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識人用人之術(3)(1 / 3)

梁冀把持朝政將近二十年,權傾天下,桓帝隻好拱手,什麼事都不能親自參與。對於梁冀專權,桓帝意欲鏟除。公元159年,桓帝將單超、左悺叫進內室,對他們說:“梁將軍兄弟在朝廷專權,脅迫內外,三公、九卿以下,都得按著他們的旨意行事,現在,我想要誅殺他們,你們二位的意思如何?”單超等回答說:“梁冀兄弟的確是國家的奸賊,早就應該誅殺;隻是我們的力量太弱小,不知聖意如何罷了。”桓帝又說:“確實如你們所說,那麼,請你們秘密謀劃。”單超等回答說:“謀劃並不困難,隻怕陛下心中狐疑不決。”桓帝說:“奸臣威脅國家,應當定罪伏法,為什麼狐疑不決呢!”於是,又把徐璜、具璦叫來。桓帝和五個宦官共同定計,桓帝將單超的手臂咬破出血,作為盟誓。梁冀心中懷疑單超等人,8月派中黃門張惲到宮中住宿,防止單超等人有變。桓帝令人收捕張惲,罪名是“擅自入宮,欲圖謀不軌”。桓帝來到前殿,召尚書們入殿,發動事變,派尚書令尹勳手持符節,率丞、郎以下官吏都手持武器守衛尚書官署,把全部符節送入宮中,派人把左右禦廄的騎士、虎賁、羽林衛士、都候所屬的劍戟士,共計一千餘人,和司隸校尉張彪一同包圍梁冀的府第。派光祿勳持節,向梁冀收繳了他的大將軍印信,將他改封為比景都鄉侯。梁冀自知難逃此劫,遂和妻子孫壽雙雙自殺。梁氏、孫氏的全部宗族親戚不論老少皆斬首示眾。梁冀的故吏、賓客被罷官的有三百多人,一時朝中幾乎空蕩無人。梁氏倒台,老百姓歡欣雀躍。漢桓帝沒收了梁冀家產,價值三十多億,相當於當時全國一年租稅的半數。被梁家占用作花園、兔苑的民田,仍舊給農民耕種。漢桓帝論功行賞,把單超等五個宦官都封為侯,稱做“五侯”。從那時候起,東漢政權又從外戚手裏轉到宦官手裏了。

東漢王朝從漢和帝起,即位的皇帝大多是小孩子,最小的是隻生下一百多天的嬰孩。皇帝年幼,照例由太後臨朝執政,太後又把政權交給她的娘家人,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外戚專權的局麵。到了皇帝長大,漸漸懂事,就不甘心長期當傀儡。而要想擺脫外戚的控製,就隻好依靠宦官的力量,消滅外戚的勢力。這樣,外戚的權力又轉到宦官手裏。無論是外戚也好,宦官也罷,都是豪強地主最腐朽勢力的代表。外戚和宦官兩大集團互相爭奪,輪流把持朝政,東漢的政治越來越腐敗了。

董卓入京為亂

董卓早年為漢將,在西方平定少數民族叛亂,後來又參加討伐黃巾起義,數次兵敗,卻依然升為前將軍,掌管重兵。董卓擁兵自重,駐兵於河東,不肯接受朝廷的征召而放棄兵權。後逢京都大亂,何進被殺,董卓趁機進京,控製了中央政權。之後,董卓廢漢少帝,立漢獻帝,關東諸侯聯盟討伐董卓,董卓放棄洛陽,移都長安。董卓生性殘虐,當權後橫征暴斂,激起了民憤,最後被王允和呂布謀殺。

公元189年8月,大將軍何進被宦官殺死,他的部下攻入皇宮,誅殺宦官,中常侍張讓等人被困宮中,無計可施,隻好帶著少帝劉辯、陳留王劉協等數十人步行出宮。沒有公卿跟隨,隻有尚書盧植、河南中部掾閔貢,入夜到達黃河岸邊。閔貢扶著少帝與陳留王劉協,在夜裏徒步向南走,想回到宮中。走了幾裏地,得到百姓家一輛板車,大家一齊上車,到達洛舍歇息。之後,陳留王劉協和閔貢合騎一匹,從洛舍向南走,這時才逐漸有公卿趕來。董卓率軍到顯陽苑,遠遠望見起火,知道發生變故,便統軍急速前進。天還沒亮,董卓來到城西,聽說少帝在北邊,就與大臣們一齊到北芒阪下奉迎少帝。少帝見董卓突然率大軍前來,嚇得哭泣起來。大臣們對董卓說:“皇帝下詔,要軍隊後撤。”董卓說:“你們這些人身為國家大臣,不能輔佐王室,致使皇帝在外流亡,為什麼要軍隊後撤!”董卓上前參見少帝,少帝說起話來語無倫次。於是,董卓又與陳留王劉協交談問起事變經過,劉協一一回答,從始至終,毫無遺漏。董卓十分高興,覺得劉協賢能,而且又是由董太後養大的,他認為自己與董太後同族,於是心裏有了廢黜少帝,改立劉協為皇帝的念頭。

董卓到洛陽,手下隻有步、騎兵三千人,由於擔心兵力單薄,不能使遠近懾服,於是,每隔四五天,他就派軍隊夜裏悄悄出發到軍營附近處,第二天早上,再嚴整軍容,大張旗鼓地返回,讓人以為西方涼州又派來了援軍,而洛陽城中沒有人知道他的底細。不久,何進與何苗的部下都投靠董卓,董卓又暗中指使丁原部下的司馬、五原人呂布殺死丁原而吞並了他的部隊,從此,董卓兵力大增。接著,他暗示朝廷,以雨久下不止為理由,讓皇帝頒策罷免司空劉弘的職務,由自己接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