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識人用人之術(2)(1 / 3)

後來,諸侯國反叛秦朝,陳平在臨濟事奉魏王魏咎,任太仆。他曾向魏王獻策,但是魏王不從。有的人就在魏王麵前惡語中傷他,陳平於是逃離魏王。之後,陳平又投到項羽帳下,項羽賜封給他卿一級的爵位。殷王司馬卬反楚時,項羽即派陳平去攻打並降服了殷王。陳平領兵返回,項羽授任他都尉之職,賞賜給他黃金二十鎰。過了不久,漢王攻占了殷地。項羽為此怒不可遏,準備殺掉那些參與平定殷地的將領和官吏。陳平很害怕,便把他所得的黃金和官印封裹好,派人送還給項羽;隨即逃亡,渡過黃河,投奔了漢王。

陳平通過魏無知求見漢王,漢王於是召陳平進見,賜給他酒食,然後就打發他到客舍中去歇息。陳平說:“我是為要事來求見您的,所要說的不能夠延遲過今日。”漢王即與他交談,頗喜歡他的議論,便問道:“你在楚軍中擔任的是什麼官職呀?”陳平說:“都尉。”劉邦當天就授陳平都尉之職,讓他做自己的陪乘官,負責監督各部將領。將領們因不服氣都喧嘩鼓噪起來,說:“大王您得到一名楚軍的逃兵才一天,還不了解他本領的高低,就與他同乘一輛車子,且還反倒讓他來監護我們這些有資曆的老將!”漢王聽到這種種非議後,卻更加寵愛陳平了。

周勃、灌嬰等人對漢王說:“陳平雖然外表俊美,像裝飾帽子的秀玉,但腹中卻未必有真才實學。我們聽說陳平在家時曾與他的嫂子私通,為魏王做事時因不能被納而逃走去投奔楚國,在楚國仍然得不到重用,就又逃奔來降漢。現在大王卻如此器重他,授給他這麼高的官職,命他來監督各部將領。我們聽說陳平接受將領們的金錢,金錢送得多的人就能得到禮遇,金錢送得少的人就會遭到冷落。如此看來,陳平是個反複無常的亂臣賊子,望大王明察!”漢王於是開始對陳平產生了懷疑,隨即召陳平來見,責問他說:“你事奉魏王意不相投,去事奉楚王而又匆忙離開,如今又來與我交往,守信義的人原本都是這樣三心二意的嗎?”陳平說:“我事奉魏王,魏王不能采納我的主張,所以我才離開他去事奉項羽。項羽不能信任使用人才,他所任用寵愛的人不是項姓本家,就是他妻子的兄弟,即便是有奇謀的人他也不重用。我聽說漢王善於用人,因此才來歸附。但我赤條條空手而來,不接受金錢就無法應付日常開銷。倘若我的計策確有值得采納的地方,便望大王您采用它;假如毫無價值,不能采用,那麼金錢還都在這裏,請讓我封存好送到官府中,並請求辭去官職。”漢王於是向陳平道歉,並重重地賞賜他,升任他為護軍中尉,監督全軍所有的將領,眾將領們便再也不敢對陳平說三道四了。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劉邦用人的秘訣之一就是舍其短而用其長,這從劉邦任用陳平的例子中即可發現此言不謬。人無完人,任用人才的首要問題在於,要肯定被用的人確有真才實學,並且那些真才實學又確實是自己所需要的,然後再看他的毛病缺點對事業是否致命,是否積習難改,是否是不可救藥的惡習。比如,有吃喝嫖賭惡習的人,是絕不能用作政府官員的;有偷摸劣跡的人,絕不可用來看守財物;極端自私的人,絕不可用來從事慈善活動。劉邦用陳平,是為了出謀劃策、將兵打仗。他是否勾搭過嫂子,是否收受過將士的財物,大概無礙大業。況且事已過去,並非年深日久的惡習,況且這些也是傳聞,並非鐵證如山的事實。利用別人的才能為自己所用是最主要的準則,把握住這個準則,用它去衡量被用的人,就比較好掌握了。

梁王受寵思非分

梁孝王劉武是文帝次子,與景帝為同母兄弟,很受竇太後的寵愛。文帝去世後景帝即位,起初尚未立太子,景帝甚至想傳位於梁孝王。由於有著與景帝及太後的這層親密關係,梁孝王日益驕橫。隨著權勢的不斷擴大,梁孝王引起了世人的注目,同時也為皇帝所忌憚,因此“僭越”的罪名也就落到了他的頭上。

梁孝王因為與景帝是一母所生,與景帝關係最為親密,又有平定吳、楚叛亂的大功,被賜予天子使用的旌旗,有成千上萬的車輛馬匹及隨從,出稱“蹕”,入稱“警”,都要清道戒嚴。梁孝王寵信羊勝、公孫詭,任命公孫詭為中尉。羊勝和公孫詭有許多奇詭不正的計謀,想慫恿梁孝王爭取成為漢景帝的繼承人。當栗太子被廢的時候,竇太後也想讓梁王為帝位繼承人,並曾在宴飲的時候對景帝說:“你出入乘坐大駕和安車,要讓梁王在你身旁。”景帝跪坐在席上,挺直了身回答說:“好。”喝完了酒,景帝就此征詢大臣們的意見,大臣袁盎等人說:“不可。過去宋宣公不傳位給兒子而傳位給弟弟,因此產生了禍亂,禍亂持續了五代人。小處不忍心,會傷害大義,所以《春秋》讚成大義為主宰。”因此,太後的意見被阻止,她也就不再提讓梁王繼承帝位了。後來,梁王又上書給景帝:“希望賜給我能容得下車輛通過的地方,直達太後居住的長樂宮,我自己派梁國的士兵修築一條甬道,以便朝見太後。”袁盎等大臣都建議不要批準梁王的請求。梁王因此怨恨袁盎和參與議論的大臣,就和羊勝、公孫詭商量,暗中派人刺殺了袁盎及其他參與議論的大臣十多人。景帝得知後,估計與梁王有關;追查刺客,果然是梁王派來的。景帝派人去調查梁王一案,捕拿公孫詭、羊勝,梁王知道事情敗露,便令羊勝和公孫詭自殺,把屍體交出。景帝從此就對梁王有了怨恨之心。梁王惶恐,去求皇後的哥哥王信幫自己求情,王信答應了,找機會入宮向景帝進言,景帝的怒氣稍稍化解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