獨立的四個。四個受精卵具有絲毫不差的染色體結構。然後這種分裂停止了。之後在輸卵管中,它們“暢遊”一個月左右進入子宮。一般同一胎出生的幼犰狳都具有同一性別。這一現象使科學家有機會研究同一組基因是如何對動物的後代的生長和發育發揮影響的。

犰狳的懷孕時間決定了小犰狳在每年三月後或四月出生,那時昆蟲食物豐饒。出生時的小犰狳身體發育幾近完成。除了身體大小,各方麵都幾乎和成年犰狳一樣。它們的甲胄柔軟,易於彎曲。隨年齡的增加,鎧甲會變硬。出生後幾個小時,小犰狳就已經可以跟著媽媽去夜襲覓食了。不過,斷奶還要兩個月後。那時,它們就各自外出尋找自己的領地去了。小犰狳兩到三年成熟,除非發生意外,壽命一般為10~15年。

吸血蝙蝠

美國好萊塢拍過一部電影《吸血蝙蝠》,說吸血蝠在夜間會變成人形吸血鬼,這全都是虛構的。其實,吸血蝠隻不過是一種在夜間活動的嗜血動物而已,並不能夠變成會飛而且威力無比的人形吸血鬼。吸血蝠的唾液裏也沒有毒,隻是含有一種使血液不凝固的物質。

吸血蝠是一種身體短小肥胖,腿短毛長,有翼膜,足爪強壯,適於遠跳的動物。最大的體重不超過30~40克。與其他類蝙蝠相比,吸血蝠的爪子更長,牙齒更尖利。上門齒特大,上犬齒成刀狀,均有異常銳利的“刀口”。白天,它們成群地棲息在貼近地麵的矮樹叢中,黃昏時出外覓食,經常在飛翔中捕捉老鼠、青蛙等小動物,把獵物的血吸幹後再把屍體拋掉。當吃不到血時,也吃一些水果和鮮花。

本科食性特殊。它們在天黑之後才開始活動,每晚定時覓食。白翼吸血蝠和毛腿吸血蝠嗜吸鳥血,而吸血蝠則吸哺乳類血。它們降落於牛、馬、鹿等寄主附近地麵,然後爬上前肢到肩部或頸部,利用其上門齒和犬齒,能切開幾毫米厚的皮膚,用舌舔食流出的血液。偶爾也在家畜腳上吸血,它能不時迅速跳動,以避免寄主腳的防禦動作而造成傷害。由於吸血蝠唾液中的抗凝血劑,能使血液減速凝固而吸血相當順利。每頭蝙蝠每晚吸血量超過其體重的50%,一隻34克的吸血蝠,每晚大概吸血18克。吸血蝙蝠如此大量吸血,在一些地區妨礙家畜生長,也由於它傳播狂犬病和其他疾病,因此它們是些令人討厭的動物。吸血蝠偶爾也吸人血。

吸血蝠腎髒的機能極為有趣,它有顯著濃縮廢物的能力。吸血幅在取食後不久便排尿,迅速喪失所吸血液中的大部分水分。這樣,蝙蝠在吸血後能輕裝飛回棲息地,既可減少能量消耗,也可減少危險。回到棲息地後,繼續消化這些脫水的血液,直到形成糞塊,不再喪失水分。

吸血蝠接收超聲波的神經係統不很靈敏,反應不如其他蝙蝠敏捷,因此容易被捕鳥網網住。但是,它們的鼻子很靈,在遠處就能嗅出獵物的氣味。

蝙蝠善飛,是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但也許是太精於飛行,長期以來,他們中的大部分幾乎失去了在陸地上行動的本領。不過科學家們對吸血蝙蝠的研究發現,這種蝙蝠具有“令人吃驚”的奔跑能力。

吸血蝙蝠一直都是最令科學家們感興趣的蝙蝠種類之一。與其他隻能在天空中遊刃有餘的蝙蝠們不同,吸血蝙蝠在陸地上也具有相當強的靈活性,能前行、側身走、後退,想飛的時候一飛衝天,被稱為“會跳霹靂舞的蝙蝠”。它在地麵上可以“躡手躡腳地”向自己選定的目標靠近,比如一頭牛、一匹馬,然後躍上對方脊背,開始吸取血液。而其他種類的蝙蝠們落到地上時,隻能極為笨拙地行進。

《自然》雜誌報道說,吸血蝙蝠引起了美國康奈爾大學科學家丹尼爾·裏斯金和約翰·赫曼森的極大興趣,兩人專門設計了一個實驗來測試吸血蝙蝠的陸地移動能力。他們在一個樹脂玻璃製成的籠子中,放置了一個類似跑步機的特製裝置,然後將5隻成年的雄性吸血蝙蝠放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