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漢朝,我來了(1)(3 / 3)

竇嬰平叛立功,於是景帝就又給了他一個好差事,當時太子劉榮的老師,無奈碰上了一個不爭氣的主子,沒過多久,劉榮就被廢了。這下竇嬰又坐不住了,急忙為自己的學生出頭。

結果當然是無功而返,竇嬰又有小脾氣了,抱病甩手不幹了,直接躲到了南山上,這一去就是幾個月。

後來起起落落好幾次,竇嬰被廢了又用,用了又廢,跌跌撞撞終於挨到了武帝的丞相。

由此可見,竇嬰可獲得環保獎,因為他在單位時間內被反複使用的次數之多讓人驚歎。

又由此可見,竇嬰又是權臣中少有的血性人士,聰明中帶點兒狡黠,狡黠中又帶點兒耿直。

俗話說,性格決定命運,竇嬰無疑給晦澀、生冷的權力氣氛中增添了幾分靈動,但是靈動就意味著變動,變動就意味著不穩定,不穩定就意味著你的腦袋隨時落地。

後麵的路,我們隻能祝福這個有幾分性格的小老頭一路走好。

左腦

右腦的機能我們是有所了解了,下麵我們再看看左腦——田蚡。

你可別小看了左右之分,學問很大的。

在長期的社會實踐和曆史繁衍中,在漢文化圈裏漸漸形成了“右尊左卑”的文化積澱。《禮記·王製》記載:“殷人學國老於右學,學庶老於左學。”鄭玄注:“右學為大學,在王城西郊;左學為小學,在城內王宮之東。”

右尊左卑早有來頭,可這當今皇太後的弟弟、當今皇帝的舅舅怎麼就甘願當這左腦了呢?

田蚡可以說是一個比較優秀的操盤手,在成功讓姐姐王娡上市之後,又成功運作,讓其指數一路走高。

大家都知道,王美人的心機和策略是出了名的,正是因為如此,我們今天的主人公劉徹才有機會在曆史上露臉。

那麼我們不禁要想,這個女人莫非是狐妖化身?美貌和心機成正比的也多半是妖精。王美人不是妖精,頂多算得上一個比較有智慧的美女吧,在她的身後還隱藏著這麼一個人,正是這個人,在好多關鍵的點上點醒了這位野心不小的美人。

這個人就是王美人同母異父的胞弟——田蚡。

王美人娘我們都知道就是那個猛女臧兒,就是這個女人,在兩個男人身上都有所收獲,這兩個收獲也就是今天的王美人和田蚡。

也就是這對姐弟組合,在悄無聲息間幫助劉徹奪下了大漢的江山。

姐姐今天當了皇太後,衛綰又被免了相位,怎麼輪也似乎該輪到我了,雖說混個太尉是沒有問題的,而且太尉地位也和丞相平級,但我就是想當右腦。

正當田蚡頭腦發昏地想當右腦的時候,一個門客給田蚡提了醒。

這朝中的職位是擺資格、輪輩分的,光是這兩條,你就不如魏其侯竇嬰。再說了,你也是剛出道,怎麼也算個新人,新人就得拿出自己的謙遜,(混娛樂圈和混政治圈是一個道理)而且竇嬰還代表著竇太後,太後雖然老了,但在朝中的分量還是無人能比的,竇嬰如果當了丞相,那麼你必定就是太尉,這也不算是虧待你,還能博得老太後的賞識,何樂而不為呢?

田蚡一番苦思冥想,覺得確實是那麼一回事兒,於是便在姐姐麵前說了幾句,這幾招也確實是王美人的慣用招數,王皇後也立刻向兒子說了想法。

看來,竇嬰能當丞相,田蚡也幫了不少忙。

這樣一來,竇田組合似乎是比較完美了,但曆史又一次告訴我們基於算計之上的同盟是長久不了的。

史上最有名的書呆子

腦袋的事情是讓劉徹忙活完了,接下來就該灌輸思想了。

此時,到底用什麼思想治國似乎也是早有定論,因為當時的竇太後是黃老之術的忠實小粉絲,當時景帝給劉徹找的老師衛綰走的就是儒家學派,這可是氣壞了這位老祖宗,立馬就給劉徹又找了一個主張黃老學派的老師。

可憐的小劉徹,小小的腦子在兩種思想激烈的對峙下不停地換算,然而我們知道,電腦如果用兩種衝突的程序的話,就會導致係統癱瘓,劉徹也不例外。

在冷靜分析之後,劉徹似乎對於自己該學什麼有了答案。

漢武帝建元元年,即公元前140年,這是劉徹當皇帝的第一個年頭。年僅十七歲的少年天子屏氣凝神地簽發了一道聖旨,“求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人”。說白了,這就和咱們今天選拔公務員的考試是一個道理,不過好在開朝初期,當時的潭水還沒有那麼深,規則也還沒有潛伏起來。麵向的團體是廣大漢朝子民。

這次知識大海選的題目是“治國方略”。

他需要人,他需要智慧,很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