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裏士多德首先是個偉大的哲學家,他雖然師從柏拉圖,但並沒有簡單繼承他的老師的唯心主義觀點。柏拉圖認為理念是實物的原型,它不依賴於實物而獨立存在,亞裏士多德則認為實物本身包含著本質;柏拉圖斷言感覺不可能是真實知識的源泉,亞裏士多德卻認定知識起源於感覺。這些哲學思想已經包含了一些唯物主義的因素。
亞裏士多德和柏拉圖一樣,認為理性方案和目的是一切自然過程的指導原理。可是亞裏士多德對因果性的看法比柏拉圖的更為豐富,因為他接受了一些古希臘時期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亞裏士多德指出,因主要有四種,第一種是質料因,即形成物體的主要物質;第二種是形式因,即主要物質被賦予的設計圖案和形狀;第三種是動力因,即為實現這類設計而提供的機構和作用;第四種是目的因,即設計物體所要達到的目的。
亞裏士多德本人看中的是物體的形式因和目的因,他相信形式因蘊藏在一切自然物體和作用之內。開始這些形式因是潛伏著的,但是物體或者生物一旦有了發展,這些形式因就顯露出來了。最後,物體或者生物達到完成階段,其製成品就被用來實現原來設計的目的,即為目的因服務。他還認為,在具體事物中,沒有無質料的形式,也沒有無形式的質料,質料與形式的結合過程,就是潛能轉化為現實的運動。這一理論表現出自發的辯證法的思想。
對亞裏士多德來說,他所進行的工作和研究,往往是一個新領域。許多東西都沒有前人的經驗可資借鑒,這就需要大膽的想象和高度的智慧。例如,動物學是一門新學科。在亞裏士多德的《動物學研究》中,他曾記載了雛雞在雞蛋中的早期發展,在沒有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可供實驗的情況下,要透過蛋殼知道裏麵的變化情況,簡直是一件難以想象的事。那麼亞裏士多德是如何解決這一難題的呢?據說,他將許多雞蛋同一天放到窩裏讓母雞孵化,然後,每天從母雞的腹下取出一個,打開,仔細觀察變化,並詳細記錄。就這樣,他對鳥類孵化的過程有了比較科學的認識。
亞裏士多德的一生中從事了許多開創性的工作,但是他仍然注重從前人那裏吸收豐富的營養。他對前人總結的知識非常重視,擁有大量的藏書。他的閱讀相當廣泛,以至於他的居室被稱為“讀書人之室”。他認為所有的人或大多數人所相信的東西是可敬的,把這種被人相信的東西稱為“可敬觀念”,勸告人們要收集這些觀念並把它作為研究的出發點。他說:“在各種各樣的發現中,那些從先賢手中接過來的東西,後來在接受它們的後人的手中取得了逐漸的進步。一開始所發現的東西,一般來說進展比較緩慢,但是它比後來依賴於它而增長的東西更有價值。因為開端毫無疑問像他們所說的那樣是最重要的事物,這正是它為什麼最困難的原因,力量越大,它的量值就越小,也就越難發現。但一旦被發現,那麼相對來說,它就比較容易增加或增長其他的東西。”正是這種明確的認識,使亞裏士多德大量收集書籍,廣泛掌握了各種知識,從而為研究創造了條件,對後人影響也很大,一位學者曾在他的著作中這樣描述亞裏士多德:“他是我們所知道的第一個重視搜羅書籍的人,他的榜樣使埃及國王知道應該怎樣建立圖書館。”
亞裏士多德對後世的影響如此深遠,人們對他是如此的敬仰,以致於在中世紀幾乎被當作神明一樣的崇拜,他的思想已不再是一盞指路的明燈,反而扼殺了人們創造的積極性。
歐幾裏德(EuclidofAlexandria),希臘的著名數學家。約生於公元前330年,約歿於公元前260年。
歐幾裏德是古代希臘最負盛名、最有影響的數學家之一,他是亞曆山大裏亞學派的成員。歐幾裏德寫過一本書,書名為《幾何原本》共有13卷。這一著作對於幾何學、數學和科學的未來發展,對於西方人的整個思維方法都有很大的影響。《幾何原本》的主要對象是幾何學,但它還處理了數論、無理數理論等其他課題。歐幾裏德使用了公理化的方法。公理就是確定的、不需證明的基本命題,一切定理都由此演繹而出。在這種演繹推理中,每個證明必須以公理為前提,或者以被證明了的定理為前提。這一方法後來成了建立任何知識體係的典範,在差不多2000年間,被奉為必須遵守的嚴密思維的範例。《幾何原本》是古希臘數學發展的頂峰。