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探訪米脂:追尋毛澤東的足跡(2004年)(2 / 2)

附近的楊家溝村還有另一處著名的宅院,著名的原因是曾經招待過毛澤東,並且作為紅軍在解放戰爭中的指揮部,確切地說是在1947年11月到1948年3月間。楊家溝革命紀念館的館長折雄才介紹說,楊家溝是中國革命一個重要的地方,1947年12月這裏曾經召開了一次會議,毛澤東作了《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的報告,由此草擬了土地革命的綱領。這裏曾經住過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朱德和其他中國共產黨的高級領導,他們就是從這裏去的北京,途中在西柏坡作了短暫停留。當我問毛澤東給後人留下了什麼時,折雄才回答說:中國人崇仰毛澤東大公無私的精神,這是需要我們學習和仿效的,還有不怕辛苦和奉獻精神,為了人民,為了人民的團結而工作。向導告訴我說,這個莊園是馬氏家族的,與薑氏家族不同的是,馬氏人很明智,他們欣賞毛澤東,他們向毛澤東贈送了這座宅院。馬氏莊園的地主之一馬築平,於20世紀30年代畢業於上海同濟大學的民用工程係,之後留學日本,回國後建造了這座莊園,莊園包括了三種風格:本地風格,就是窯洞式的;西方風格,比如莊園的窗戶就非常類似哥特教堂的窗戶;還有日式風格,代表作是裝有流線型門的浴室。毛澤東和周恩來的房間有磚砌的床,想象一下,毛澤東身高一米八三,看來是必須橫著睡才行了;糧倉則是以非常先進的標準建造的,具有地下通風係統和可移動的隔層。

離楊家溝十幾公裏處就是米脂縣城,以漂亮姑娘著稱。當地的向導告訴我說,米脂可能是貂蟬的出生地,貂蟬是中國四大美人之一,是三國時期(公元前3世紀)呂布的女人;呂布是綏德人,綏德是因那裏的小夥子著稱的,有句話叫“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指的就是米脂的姑娘美麗,綏德的小夥子帥氣。說實話,在路上我並沒有看到很多漂亮姑娘,不過遇到了一位在等車的小夥子,正好是綏德人,倒的確長著一張帥氣的臉蛋。說回到米脂姑娘吧,在李自成紀念館裏,(李自成是一位農民英雄,他在17世紀初發起了反對明朝的起義)有一個本地優秀女性的展覽。除了美貌,這些女性都是在教育或者管理領域取得出色成績的,像曾經招待了毛澤東的馬氏家族三姐妹,她們在中國革命和科學領域都作出了不凡的貢獻。還有一位籍貫是米脂的女科學家則直接參與了“神舟5號”飛船的部件鑄造,還有另外一位在20世紀初創立了第一所女子學校。這樣的成績其實應該歸功於這個地區開放的傳統,因為許多當地人都與其他地區通商貿易。米脂的字麵意思是“小米肥如脂”,讓人記住當地小米的美味和豐富的營養,有種說法說,就是因為它,哪怕是在刺刀下,革命也一樣取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