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退為進,這是一種大智慧。有些人喜歡在沒有完全了解真相的情況下亂下結論,甚至有時候會將一些莫須有的罪名加到你頭上。這時,如果你去辯解,反而會讓人覺得你越描越黑,即便最後得到澄清,也極可能給別人一種不好的印象,更何況有時候你無意之中真的會犯一些錯誤。因此,在麵對中傷、誹謗時,要學會隱忍退讓;在發覺自己犯了錯誤時,要勇於承認,知錯就改。
功高震主周勃辭相
周勃早年貧寒,劉邦起兵反秦時便跟隨其南征北戰。劉邦建漢後,周勃又參與平定諸王的叛亂,最後封為絳侯。公元前180年,呂後亡,諸呂作亂。周勃與丞相陳平、朱虛侯劉章等人果斷采取行動,智奪呂祿軍權,控製了北軍,平定了呂產的宮廷叛亂。誅殺諸呂後,周勃等人迎立代王劉恒即位,這就是漢文帝。
漢文帝即位後,朝廷對誅滅諸呂的人論功行賞,自右丞相周勃以下,都被增加封戶和賜金,數量各有差別。絳侯周勃散朝時小步疾行退出,十分得意;文帝對絳侯以禮相待,極為恭敬,經常目送他退朝。擔任郎中的安陵人袁盎諫阻文帝說:“諸呂驕橫謀反,大臣們將呂氏誅滅。那時,丞相身為太尉,掌握兵權,才天緣湊巧建立了這番功勞。現在,丞相對人主已有驕矜的神色,陛下卻對他一再謙讓;臣子和君主都有失禮節,我私下認為陛下不該如此!”袁盎的建議被采納。以後朝會時,文帝越來越莊重威嚴,丞相周勃也就越來越敬畏。
有一次朝會時,文帝問右丞相周勃說:“全國一年內判決多少案件?”周勃謝罪說不知道。文帝又問:“全國一年內錢穀收入有多少?”周勃又謝罪說不知道。緊張和慚愧之下,周勃已汗流浹背。文帝又問左丞相陳平。陳平說:“有專門主管這些事務的官員。”文帝問:“由誰主管?”陳平回答:“陛下如果要了解訴訟刑案,應該責問廷尉;如果要了解錢穀收支,應該責問治粟內史。”文帝說:“假若各事都有主管官吏,那麼您是負責什麼事情的呢?”陳平謝罪說:“陛下由於不知道我的平庸低能,任命我為宰相。宰相的職責,對上輔佐天子,理通陰陽,順應四季變化;對下使萬物各得其所;對外安撫四夷和諸侯;對內使百姓歸附,使卿大夫各自得到能發揮其專長的職務。”文帝這才讚好。右丞相周勃極為慚愧,退朝之後責備陳平說:“您平素怎麼不教我這般回答?”陳平笑著說:“您身為宰相,難道不知道宰相的職責是什麼嗎?況且,如果陛下問長安城中有多少盜賊,您能勉強回答嗎?”由此,絳侯周勃自知能力遠不及陳平。過了一段時間,有人勸周勃說:“您誅滅呂氏,扶立代王為帝,威名震動天下。現在您接受朝廷厚賞,擔任職位尊崇的右相,時間一長,將要大禍臨頭了。”
周勃也為自己擔憂,就自稱有病,請求辭去丞相職務,文帝批準了他的請求。丞相一職遂由左丞相陳平一人擔任。
不久,丞相陳平去世,文帝複招周勃任丞相。十個多月後,文帝對周勃說:“我下令所有列侯離開長安到自己的封地去,有些人還沒有走,你一直被我器重,希望你可以帶頭就國。”周勃於是辭相歸國。周勃免相歸國後一年多,當河東守尉來絳縣巡視時,周勃總擔心被害,往往身披鎧甲,家奴各拿兵器與守尉相見。之後便有人向朝廷上書告發周勃謀反。朝廷把這件事交給廷尉辦理,廷尉要地方官逮捕周勃,進行審問。周勃非常害怕,不知如何辯解,獄吏也漸漸欺淩和侮辱他。周勃送給獄吏千兩黃金,獄吏便在“牘背”(公文板的背麵)書寫“以公主為證”幾個字給周勃示意。公主指的是文帝的女兒,嫁給了周勃的兒子周勝之,所以獄吏教周勃以她作證人。周勃把皇帝給他的賞賜都送給薄昭(漢文帝之舅),等到案件加緊審理時,薄昭便到薄太後那裏替周勃說情。薄太後也認為周勃沒有謀反之意。當文帝朝見太後時,太後便用“冒絮”(一種頭巾)扔向文帝說:“當年絳侯周勃誅諸呂時,身上掛著皇帝的玉璽,在北軍統率軍隊,他不在那時謀反,現在在一個小縣裏,難道要謀反嗎?”文帝已看到了絳侯在獄中的供詞,便向太後道歉說:“官員們正在查清這件事,準備釋放他呀!”於是,文帝派使節赦免了周勃,恢複他的爵邑。絳侯出獄後慨歎:“吾嚐將百萬軍,安知獄吏之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