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中都會遇到幾個能夠啟示你人生的貴人,而文中的母親對乞丐來說,就是改變他命運的貴人。使他明白人不能靠乞討為生,應該自食其力,去創造自己的生活,別人的施舍隻能混過一時,而靠自己的勞動卻可擁有一世的無憂無慮。
生活,是需要我們用雙手維係的過程。
生活,是為了我們拚搏與奮鬥的展現。
信任無價
佚 名
有一個9歲的男孩非常喜歡鴿子,每天早晨他都要到廣場去喂鴿子。漸漸地,那些鴿子和小男孩熟悉了,它們會毫無顧忌地飛落到小男孩腳下,甚至飛到他肩膀上和手掌上。
有一天,美術老師對小男孩說:“你能帶一隻鴿子到課堂上來嗎?我們要學畫鴿子。”小男孩爽快地答應了,他帶回了一隻潔白的小鴿子。那堂美術課,同學們畫得格外認真。
然而當小男孩將那隻鴿子放飛到廣場時,那一群鴿子開始用驚懼的眼神盯著他,他一走近任何一隻鴿子,所有的鴿子都會飛走。從此,再也沒有鴿子願意飛到他身邊了。
隻是一次背棄,小男孩便失去了一群親密的朋友,這是多麼痛心呀。人與人之間何嚐不是如此呢?無論友情和愛情,都容不下一點兒欺騙,一次背棄便會造成一條難以彌補的鴻溝。相互間的信任是無價的,一旦失去,用什麼也換不回。
心靈智語
信任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
信任是人與人之間情感的交流。
信任是人與動物成為朋友,親密無間。
信任是人與人少了些猜疑,互敬互愛。
信任的建立需要月積月累,所以我們應珍惜這不帶任何瑕疵的情感。
享受痛楚
佚 名
美國西海岸邊境城市聖迭戈的一家醫院裏,住著因外傷而全身癱瘓的威廉·馬修。每天早晨他都要承受來自身體不同部位將近一個小時的疼痛煎熬。
年輕的女護士因馬修所經受的痛苦以手掩麵,目不忍睹。馬修說:“鑽心的刺痛固然難忍,但我還是感激它——痛楚讓我感到我還活著!”
當災難降臨到生命的運程裏,麵對痛楚,大多數人感到的是不幸,是失望,表現的是哀怨,是頹廢。而馬修從痛楚中發現喜悅,這似乎有點兒自虐般的荒唐。但置身馬修的處境,就知道這痛是一度癱瘓的神經的蘇醒,是重新恢複生命活力的希望。
痛楚,對於鶯歌燕舞、風和日麗的生命綠洲,代表著殘酷與不幸。但對於麻木無知覺,它又是生命的喜悅。因為如果痛楚感是一處斷壁殘垣的話,無知無覺的麻木則無異於死寂的戈壁沙漠。
自從潘多拉魔盒打開後,人就要麵對太多的痛。我們不能讚美痛楚,但它作為生命的一種感覺,從一個對立的角度激勵著生命,詮釋著生命。一個未經曆痛楚的人,必然對幸福缺乏判斷能力;一個不能感知痛苦的人同樣對追求缺乏方向感。
你為無所適從的“新潮”衝擊而苦悶嗎?為邪教和恐怖的肆虐而痛心嗎?
為某些權力的異化而憤怒嗎?為人欲的泛濫而疾首嗎?為正義的乏力、道德的退隱而蹙額嗎?這些都證明你的思想能力、道德良知、社會責任感沒有麻木!你為不斷膨脹的知識感到疲倦嗎?為劇烈的競爭感到勞累嗎?為下崗的危機感到擔憂嗎?這都證明你的自尊、自強、自製、自勵的靈魂還活著!
時時愉悅固能使人生美麗,痛苦照樣可以使人生燦爛;處處幸運固然能將生命的價值托起,困難同樣可以把生命的價值提升——隻要你能像馬修一樣,從痛楚中發現喜悅,從困難中找到激情!
心靈智語
痛,是你生命的體現,痛,是你人生的激勵。
人生中,愛會給你帶來痛,生活會給你帶來痛,命運會給你帶來痛,這些的痛楚就看你以怎樣的心態去對待。一顆平和的心可以化痛楚為快樂,一顆悲傷的心則使你走進了萬仗深淵。讓我們學會從痛楚中尋找快樂,痛楚照樣可以使我們的人生更加燦爛。
掙紮的美麗
佚 名
那是一個初冬的早晨,呼呼的北風將太陽的光芒吹得柔弱無力,法桐的落葉被來往的車輛碾壓著飛卷著,有的已經零落成泥;寒意使匆匆趕路的人們萎縮著,情不自禁裹緊了大衣。我正將頭縮進衣領裏走著,忽然聽到一個怯怯的聲音,先生,要買畫兒嗎?一個中年男子出現在我的前側,目光中含著祈求。仔細看時,一臉的胡子,像秋天的荒草,身上背著一個編織袋縫製成的大包裹,卷著被褥,這之上,是一個破舊的畫夾。承擔這一重負的是有些孱弱的軀體,說他孱弱,不但是因為他的蒼白和瘦弱,還有就是他不得不依靠一根拐杖保持平衡,因為他的左腿不知丟失在了什麼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