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培養孩子的成功品質(6)(3 / 3)

如何讓孩子從繁重的功課中解放出來,從電視機、遊戲機旁邊走向奧妙無窮的讀書生活呢?

1.幫助孩子選好書

一個家庭有沒有書,孩子是不是經常能接觸到書,這與孩子是不是喜歡閱讀有著很大的關係。如果條件允許,隻要是對孩子有益的書籍,先買好,放在孩子每日見到的地方。天長日久,孩子每天所見都是書,隨意翻翻,慢慢就會對書籍產生興趣。對於開闊孩子視野來說,書多一些當然好,但對於一些重要的、需要長期培養的方麵,書並不是越多越好,多了就會雜亂,內容良莠不齊。因此在每一個方麵選好一本書,就像選好一位老師一樣重要。有的孩子讀了五本書,可能不如一個孩子隻讀一本書。就像你去聽別人講話,碰上一個智慧的人,你會停下來,久久聆聽;而碰上一個嘮嘮叨叨,又沒有多少見識的人,則隻會敗壞你的興致。根據不同的年齡階段,3-6歲的兒童喜歡有色彩圖畫的小故事、科幻故事以及動物的童話,那些短小、生動、易背誦的重疊句對他們也特別有用。6-8歲的孩子對書籍開始有偏好,除了父母認為重要的以外,可讓他們自己去選擇。8歲以上的孩子,喜歡一些幽默、民間故事、古典名著以及奇幻、偵探故事。

2.激發起孩子的強烈興趣

為了使讀書生動有趣,首先要激發起孩子們的強烈興趣,在你給孩子們讀一本新書之前,你可以先讓他們了解封麵的內容,並讓他們去猜想這本書將要講述一個什麼樣的故事等等,然後你可以一邊讀一邊指著書中的圖畫和人物問他們:“你們認為這是什麼意思?”讀完一本書後,你還問他們:“這個故事中,你最喜歡什麼?你認為或者希望以後的故事該如何發展?”這種積極的閱讀方式特別有助於孩子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紐約州立大學的一項調查研究表明,對學齡前兒童來說,在父母的幫助下采取積極、投入式的閱讀方法,其語言和思維發展水平要提前6-8個月。

3.不宜對孩子的閱讀過程管得太死

好奇、好動、缺乏耐心和持久力是孩子普遍的心理特點。他們喜歡的閱讀方式是一會兒翻翻這本,一會兒翻翻那本。對此,父母不必過多的去管他。通常,在這一階段,隻要是孩子願意把一本書拿在手上津津有味地翻看,父母就應該感到心滿意足了。因為,這類表現完全符合孩子的早期閱讀心理,是孩子在閱讀求知的道路上邁開重要一步的標誌。

4.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

★創造好的閱讀環境。在家裏,給孩子一個小書架,請孩子安排自己的書。孩子閱讀時,盡量保持安靜。

★鼓勵孩子自己選擇讀物,和孩子討論哪些是適合他們看的讀物,哪些是他們自己特別感興趣的讀物,並以此為標準選擇讀物。給孩子一定的選擇讀物的權利。如果為孩子訂閱報刊,請孩子自己選擇。

★鼓勵孩子記筆記。隨便寫什麼都可以,寫個簡單的書名也好,可以培養孩子要從閱讀中獲取一些東西的習慣。

★ 愛惜圖書。保持圖書整潔。不撕書,不折頁。鼓勵孩子保存看過的圖書。

……

5.經常與孩子交流

與年齡較小的孩子一起閱讀和創作(如編故事等),與年齡較大的孩子一起討論和交流。如果孩子在閱讀中提出問題,盡量回答孩子的問題。同時,在家裏,最好常備一些少年兒童百科全書類的書籍。當兒童提出問題時,引導兒童從書籍中尋找答案。啟發兒童討論思想、藝術方麵的內容,盡量讓孩子發表自己的見解。

6.在實踐中學知識

如讓孩子在生活中學習,想讓孩子認識動物的生態習性,就可以帶孩子到動物園或寵物店,用來輔助書本上的學習,把“嚴肅的認知”,轉化成活生生的經驗。又如對於孩子感興趣的問題,家中藏書查不到,為解決幾個問題買很貴的百科全書沒必要,就可以為孩子到附近的圖書館辦一張借書證,教給他借書的程序,培養他求知和收集材料的習慣。

7.父母要成為孩子讀書的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