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背後的道理(2)(2 / 3)

在小城的路上行走,你經常會遇到一雙乞討的手執拗地擋住你的去路,大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意味,讓你的同情心在一次次或甘心或不甘心的施舍後逐漸變得麻木。這位中年男子很顯然沒有把自己淪為乞討為生的一列。我有些驚奇了。

我說好啊!這位男子於是很驚喜的樣子,將背上的行李很艱難地放下來,用手提了一下褲子——我看到將褲子捆在身上的是一根尼龍繩。他坐在行李上,將拐杖放在一旁,把畫夾支在那根健全的腿上,說,我為你畫素描,一會兒就行。

果不其然,畫一會兒就完成了,很簡單的幾筆,畫兒上的人物大眾化的麵孔,找不出我的特征,我雖然不懂繪畫的妙處,但這畫兒實在不敢恭維。他要兩塊錢,我給了他五塊,他執意不肯,說,老弟,我不是乞討的。說完一笑,這笑聲透過胡子,變成水汽,在空中手舞足蹈。

他又上路了,艱難地背起行李,架著拐杖,一蹦一跳地走進不斷伸展的街道裏,融入初冬的一片蕭索之中。我呆呆地望著他的背影,一個詞語忽然冒上我的心頭:掙紮。

我沒有問過他的身世,不知道這七尺之軀曾經飽受過怎樣的屈辱與壓抑,但他這種不向生命低頭、不向生活乞討的精神卻使我深深地震撼了。這是一個真實意義的生命,完整的高貴的生命。是的,真正的生命決不在乎命運的擺布,無論何時何地,他都保持著生命的本色和靈魂的高貴,而不容褻瀆。愈挫愈奮,越是困境就越是掙紮,卑微的生命因此散發出奪目的光輝。

掙紮首先是對命運的抗爭。老子有句很發人深省的話,天地不仁,視萬物為芻狗,任何生命的個體相對於浩渺的宇宙,都是那麼微不足道。當我們小心翼翼、認認真真又信心百倍地為我們的明天放飛美麗的憧憬時,很多猝不及防的打擊和挫折不知從哪個角落裏冒出來,同我們不期而至,讓我們的軀體和心靈承受生命超常的重量,把明天觸手可及的美好變為鏡花水月般模糊和遙遠。有多少人,因此消沉,自暴自棄,甚至選擇極端的方式了結生命。

魯迅說,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麵慘淡的人生。這勇士便是在逆境中的掙紮者。隻有掙紮會使山窮水盡變得柳暗花明,會使悲劇性的生命變得悲壯而偉大。截癱的史鐵生坐著輪椅講述遙遠的清平灣的故事,是掙紮;殘臂抱筆的朱彥夫寫出30萬字的極限人生,是掙紮;麵對癱瘓我不哭的桑蘭用迷人的微笑征服了全世界,也是掙紮。沒有掙紮就沒有瞎子阿炳如泣如訴的二泉映月,就沒有陸幼青死亡日記的生命回憶。

真正的掙紮,不僅僅是對軀體殘缺和病痛的抗爭,更多的是對靈魂的升華和改造。我看過陳凱歌訪談錄,其中有幾句話很感人,他說,在拍片子遇到困難時,我不和其他人一樣繞過去,冥冥之中,我總覺得一定有一個最完美的結局在那裏等著我們去發現,去尋找,所以我這時常常像困獸猶鬥,自己發狠去找到。困獸猶鬥不正是在靈魂的沼澤裏掙紮嗎?在我工作的縣城裏,有一位畫家,一個傍晚,我去拜訪他,夕陽透過窗戶照在他沉思的臉上,他談起這幾年從畫的感受,頗有感觸地說,人活著,其實是在同自己過不去,半夜鍾聲催人醒,既然活著就不該輕易睡去呀。他說得一點兒也不輕鬆。我明白他的意思,他是在藝術的道路上不斷地掙紮,衝破種種藩籬與禁錮,去尋求藝術的跳躍。這種掙紮盡管痛苦,卻換來超越。

活著有時比死去困難得多,放棄大多比堅守容易得多。沒有掙紮,生活也許平淡多了,安逸多了,但同時生命消亡得多了,如水的日子隻是時間的積累和生命的遞減,沒有任何意義。

不要輕言放棄,不要故步自封,待在繭裏沉睡,結果隻是下酒物,掙紮後,你就會羽化成蛾,淩空飛舞。

心靈智語

人生中有好多人都活在掙紮裏,剛畢業的大學生為找工作而遊走於城市的每個單位,是掙紮。醫院裏得了絕症的病人每天徘徊在生死之間,是掙紮。人生中本身就存在著這些個無耐,看到這些在人生道路上掙紮的人們,我們能做的隻有祈禱。希望他們早日從苦難中掙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