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說:“英國由於玫瑰戰爭消滅了上層貴族而統一起來了。”這對於英國曆史發展來說,無疑是一件幸事。隨著政治的統一,各地區的經濟發展變得空前緊密起來,封建農業開始向資本主義農業轉變,導致英國農村出現了許多資本主義農場,出現了一批與資本主義密切聯係的新貴族,他們把積累起來的資本直接或間接地投入工業,使得英國工業、手工業迅速發展起來。
1337—1453年間,英國和法國陸續進行了長達近百年的戰爭。在這漫長的百年戰爭中,英國的各封建貴族都建立了大大小小的自己的武裝。這種武裝力量體製能對外敵作戰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對於維護內部政權這方麵來說可能是埋下或大或小的禍根。經曆了百年戰爭的洗禮之後,英國內部各封建貴族利用自己手中握有的武裝力量蠢蠢欲動,企圖拿到國家的最高統治權的這把交椅。經過一番分化組合的鬥爭,貴族分為兩個大的集團,分別加入到金雀花王朝後裔的兩個王室家族內部的鬥爭之中。其中,以蘭開斯特家族為一方代表的,是以紅薔薇為標誌;以約克家族為另一方代表,以白薔薇為標誌。這兩個封建集團之間為爭奪王位繼承權進行了長達30多年的自相殘殺式的鬥爭。由於這次戰爭是以薔薇為標誌,所被後人稱為“薔薇戰爭”。薔薇又名玫瑰,所以後人也叫“紅白玫瑰戰爭”。
金雀花王朝愛德華三世在位時期是英國曆史上1327—1377年。1376年愛德華痛失長子後,王位幾經更替,最後傳位於亨利六世。
在長達百年的戰爭中,英國被打得落花流水,這不僅引起廣大農民兄弟而且也引起富裕的市民和新興中小貴族的強烈不滿,因而爆發了農民起義。
可起義軍的發展方向卻由不得當初支持他們的人來決定。此時的起義軍如脫韁的野馬一樣在起義的路上瘋跑。他們處死了一批罪大惡極的貪官汙吏,此舉嚇壞了新興中小貴族和富裕市民,他們便寄希望於改朝換代,祈求能有一個明君來管理國家。因而這些貴族和市民們支持約克家族奪取政權。1455年,亨利六世患病,約克家族的理查公爵抓住了這個大好時機,他被宣布為攝政王。蘭開斯特家族對此表示不能容忍。蘭開斯特家族依靠西北部大封建主的支持,廢除了攝政,雙方的長期混戰就從此拉開了序幕。
亨利六世在1455年5月下令在萊斯特召開谘議會。約克公爵以自己赴會安全得不到保證為理由,率領他的內侍、驍勇善戰的沃裏克伯爵及數千名軍隊隨同前往共同赴會。亨利六世在王後瑪格利特和執掌朝廷大權的薩姆塞特公爵的支持下,也率領了一小股武裝前往赴會。5月22日,雙方軍事力量在聖阿爾朋斯鎮附近相遇。約克公爵於上午10時下令向搶先占據小鎮的亨利六世軍隊發起進攻。經數次衝鋒,亨利六世的軍隊招架不住,吃了敗仗,死亡人數約100人,亨利六世中箭負傷,先是藏在一個皮匠家中,戰鬥結束後被搜出抓獲,作了俘虜。
5年之後,就在1460年7月10日,雙方在北安普頓發生第二次戰鬥。戰鬥又是蘭開斯特軍隊吃了敗仗,沃裏克伯爵率軍打贏了,隨軍的亨利六世再次被抓住。兩次連續的勝利衝昏了約克公爵的頭腦,他未與親信貴族磋商就提出了王位要求,迫使亨利六世宣布他為攝政和王位繼承人。這一宣布就意味著亨利六世的幼子失去了王位繼承權。王後瑪格利特聞訊大怒,她急忙從蘇格蘭借到一支人馬,集合了追隨蘭開斯特家族的餘散部隊,在約克公爵的領地製造騷亂。約克公爵於匆忙之中湊合一支幾百人的小隊伍,想前去完成征剿任務。由於約克公爵輕敵冒進,被包圍在威克菲爾德城愛德華四世內,動彈不得。12月30日,在內外夾攻下的約克軍四處潰逃,約克公爵及其次子愛德蒙被亂軍殺死,約克公爵的首級還被懸掛在約克城上示眾,並扣上紙糊的王冠,加以諷刺。但爭奪王位的鬥爭並沒有因為約克公爵的死而結束。約克公爵19歲的長子愛德華於1461年2月26日進入倫敦。3月4日,他在沃裏克伯爵和倫敦上層市民的支持下自立為王,稱愛德華四世。他知道瑪格利特是他的堅實反對者,遂在一些大城市召集到一支部隊,向北進發,準備去攻打瑪格利特。
1461年3月29日,雙方在約克城附近相遇並展開決戰。蘭開斯特軍隊約有2.2萬餘人,遠遠超過了約克軍的數量。當時蘭開斯特軍隊處於極度不利的逆風之中,撲麵的風雪打得他們睜不開眼睛,射出的箭也發揮不出應有的威力。而約克軍隊則借強勁的風力增加了發射弓箭的射程,並蜂擁衝上山坡。僅射程很遠的箭就將蘭開斯特軍隊損失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