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培養孩子的成功品質(4)(3 / 3)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父母勇擔生活的重任、勇鬥歹徒,會讓孩子自豪和崇敬。相反,父母若怕困難、對黑暗流露出恐慌、在歹徒麵前嚇得發抖,就會讓孩子感到羞愧,從而消極地影響孩子。

另外,可以用勇敢者的形象感召孩子。在現實生活中,在曆史傳記和文學作品中,有許多勇敢人物的故事。父母可以講機智勇敢的抗日小英雄王二小、舍己救人的賴寧、克服困難捐助貧困學生的小學生李扶陽。可以講曆史故事,如“李寄斬蛇”的故事:小女孩李寄冒著生命危險,砍死大蛇,為民除害。父母還可以與孩子共讀有關勇敢者的文學作品,如《紅岩》。“紅岩魂”震撼了許多少年兒童的心,父母和孩子共讀《紅岩》,作品中的英雄人物會激發孩子真正的勇敢精神。

3.給孩子鍛煉的機會

孩子膽大心細是在實踐中鍛煉出來的,父母要多給孩子實踐的機會。著名科學家居裏夫人就注意孩子勇敢精神的培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居裏夫人把大女兒帶到戰爭前線救護傷員,讓她在艱苦環境中鍛煉。1918年,居裏夫人要兩個女兒留在正遭德軍炮擊的巴黎,並教育他們:在轟炸的時候不要躲到地窖裏去發抖。

父母要大膽地讓孩子接觸自然,接觸社會,獨立承擔責任。當然,父母給孩子鍛煉膽大心細的機會,也要進行相應的知識教育。知識可以幫助孩子消除恐懼,也可教會孩子如何勇敢。如帶孩子上街時,告訴孩子交通規則和交通安全知識,說明怎樣走危險,怎樣才安全。許多父母還叮囑孩子記住必要的電話號碼,如父母單位的電話,警察局電話,消防電話,醫院電話等。

4.不要恐嚇孩子

孩子怕某物、某種情境,常與父母的恐嚇有關,如父母在黑夜裏嚇唬孩子說房外有“鬼怪”、“壞人”,結果孩子害怕黑暗。父母要多鼓勵孩子參加夜間活動,鼓勵孩子克服學習上的困難,鼓勵孩子在課堂上大膽發言。

5.讓孩子自己多思考

讓孩子膽大,重要的是教孩子如何膽大,這就要養成孩子遇到問題多思考的習慣。一方麵,父母要讓孩子思考自己行為的意義。讓孩子知道走夜路是勇敢的表現;體育比賽不怕累是為班上爭榮譽;克服學習上的困難是為了學習進步和掌握知識;勇鬥歹徒是為了人民生活的安寧等等。父母要引導孩子把他對行為的正確理解化作道德觀念。一旦養成了道德觀念,孩子的勇敢行為就會更自覺、更自然。另一方麵,父母要讓孩子思考如何實施勇敢行為。孩子知道了如何實施膽大行為,他就有了做出勇敢行為的心理準備。如交給孩子新任務,引導孩子提出完成任務的方案;孩子當了班幹部,讓孩子思考怎樣發揮一個班幹部的作用,如何做好工作。孩子思考得越多,他就越有膽量,行動就越果斷,辦事也就越細致周到。

6.教孩子適應環境

約翰夫婦假日裏帶著孩子到山區旅遊。每當經過山澗時,就叫孩子觀察水勢,尋找水流較淺或較緩的涉水點,然後由父母決定是否可行。如果選擇不當,就講明道理,並教孩子怎樣識別水深及流速。上山時,他們從不乘坐纜車,而由孩子選擇登山路線,途中遇到陡崖峭壁,讓孩子判斷有無危險,決定是否攀登,並問孩子怎樣保證安全。經過多次跋山涉水的實踐,孩子自然那不怕山高水急,不但敢冒險了,而且也變得細心了。

培養孩子的創造能力

創造力是一項綜合性的能力,它與一個人的想象力、思維能力和個性特征關係非常密切,隻有了解了創造力與這三者的關係,才能掌握創造力的本質,也才能找到各式各樣的方法來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創造力是一個人在傳統知識和習慣的包圍中,發現、探索、掌握事物的能力。也就是說,創造是無法在現有知識中找到的。而富有創造力的品質對一個人來講更是非常重要,這將決定他在事業上能否取得成就和能取得多大成就。在經濟生活中更是如此。如果家長期望自己的孩子獲得良好的理財能力,在將來掙得一筆可觀的財富,富有創造力的品質培養是必不可少的。這個世界到處都充滿著激烈的競爭,商機的難以捕捉和人的生存空間正在變小,這也是人所共知的事實。經濟上的成功常常隻屬於那些能夠不拘一格和獨辟蹊徑的人,而這些都是富有創造力的品質帶給人的饋贈。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創造力,隻是我們做父母的沒有發現。例如,有的父母對待孩子提出的問題,要麼給予現成的答案,結果使孩子漸漸養成懶得動腦筋的習慣;要麼置之不理,甚至叫孩子閉嘴。也有些好奇的孩子喜歡把家中的東西拆開來探究,而父母將其視為“不務正業”,當然少不了一頓責罵,孩子的創造性便漸漸消失了。發明家愛迪生曾經說過:“善於創造的人,往往具有一個奔馳的腦筋。”給孩子一片“破壞”的天空,孩子“破壞”失去的隻是可估量的價值,而得到的卻是孩子一生受用不盡的財富:思考、創造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