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0章 珍禽異獸(24)(1 / 3)

揚子鱷如在陸地上遇到敵害或獵捕食物時,能縱跳抓捕,縱捕不到時,它那巨大的尾巴還可以猛烈橫掃。遺憾的是,揚子鱷雖長有看似尖銳鋒利的牙齒,可卻是槽生齒,這種牙齒不能撕咬和咀嚼食物,隻能像鉗子一樣把食物“夾住”然後囫圇吞咬下去。所以當揚子鱷捕到較大的陸生動物時,不能把它們咬死,而是把它們拖入水中淹死;相反,當揚子鱷捕到較大水生動物時,又把它們拋上陸地,使獵物因缺氧而死。在遇到大塊食物不能吞咽的時候,揚子鱷往往用大嘴“夾”著食物在石頭或樹幹上猛烈摔打,直到把它摔軟或摔碎後再張口吞下,如還不行,它幹脆把獵物丟在一旁,任其自然腐爛,等爛到可以吞食了,再吞下去。揚子鱷還有一個特殊的胃。這隻胃不僅胃酸多而且酸度高,因此它的消化功能特別好。

揚子鱷的子孫曾興旺發達過,七八十年前,安徽蕪湖萬春圩一帶的河灘上還生活著很多揚子鱷。據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回憶,可是到了1949年,那裏已很難聽到揚子鱷的吼叫聲了。現在,揚子鱷的分布區不斷縮小,數量也日益減少。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分析起來,主要還是棲息地環境的破壞。加上揚子鱷全身都是寶,它的肉曾是宴席上的佳肴,它的皮是製造高檔革製品的上好材料,它還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因此遭到人們的亂捕濫殺。又因為揚子鱷是一種肉食性動物,能在圩堤上挖穴打洞,因此農民曾把它當作有害動物,見了就捕殺。揚子鱷已處於幾乎要絕滅的境地。

為此,我國政府於1972年將揚子鱷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973年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將它列入重點保護動物名錄,禁止貿易。1981年,據專家估計,野外生存的揚子鱷僅有300~500條,這一物種可能在10年內絕滅。然而令人高興的是,時至今日,揚子鱷不僅沒有絕滅,而且數量已大大增加。這一人間奇跡又是怎樣創造出來的呢?

為了保住揚子鱷這一物種,改變瀕臨絕滅的狀況,讓它世世代代生存發展下去,我國政府投入了巨大的物力和人力,建立了安徽國家級揚子鱷自然保護區和揚子鱷繁殖研究中心。

可是僅靠揚子鱷自身的繁殖,仍無法挽回種群趨向絕滅的總趨勢。從70年代起,我國的科學工作者邁上了充滿坎坷的人工繁殖揚子鱷的征途,現在我國人工孵化鱷卵、人工繁殖鱷群技術已走在世界前列。在他們不懈的努力下,揚子鱷的數量已從建場初期的170條增加到4000多條,現在每年的繁殖數量都在1000條以上,揚子鱷已成為被國際貿易公約批準的第一種可以進行商品化開發利用的受脅動物。

關於揚子鱷,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發生在我國浙江省長興縣一個叫尹家邊的小村莊裏。1982年,尹家邊的農民捕獲到一雌一雄兩條揚子鱷,雖然生活窮困,但他們懷著“決不讓國寶在我村失傳”的樸素信念,自發建立了也許是世界上最小、最簡陋的自然保護區。尹家邊的村民用一雙勤勞的雙手和一顆赤誠的心,為國寶——揚子鱷自行做窩12次,產下了236枚卵,並孵出幼鱷208條,存活了170條。人們保護了揚子鱷,揚子鱷一定會為人類造福。

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位於安徽省宣城地區。麵積44300公頃,1975年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1986年晉升為國家級,主要保護對象為揚子鱷及其生態環境。

本區地處江南占陸與金陵凹陷的過渡地帶,全境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地形錯綜複雜、溝塘、渠、壩星羅棋布,在海拔300米以下的池溏、溝衝、山窪和水庫中,分布有我國特有的,也是現存最古老的爬行動物——有“活化石”之稱的揚子鱷。揚子鱷與美洲密西西比河鱷為目前世界上僅存的兩種淡水鱷,數量極其稀少,被國家的列為一級重點保護動物。保護區建立以來,通過采取就地保護和人工繁殖相結合的措施,使揚子鱷的種群得到較大幅度的增長,初步解除了該種瀕臨滅絕的危險。

雙角犀鳥

在中國分布於雲南西南部兩雙版納州的猛臘、景洪、臨滄地區的耿馬、滄源、德宏州的盈江那邦,為留鳥。國外分布於印度、尼泊爾、緬甸、泰國、越南、老撾、柬埔寨及馬來半島、蘇門答臘等地區。

雙角犀鳥是大型鳥類,也是我國所產犀鳥中體形最大的一種,體長達120厘米左右。雄性成鳥長著一個30厘米長的大嘴和一個大而寬的盔突,盔突的上麵微凹,前緣形成兩個角狀突起,如同犀牛鼻子上的大角,又好像古代武士的頭盔,非常威武,因此得名雙角犀鳥。雌鳥的羽色和雄鳥相似,隻是盔突較小。有趣的是雄鳥眼睛內的虹膜為深紅色,雌鳥的卻是白色,在它們的眼睛上還生有粗長的睫毛,這是其他鳥類所少見的。

雙角犀鳥是一種留鳥,主要棲息於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腳平原常綠闊葉林,尤其喜歡靠近湍急溪流的林中溝穀地帶。它在繁殖期間常單獨活動,非繁殖期則喜歡成群活動於高大的榕樹上。每到果實成熟的季節,犀鳥群大多固定在一個地點取食,直到食物吃盡才更換新的取食地點。它們也常常成群飛行,一個接一個地前後魚貫前進。飛翔時速度不快,姿態也很奇特,頭、頸伸得很直,雙翅平展,作幾次上下鼓動後,便靠滑翔前進,然後再鼓動幾下翅膀,如此反複進行,如同搖擼一般。由於翼下的覆羽未能掩蔽飛羽的基部,所以在飛行時飛羽之間會發出很大的聲響。它在鳴叫時,頸部垂直向上,嘴指向天空,發出粗厲、響亮的叫聲。日落時,便飛到為密集的葉簇所遮蔽的大樹頂上過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