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培養孩子的成功品質(4)(2 / 3)

3.給孩子鍛煉的機會

很多孩子從來沒有做過家務,哪怕是幫父母擦擦桌子,或是洗洗碗。當然,這並不是說孩子不去做,而是父母沒有給孩子做的機會。當看到孩子想要做一些家務的時候,父母不是嚷嚷著讓孩子去做作業,就是害怕孩子會搞破壞。然而,孩子的生活中不是隻有一味地學習,父母要讓孩子試著接觸生活。

4.讓孩子自己尋找答案

父母們幾乎都遇到過這樣的孩子,他們會無休止地提出一個又一個問題。麵對孩子所提出的問題,許多父母的做法是:立刻告訴孩子答案。這種做法看起來似乎沒有什麼不對,但是,這樣會讓孩子遇到問題就發問,根本不試著自己找答案。因此,父母在麵對孩子的問題時,不要給出答案,而是讓孩子自己去尋找答案。

5.讓孩子自己解決困難

現在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對於孩子來說幾乎沒有什麼困難。但是,社會中畢竟還是有一些窮困的家庭,根據一些調查研究,在貧困家庭中生長的孩子比生活在富裕家庭中的孩子更有能力解決困難。麵對這種現象,有些父母就開始想辦法為孩子設置一些困難,讓孩子自己去解決。這樣一來,孩子獨自解決困難的能力就會隨之提高,不會一遇到困難就逃避。

6.讓孩子自己試著去抓住機遇

人的一生中會有很多機遇,機遇總是偏愛有準備的頭腦。當然,不僅要有頭腦上的準備,還有善於抓住機遇。如果一個人不善於抓住機遇,縱使他滿腹經綸,機遇也會和他擦肩而過。因此,父母要做的是鍛煉孩子自己去抓住機遇,而不是把機遇擺在孩子的麵前,或者是替孩子去捕捉機遇。如果父母總是這樣做,孩子就永遠學不會怎樣走向成功。

7.讓孩子自己去選擇

孩子的自主性往往表現在他的選擇上,但是,父母總是害怕孩子自己選擇錯了,總是不敢把選擇的權力交給孩子。但是,父母如果從來不給孩子選擇的權力,那麼,孩子也就永遠學不會選擇,永遠沒有自主性。因此,父母要試著讓孩子自己去選擇。當然,讓孩子自己選擇並不是說父母可以撒手不管了,父母可以在事前為孩子提供一些有關的情況,幫助孩子分析各種可能,並且要告訴孩子,自己選擇了就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培養孩子膽大心細的優點

父母不要動不動就將害怕掛在嘴邊上,特別是不要與某些特定的環境聯係起來。如在黑暗中,在與孩子獨處時,此時若表現出害怕心理,孩子就會認為這種環境是可怕的,是孤立無援的。受這種心理影響的孩子,常常會在走向社會時產生恐懼心理。

男孩子時常吹噓自己的膽量,瞧不起膽小的人。這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但是不管是膽小的男孩兒還是膽大的男孩兒,父母都不想讓自己的孩子長大後成為不敢麵對人生、在困難麵前縮頭縮尾的懦夫,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膽量。

粗心的孩子在做作業時不專心,做完作業後不檢查,因為他們習慣於父母幫助檢查。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檢查並改正錯誤,這樣才能有助於孩子克服粗心的毛病,養成細心的好習慣。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做事細心。

膽大心細的孩子會成功,因為孩子隻有膽大心細,才能成為生活的主人和強者,才能真正賦予生活以美善,才有新發展,才能體現人的尊嚴與榮耀。喪失生活的勇氣,成了膽小鬼、可憐蟲,不能麵對生活的挑戰,就會喪失生活的一切。不思考,魯莽、輕率,就會攪亂生活的秩序。膽大心細才能從容不迫、有條不紊地應付生活中可能出現的危機。

那麼,怎樣培養孩子膽大心細的優點呢?

1.首先為孩子設立一個標準

父母要告訴孩子膽大心細的標準。不少孩子認為膽大就是不怕死,敢打敢衝,這種理解是膚淺的、片麵的。父母要告訴孩子如何膽大才是正確的。為朋友義氣打傷同學不是勇敢,在課堂上起哄不是膽大,與老師對抗、不做作業、翻越街上的欄杆、騎飛車都不是勇敢。真正的膽大、勇敢應該體現在為了維護人民的利益、國家的尊嚴、家庭的名譽和個人合法權益的行為上。

膽大體現在學習、工作和思想鬥爭各個方麵,包括以下幾個方麵:其一,不怕危險,但不莽撞。如不怕黑暗,不怕獨自在家和獨自趕路,不怕動物,不怕嚴冬酷暑。其二,不怕困難。不畏學習艱苦,不畏路途遙遠,不畏新任務與新變化。其三,勇於鬥爭。勇於承認錯誤,勇於同壞行為和壞思想作鬥爭。其四,不懼痛苦。不怕打針吃藥,不為病痛屈服。

心細即在行動之前對事情正當與否、如何行動有迅速而周密的思考,因而行動起來麵麵俱到,有條不紊。一個人隻有心細,辦事才會穩妥。父母要讓孩子養成思考的習慣,讓孩子做到凡事三思而行。

2.為孩子樹立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