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長長的大河自己挖(1 / 1)

長長的大河就像地球的彩帶,曲曲折折,蜿蜒在大山和平原之間。世界上最長的河是尼羅河,全長6600多千米。中國的黃河孕育了幾千年的華夏文明,被稱做母親河。這些河都是天然形成的,你聽說過人類自己挖掘出來的大河嗎?這麼大的工程,估計得挖多少年呀,下麵我們就去看個究竟吧。

它是世界上最長的運河

這條河是世界上最長的運河——京杭大運河。京杭大運河北起北京,南達杭州,流經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六省市,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係,全長1700多千米,從開鑿到現在已經有幾千年的曆史。

誰是挖運河的第一個皇帝?

在周朝的時候,中國東南長江下遊有個諸侯國吳國。吳王夫差在邗城(現在的揚州附近)開鑿運河,溝通長江和淮河,當時稱為邗溝,長約l50千米,是京杭大運河的起源,也是大運河最早的一段河道。

挖呀挖,一直挖到了北京

到了隋朝的時候,隋煬帝找了數百萬的人來開鑿通濟渠,溝通黃河與淮河兩大河流的水運;在黃河以北開鑿了永濟渠,北麵一直到達了北京,並疏浚改造邗溝,是一條以洛陽為樞紐,東南通到杭州,東北通到北京,貫通南北的中國東部大運河。

13世紀,蒙古族忽必烈建立了元朝,他把都城定在了北京,可是從江浙那邊運糧食要繞道洛陽,於是他繼續改造大運河,取了一條直路把糧食運到北京。從北京到杭州,縮短了900多裏的航程。明清兩個朝代,對大運河很多河段進行了改造。

大運河的貢獻可不小

中國的大江大河,大多是從西往東橫向流動的,而這條京杭大運河,就成為中國南北運輸的大動脈。古代的帝王要利用水道把征來的的糧食運到京城或者其他指定的地方,這就叫做漕運,運輸的糧食就叫做漕糧。大運河的修建,讓南北的漕運飛速發展。在運河邊上的很多城鎮都成了小有名氣的名城古鎮,江南成了當時最富有的地方。

還有哪些有名的運河?

除了中國的京杭大運河,國外也有很多運河,最有名的要數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了。蘇伊士運河是一條海平麵的水道,連接了地中海和紅海,在沒有開通蘇伊士運河以前,歐洲和亞洲之間船要繞過好望角才能到達,現在走蘇伊士運河縮短了一半的航程。巴拿馬運河是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通道,是世界第二長的大運河,它是一個水閘式的運河,被稱為“世界七大工程奇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