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巴爾紮克作品精選(8)(3 / 3)

小說對當時人與人之間爾虞我詐,互相傾軋的關係和道德原則進行了深刻剖析揭露。正當呂西安站在生命與死亡的交叉點上的時候,假扮成西班牙教士的伏脫冷出現在他眼前,他告訴呂西安,“你不是想支配社會嗎?那先要服從社會,把社會徹底研究過。”伏脫冷研究社會後得出的結論是:“所有大人物全是禽獸。”“隻能把人看作工具,尤其女人……對付人要象猶太人一樣狠心,一樣卑鄙。他們為著金錢不擇手段,我們為著權勢也要不擇手段……”“大人先生幹的醜事不比窮光蛋少,不過是暗地裏幹的,他們平時炫耀德行,所以始終是大人先生。小百姓在暗地裏發揮美德,在光天化日之下暴露他們的倒黴事兒,所以被人輕蔑。”呂西安之所以失敗的主要原因就是把自己的瘡口給人看,公然愛上一個女戲子,如果他不把柯拉莉從卡繆索手中搶過來,不給人知道同她的關係,那麼呂西安就能娶到德·巴日東太太,一躍成為安古蘭末的省長,德·呂邦潑雷侯爵。伏脫冷對呂西安所宣傳的既是資產階級野心家不顧一切向上爬的秘訣,同時也是爾虞我詐的社會關係的真實寫照。這種“強盜理論”,正是這個社會所遵循的最高準則。

小說也表現出資本主義自由競爭的吞並現象。大衛印刷廠的破產生動地反映出資本主義競爭吞並的內幕,大衛將父親的印刷廠盤下以後,本想靠著誠實的不剝削人的勞動,以及自己的發明創造發財致富,但是本地的資本家戈安特兄弟卻狡猾奸詐,他們早就垂涎於大衛的印刷廠,並企圖得到大衛的發明秘密。他們采取了一係列陰謀手段,先是收買大衛最得力的助手和訴訟代理人,又利用大衛父親的吝嗇,使大衛得不到資金上的接濟,最後利用呂西安以大衛名義開的三千法郎票據,把大衛逼上絕路,讓出了他的印刷廠和發明的秘密。在這個過程中,商業訴訟和法庭使負債人的債務在短短三個月裏漲了三倍,債務人隻能任人宰割,這種弱肉強食的現象在社會上是完全真實和極其普遍的。這裏描寫生動可信,與巴爾紮克自己的生活經驗分不開,作家當年印刷廠的破產就是由於缺乏經驗、太誠實,最後被老奸巨滑的人侵占,而自己則負債累累。

總之,小說通過詩人呂西安和發明家大衛的不幸遭遇和幻想破滅的過程,廣泛而真實地展示了王政複辟時期法國的社會風貌,深刻地揭露了社會的腐朽和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冷酷。從作品中可以明顯看出巴爾紮克對複辟王朝的不滿,也滲透著作者對七月王朝的失望。

呂西安是小說中的中心主人公。巴爾紮克在《〈古物陳列室〉、〈鋼巴拉〉初版序言》中說:“《幻滅》——將成為描寫不斷地從外省來到巴黎的有才能的青年人的詳盡無遺的故事。他們都具有某些才能,可是卻都不能有所作為。”作家正是通過呂西安的金色的希望變成灰色的幻滅的過程,揭露了社會對青年人犯下的滔天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