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商號、票號均由財東出麵聘請領莊,再由財東、領莊共同邀請中人三五人,書寫股本會約,其內容包括資本若幹,以若幹為一股,幾年紅大帳一次,按銀股、身股份紅等。
四、財東等候領莊年終報告
財東按照股本合約,將全部資本交付領莊(管事)後,便不再過問號事,等候領莊年終報告,平素營業方針,一切措施,既不預定方針於事前,也不施其監督於事後,有的商品和票號還規定,財東平時不得使用商號或票號名義在社會上活動,也不能在號內食宿、借錢和指使號內人辦事。但擴充業務,賞罰同人,處置紅利,均由財東裁定,領莊為建議首席,聽其谘詢。
領莊既受財東依賴與委托,得以經理全號事務,領導全號同人共同經營、崎嶇前進。領莊在號內有無上權力,各夥友均須聽命於領莊但同人皆有建議權,不受任何拘束,小事亦可便利行事,大事須決之於經理。每年年終,領莊將營業情況報告各股東,平時倘有重大事故,須臨時報告各股東。
各商號、票號每逢帳期,一經獲利,皆按股分紅,營業愈盛,盈利愈多,分紅愈豐。但遇到不測年景,營業虧損,則一分紅利也沒有,分紅一般是四六開,即銀股分紅利的60%,身股分紅利的40%。
通過以上四點,我們不難明白為什麼毛鴻翽後來如此感激財東,毛氏又用加官晉爵的辦法,將日升昌裏熟悉業務的夥友郝名揚、閻永安拉過來委以重任。蔚泰厚又請超山書長徐繼佘幫助製訂了嚴格的號規,對財東、領莊、夥計職責、結帳、夥友探親、帳簿、函信等管理均有明確規定。
蔚泰厚有了比較完整的規章製度,基礎愈加雄厚,聲勢愈加顯赫。一紙彙票傳千裏,幾十萬兩銀子立可取,資金雄厚,業務繁榮,利潤倍增。
下麵是蔚泰厚鹹豐九年(公元1859年)、光緒五年(公元1879年)帳期紅利統計:
鹹豐九年(公元1859年),資本三萬兩,紅利八萬二四九九兩,每股分利四千六百六十兩。
光緒五年(公元1879年),資本一十三萬五千一百四十兩,紅利二十一萬四千四百三十八兩,每股分利六千零六十六兩。
僅僅一年功夫,蔚泰厚由於毛氏的精心經營,生意得以如火如荼。
天成亨票號原本為天成綢布貨行,是介休賈村侯氏開辦的另一票號。同治初年,領東為平遙縣北娃莊武子健,協理為縣城人侯王賓。
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改組為票號,武氏結束貨業,公舉侯王賓為領莊。
原初財東為介休縣張蘭鎮馬轍林,後票號漸興,另添介休北賈村侯家資本銀五萬兩,共計銀股二十股,馬氏三股、侯氏十七股,每股銀三千兩,人力股共七股多,改牌匾曰天成亨票號,設分莊於北京、天津、兩湖、陝甘、河南開封、新疆等地,用人百餘位,議定每四年結帳一次。
侯老幫業務精熟,持籌得宜,首次帳期人銀股每分利銀為一千多兩,餘數作號中財神股俸,以後帳期三、四、五、六、十千兩不等。
侯氏故後,舉介休張蘭鎮張樹屏(字建善)為大掌櫃。
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開過餘利七千餘兩,銀股為六百兩,人力共加至二十多股。
光緒二十八年(公元一1902年)人銀股一萬兩千多兩。
張氏去世,又舉平遙東遊駕村人周承業(字敬齋)為大掌櫃。不數年間,清廷滅亡,時局大變,土匪蜂起,各分號遭受損失,漢口、成都、西安三處被匪劫銀百十萬兩,得大局抵定,統算損失二百數十萬銀兩。欠外陸續歸清,外欠難指半數。整理數年,難複信用。
一九一八年,周君去世,又舉侯定元為經理,改組為銀行。
蔚豐厚票號是介休賈村侯氏開辦的又一票號。道光十九年(公元一八九三年)開設,總號在平遙縣城內西大街,後設分號於京、津、漢口、沙市、上海、常德、長沙、揚州、江西、成都、重慶、三原、蘭州、肅州、迪化(烏魯木齊)、包頭、哈爾濱等處。
該號資本銀十七萬兩,每股以一萬兩作股,加上人力股俸,共入銀股五十餘股。所聘經理先後是閻永安(平遙人)、宋寶藩(清源人)、範凝晉(平遙人)、侯紹德(介休賈村人)、範定翰(平遙人)。
初創時每年可淨獲利三至五千兩,光緒年間達到年獲利二十萬兩左右。
該號專營彙兌、放款、貼現以及信托等事,以“信義勤儉”為經營宗旨,職員不得兼顧他業。
庚子事變後,蔚豐厚在西北陝、甘、新一帶的分號獲利頗豐。
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甘肅大荒,各省募捐達百十萬之巨,該號悉數陸續承彙。
是年,官錢局發生風潮,紙幣兌現無法維持,甘肅地方共有四家票號,均持觀望。
後官府邀請蔚豐厚大掌櫃張宗祺,請該號出麵維持。張慨然應允,挺身擔任,負責代兌,隨即解決紙幣湧兌之風,不數日恢複原狀。
民國之初,雖遭損失,尚可照常營業。
1915年,蔚豐厚北京分莊領莊郝登五(平遙人)出麵,聯合同仁,隨時局變遷,改為蔚豐商業銀行。
1920年,公推傅善分為經理,擴充營業,招添新股。侯氏由此大受鼓舞,雄心萬丈。
不久,侯氏又將天成享鋪店改組為票號,形成侯氏的蔚字票號“五聯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